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3
「希望」这个词常常被和「愿望」相混淆。其中的差别却恰恰是希望的关键之处:愿望仅仅是个想法,而希望除了憧憬之外还有真实的行动。一个愿望(例如,“我要是能中六合彩的头奖就好了”)可能不会导致任何的行动,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想法:我们有时候称作“白日梦”。希望却不会止步于此。希望是一种未来导向的品格特质,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
希望不是空想,希望是带着远景而脚踏实地的努力。希望是对抗“资源匮乏”的最强有力的武器。4希望会让我们有着足够的动力做出积极的努力、希望会让我们主动地寻求支持、希望会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克服挫折和困难,希望也会让我们创造性地充分意识到和利用自己拥有的一切资源来为自己的目标最好的服务。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讲,希望是一种基于目标的未来导向的认知能力。高度具备5这种能力的个体有着强烈的意愿去用行动达成一个目标(动因思维),并且有能力发现达成自己目标的一条或者多条途径(途径思维)。6简言之,希望就是一种“相信我可以做到”,能够“发现如何做到”,继而“努力去做”的能力。
人们常把希望和「乐观」放在一起讨论,因为两者之间总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之所以这里把“希望”作为特质的要点而非“乐观”,还是未了强调其中的「行动」这个最关键的成分。乐观能够很好地解释积极向上努力的动机,因为乐观的人会意识到“我能够做到”。我们这里的乐观并非“一切都要从好处想”的自我安慰,也绝不是“什么都会好起来”的盲目乐观,而是具有现实基础的,充分认识自己的潜力和可能未来的现实性乐观。举例而言,“我做什么都没有用,永远会是一个肥胖的人。”——这就是一种悲观(并且是不切实际的悲观)的看法。“虽然我现在严重超重,但是只要我相信自己,就能在明年参加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并且获得名次。”——这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不具有现实基础,不可能实现)。“虽然我现在超重,但是只要我立刻开始注意饮食,并且从 20分钟的慢跑开始循序渐进,我就会拥有健康和苗条的身形,并且能够在两年之内掉100斤,跑完一个马拉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乐观和希望:目标坚定明确并且现实、有着明确的行动指令。我们作为助人者,需要播种的就是这种乐观和这种希望——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并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的基本希望和乐观水平可以通过测试进行考察,用以作为培育希望和乐观的基础。对于乐观,最有效的测试是「归因风格问卷」7,对被试面对生活事件(好事、坏事)的解释风格:是否永久、是否普遍、是否和自身人格有关,进行测试。对于乐观程度较低的被试(相对悲观),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练习逐渐提升其乐观的水平。在测试乐观的同时,考察被试的抑郁水平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长期处于逆境(资源匮乏、家庭困扰,等)中的个体。抑郁测试可以及时发现隐患,避免更加严重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事,对于确实具有抑郁表现的个体进行辅导,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帮助,首先判定其严重程度是否属于「抑郁症」的范畴。盲目地对处于严重抑郁状态的个体进行乐观和希望的辅导,会适得其反。对于希望的测试目前尚不完善,只有非常简单的几个测试存在。其中有适用于8-15岁儿童的「儿童希望量表」和类似风格的针对成人的「特质希望量表」8。这些心理量表都是在西方针对一般群体广泛使用的量表,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实用性。但是中国社会具有和西方社会差异较大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尤其是我们所帮助的贫困地区的儿童、青少年,更是有着一定的群体特殊性。我们期望大家和我们一起进行研讨和改进,开发出更具有针对性、更高信度和效度的量表和其他测试方法。另外,通过孩子们的作业,尤其是作文写作的内容来了解他们内心世界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从他们的自发作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事件的解释风格,和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希望程度。
希望和乐观都是认知能力,因而是可以系统地进行培育的。首先,培育希望和乐观的基础之一就是我们自己首先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具有高度的希望和乐观的特质。请先给自己做一个「归因风格测试」,看看自己在三个维度(持久性、普遍性、人格化)上的乐观程度;和「特质希望表」,解读一下自己对于未来的看法。其次,希望和乐观的缺失与人的「消极自动思维」密切相关,因而系统培育的方法就是发现人们消极的自动思维,并且用积极的思维予以替换,并且形成对自己消极思维、悲观看法自动进行分析的习惯。
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给予儿童和青少年什么样的反馈。乐观绝不是盲目地告诉儿童“你很棒”、“你很聪明”,“你一定能行”。这种盲目夸奖很容易被儿童意识到是不真诚的浮夸。同时,这些赞扬(包括夸奖孩子“聪明”)都是人格化的归因。而人格化的归因会对儿童的成长带来压力和负担。多个心理学对于儿童的比较研究都一致指出,夸奖“努力”、“认真”、“勤奋”的效果远远优于夸奖“聪明”、“天才”。原因是“努力”、“认真”、“勤奋”等等归因都不是人格化的,属于通过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的状态。因而儿童会意识到自己对于任务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控的——“我这次不够努力所以做得不够好,下次更加努力就可以。”,因而会更为乐观和主动。而归因于人格化的特质(例如“聪明”)会让儿童感到失去控制的焦虑,因为聪明与否不是自己能够通过行为改变的。试验反复证实了常被夸奖“聪明”的儿童面对有难度的任务或者挫折的时候会比被夸奖“勤奋”的儿童更早放弃,并且之后有更多的挫败感。并且被夸奖聪明的儿童会尽量避免任何挑战,以避免失败后失去“聪明”的头衔。也就是说被夸讲“聪明”的儿童惯常采取更为安全而非探索的策略来确保自我价值不被否定,并且因此更少从挑战和尝试中进行学习的动机。因而,非人格化的评价(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对于增进乐观和希望以及探索尝试的兴趣方面的效果远远好于人格化的评价。
培养乐观和希望的系统方法除了建立积极和乐观思维的习惯之外,另一个方式就是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的努力,增加儿童和青少年对自己生活和未来的「可控感」。也就是说,需要挑出一两件在他们自己生活中原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控制体重、提高数学成绩、鼓起勇气当中演说,等等;然后和他们一起进行分析,引导他们做出计划:如何发现问题的关键点、所需要的资源、替代方法,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立刻实施。从成功完成一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的真实体验上,习得“只要我努力,并且善于发现利用资源,就能够实现我的目标”。这也就是希望和乐观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