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责会提出一系列与指责相关却又完全不同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事情发展到这般田地,我们双方各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换言之:“我们双方究竟做了或没有做什么才让事情变得一团糟?”第二个问题是“在了解了归责体系之后,我们究竟怎样做才能改变它?我们能做点什么让事情有所转机呢?”简言之,归责将会帮助我们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从而协助我们改进双方的合作方式。然而,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个人关系,当我们致力于了解和改变时,在更多的情况下,指责却成了我们的首选。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让我们还是回到最初关于极限体育公司的那则故事中,试想一下,你和你的助理之间可能发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谈话。第一种谈话的焦点在于指责,而第二种则关注于归责。
你:我想和你谈谈我在极限体育公司做陈述的事情。你在整理文件时放错了演示图板。当时的局面简直就糟糕透顶,而我更是不知所措,尴尬不已。对待工作,我们不能这样敷衍了事。
助理:我知道了。真的很抱歉,只是,嗯,我知道,你可能根本不想听我的解释。
你:我只是不明白你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助理:我真的很抱歉。
你:我知道,你肯定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也很难过,可是我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理:不会的,决不会再发生了。我向你保证。
上述谈话为我们展现了指责的三大要素:你制造了事端,我对你做出了消极的评判,同时也暗示了我所说的正是你将会受到的惩罚,尤其是如果你再犯的话。
放弃指责:将归责系统图表化(3)
相比较而言,一次以归责为焦点的谈话则可能会如下所示:
你:我想和你谈谈有关我在极限体育公司的那次陈述。当我到达那家公司时,我才发现公文包里的是一张错误的演示图板。
助理:我知道,对此,我很抱歉。我也很难过。
你:不错。我也觉得很难过。让我们回想一下之前的准备步骤,然后思考一下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觉得,导致这一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双方面的,有你的,也有我的。从你的角度来看,这一次,我是否有些与众不同呢?
助理:我也不是很肯定。我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内接了三个客户的计划书,而在做极限体育公司的计划之前,我们正在赶制另一份计划书。当我问你,你这次出差要带哪些演示图板的时候,你很生气。我知道,了解你的工作需要是我的职责,可是有时候,当工作一忙起来,有些事情就变得令人困惑了。
你:如果你不能确定,你就应该问清楚。不过,听你这么一说,帮我做事似乎并不是件轻松的差事。
助理:这个嘛,我只是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无奈。如果你已经很忙,这时候,我就觉得你似乎很不愿意受到打扰。你走的那天正是如此。我试图尽量不去打扰你,因为我实在不想再加深你的烦恼。原本我计划是在你讲完电话后最后再核实一遍你需要带的演示图板,可不凑巧的是,那时正好有些文件急需复印。于是,我就没能完成最后的核查。在你走了之后,我才想起来,不过,当时我想你一向都会自己核查一遍文件的,所以,我就想当然地认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你:是啊,我通常都会仔细检查一遍文件,可这一次,我实在太忙了,也就给忘了。我想,我们以后最好都仔细检查一遍,双保险。至于我自己,我承认有时候我的确有些情绪化。我也知道,每当这时,与我沟通就会变得很困难。我需要训练自己,培养自己的耐性,尽量不让自己的情绪有太大太突然的变化。不过,我需要你做的就是当你不能肯定时,无论我的情绪如何,你都要大胆地提出问题。
助理:也就是说,你希望我能够提出问题,哪怕我认为那样会烦扰你?
你:是的,而我也会努力让情绪尽可能地保持平静。你能做到吗?
助理:好的,这样一来,我的工作就变得简单多了。我认为,开诚布公地沟通真的很重要。
你:有需要时,你甚至可以重提我们的这次谈话。你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压力很大,可是你曾经许诺过我可以问你……”或者,你就直接说,“嘿,你可是说过尽量做到不情绪化的哦!”
助理(大笑):好的,我没问题。
你:也许,我们同时还可以想一想,你如何才能更加明确地跟进各个项目,弄清楚它们和各个预约之间的联系……
放弃指责:将归责系统图表化(4)
在第二段对话中,你和你的助理已经有了归责意识,开始思考各自在这件事情上的责任,同时,你们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方式其实不过是整个归责体系中的一部分。因为一个即将到来的演示陈述,你有些焦虑,而且难以集中精神,于是,你对助理的态度也就差了很多。这不禁让她觉得自己最好与你保持距离,不去烦扰已经有些心烦意乱的你。而就在这时,事情办砸了,强烈的挫败感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差,而你甚至已经开始为下一次工作的准备而担忧,因为你已经不再相信助理能够助你一臂之力了。于是,你也就变得越来越情绪化,越来越难以接近,而你和助理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困难。结果,错误与日俱增。
在这个示例中,归责体系其实是一个由你和助理共同创造的互动系统,一旦了解了双方的责任,你们就能轻松地发现各自需要做什么才能规避或改变不好的结果。与第一段对话相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段对话更有可能会产生一种持续性的效用,从而改变你和助理的工作方式。事实上,第一段对话其实是在冒着加深矛盾的危险下展开的。既然在这一归责体系中,你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你的情绪阻碍了助理希望与你沟通的意愿,因为她不想再火上浇油——那么,一场以指责为焦点的谈话只有可能会加剧你与助理之间的沟通障碍,绝不会有助于问题的彻底解决。如果你一意孤行,坚持选择第一种谈话方式,她最终会得出一个结论:你是一个无法共事的人;而你最后对她的评价则是:不称职的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