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效用
我们已经知道社会适应不良是由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的社会作用所引起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这两个术语,描述的是在持续社会适应不良后的状态,这些情结不在基因里,也不在血液里:它们只是在个体与所处的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些情结呢?所有人都有自卑感,人们对成功和优越感的追求构成了精神的生活。之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些情结,是因为他们的自卑感和优越感通过一种心理学机制得到了控制,进入到了有社会意义的建设性渠道中,这一机制的源泉是社会性情感、勇气和常识中的逻辑性。
现在来思考下这种机制起作用和不起作用时的情况。只要自卑感不是太强烈——我们知道孩子们通常会努力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并且致力于生活的有用面——这些孩子,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对他人是感兴趣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自然很正常地会培养出社会性情感和社会适应性,在某种意义上,几乎不可能找到任何一个这样的人——大人或小孩——在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没有产生这种结果,我们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真的这样说的人:“我对别人没兴趣。”他们可能会那样做——好像对世界不感兴趣一样——但是他们不能证明这一点;相反,他们会宣称对他人感兴趣——为了掩盖自己缺乏社会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