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非重复圈子的“间隔距”

2019年2月27日  来源:水伯 作者: 提供人:mastera0......

1/4、不断为玩家创造“新机会”的结构洞,「非重复圈子的“间隔距”」

199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伯特在《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结构洞”理论(Structural Holes),通过对人际网络结构形态的研究,分析网络结构与网络行动主体之间利益或回报的关系。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1、结构洞的目的是为玩家追求最大的社会资本回报率

伯特认为经济中的玩家都置身于一个特定竞争环境中,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标准就是利润最大化。从市场生产函数角度,可以简化为:“利润=投入×回报率”。假设你投资10万,回报率是10%,则获得利润1万。所以竞争的焦点就成了“回报率”的多少。竞争玩家进行“结构洞”桥接时,就相应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控权和进程控制权。拥有越多“结构洞”桥节点的竞争玩家,在拥有越来越多竞争的机会的同时,竞争回报率也会相应增高。所以“结构洞”玩家获得最大社会资本回报率的法则,就是把有限资源精准投入到关键社会资本当中。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2、结构洞是建立在开放型圈子基础上的

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圈子结构之上的,但结构洞即不能解决信任问题,也不能解决资源分配问题。那么结构洞运作的基础来自哪里?是价值观,因为大家的价值观相同,就容易形成信任和关系。关系有两种类型,闭合型和开放型关系。闭合型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开放型关系则以信息和资源交换为基础。当双方关系并不密切的时候,那个与双方关系都很密切的第三方就占据了结构洞的桥节点。所以在类似于亲属关系的强关系,或者具有相同人际关系的等位关系中,就难以出现结构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结构洞”是建立在开放型关系网基础上的。

3、结构洞理论是动态的关于为了利益关系而竞争的理论

结构洞把静态的竞争关系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竞争,一种为了利益而进行谈判的竞争,这种竞争处在由关系所构成的复杂环境中。竞争的社会结构是关于关系的可谈判性的问题,可谈判性越大,竞争玩家胜出的可能性越大。不完全竞争的核心问题是玩家如何逃脱被支配的境地,概言之,这就是结构洞理论的精髓:”它以自由的理论代替了权力的理论,以讨价还价代替了绝对控制。它描述了一个竞争场域中的社会结构是如何为某些玩家创造机会,并由此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的。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4、弱关系力量假设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

由于拥有强关系的个体之间的同质性较高,他们拥有的资源也十分接近,因此玩家不容易从强关系中获得自己稀缺的资源,而弱关系则恰恰相反,由于彼此之间的异质性较大,双方更可能拥有彼此稀缺的资源,因此玩家能从弱关系中获得更多。如果说弱关系力量假设是结构洞理论的根基,那么强关系力量假设无时无刻不在动摇着这种根基,这也是结构洞理论受到的攻击的一个重要来源。

5、结构洞特指非重复关系人之间的断裂

结构洞简单来说描述的是非重复关系人之间的断裂。非重复关系人通过一个结构洞联系起来,处在结构洞位置的玩家将获得异质利益。当两方关系并不密切,与双方关系都密切的中间人就占据了这个结构洞的桥节点。当三个人形成了一个“结构洞”,就为中间人提供了动态的获利机会。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结构洞”的6个经典故事,一次说明白“社会资本变现”是咋回事

资源整合 / 结构洞 / 社会资本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