言行一致
我们来回顾一下巴里的案例(参见138页)。他告诉我们,自己的首要价值观是尊重他人,然而直接下属却抱怨他总是让他们等待。只有当他把二者结合起来时,才看到自己言语和行为的断层,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迈克尔也是如此(参见144页),这个卖掉股票表明立场的投资顾问也是在重拾正直、关心他人的价值观后,才决心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行为。
基于价值观的行为未必会带来更多金钱回报。即便如此,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也证实,由价值观驱动的公司的长期效益更好。我们认为,有力的价值观会在各方面增加全情投入的程度。换句话说,在价值观驱动的人生中,你更有可能将激情、投入和恒心带进所有的事情。
苏珊是一位广告营销专员,她对工作环境大倒苦水,尤其是那位永远不会满意的上司。不论苏珊做出何种成绩,上司都会让她觉得还不够好。苏珊觉得自己渐渐不再投入,工作三心二意,效率降低。她这样想,如果努力得不到回报、工作不被老板认可,还有什么理由和必要付出心血呢?沮丧和怨恨消耗了她的精力,而精力低下则导致工作表现大打折扣,表现不好让她的心情更糟。她越是觉得糟糕,做事就越难集中精力。
我们让苏珊明白,她的问题在于将自己的价值完全交给外人评判。如果她投入精力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取悦老板,结果只会是接二连三的失望。当她将注意力转向内心,挖掘深层价值观,发现自己最看重的是卓越和投入。她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规范行为,心情渐渐好转。虽然身处一个不被认可的环境仍然让她苦恼,但是由于重新专注于工作,她的表现和精神状态有所好转,她决定换一个岗位。两个月后,她调入公司另一个部门,为一位她喜欢的、激励人的上司工作。
事情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有时我们也不得不忍受严苛的老板和高压的工作环境。即便如此,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仍然可以带着自信力量和尊严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被愤怒、怨恨和不安的情绪困扰。在某些时候,换个环境的确可行,不过困难和挑战并不会就此消失。归根结底,我们的行为依然需要符合自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