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上的应用
图尔敏论证模型理论是源于法律实践,其建立的基础是对法律推理模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所以在法律论证中被广泛使用,法律论证的特点不是大家达成共识,而是谁的被支持?谁的被驳回?这是由于司法程序的特殊语境造成的。在法庭上,双方的辩护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是对的,双方的论证逻辑是否能够说服法官、律师和陪审团,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所以,法庭上的论证对论证的严密性,证据的真实性,根据的合理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案例:小张在一起群体冲突中,被人指证为谋杀嫌疑人,采用图尔敏论证模型如下:
图尔敏论证模型通过实践证明,在法庭论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论证的质量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图尔敏论证模型不仅在法庭之上,在国际的立法层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例如一些乞讨者生活在城市中,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国家是否应该给予救助,保障其合法权益呢?下面使用图尔敏论证模型进行论证。
2、科学上的应用
图尔敏论证模型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形式逻辑的局限,对“三段论”形式逻辑进行批判,为人们日常推理带来了方便,提出“辩论域”的观点,刻画出了论证的程序性模式,让复杂的实证分析具有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也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从图尔敏论证模型假设及其结构上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论证的水平:一是论证是否包含相关理由:如依据、理由、支援等;二是论证是否包含反驳。这样的评判标准与社会科学、物理科学、计算科学、生命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具有很多共性,例如科学倡导证实和证伪,证实就是寻找各种理由,证伪就是要进行反驳,所以图尔敏论证模型同时包括了证实和证伪思想,对科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尔敏论证模型提供了一种科研思路,为科学实践拓展了思维。在图尔敏看来,论辩更加强调有效性,这个有效性包含逻辑和实质两个层面。这种思想对科学研究有两个方面借鉴:一是对理性依据的强调,就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要提供足够的“正当理由”,事实依据,让大家能够信服;二是对权威性论据的强调,通过“限定词”“支援”等,让科学研究更加严谨,所展现的逻辑思维更加让大家信服,增强研究的信服力。
3、教育上的应用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论证和批判,科学家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具有批判和理性质疑精神。可是,这种精神极少能够出现在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学者亦明确指出科学教育极度缺少论证,即便是一般的讨论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也仅占约2%左右。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观点、搜集和分析资料以获得证据、具备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现在很多学校所谓的“科学探究”多数流于形式,大多数教师机械地按照“提出问题-假设讨论-实验验证”等类似的模式进行程式化教学,过于注重探究的形式而忽视探究的本质。
Driver指出,若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科学教育就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论证的机会。论证是一个让学生思维活动和推理过程外显的行为,不仅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平台,而且也提供了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的机会。论证教学法其实就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认为知识是建构的,不是灌输的。研究表明,基于建构的学习效果显著优于知识传递的学习效果。
例如,Romberg在数学方面的研究发现,传统教学方式不但阻碍学生思维,且与学习效果低下有密切关系。
Hake开展了14节课堂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利用传统方法学习的学生仅掌握25%教学内容,而若以学生小组讨论替代教师讲授则其掌握率能提高到48%。需要注意的是,论证有别于普通的讨论,论证更重视证据的支持,提倡观点的反驳等。近年来,基于论证的科学学习效率亦得到了大量教学实践研究的证实。例如,研究者发现,持有不同观点学生间的小组讨论比持有类似观点学生小组的学习效果好。Zohar的教学实践亦表明,基于论证的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效果。
论证的方法有很多种,从反问法、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模式,到图尔敏论证模型、吉尔的科学推理模型、劳森的假设演绎有效性模式以及沃尔顿的假定推理模型等,目前,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图尔敏论证模型是较为通用和受欢迎的,常作为科学课堂论证过程的基础。
总结
图尔敏在形式逻辑占据逻辑学界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敢于对形式逻辑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批判,经过探索,建立了以法学论证模式为基础,提出了注重于实践的图尔敏论证逻辑理论,开启了当代逻辑学的实践转向。与传统的数理逻辑思维相比,图尔敏论证模型不再像形式逻辑那样应用的范围仅仅局限在数学与几何学领域,它的应用更为广泛,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图尔敏论证模型,将法律程序中的论证思维和特点融入模型之中,展现出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论证的丰富性、多样性,这种论证模式也符合人们决策思维,符合人的认知。
总的说来,图尔敏理论的逻辑哲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动态发展的、可以修正的逻辑观。在他看来,逻辑应当是动态发展的,可以不断修正的。对逻辑和理性的辩护是相对于特定领域的,是随领域的变化而变化的,具有领域依赖性。这就是一种非教条的、辩证的逻辑观。按照这种逻辑观,一切僵硬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都应该抛弃,代之而起的是变化的、动态的、可以修正的逻辑观。
添加客服微信:aomaowangluo 免费获取10场《深度思维》直播课程(请注明来自头条)
参考资料
《论证的使用》
作者:史蒂芬.图尔敏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图尔敏论证逻辑思想研究》
作者:杨宁芳
人民出版社
《理由、推理与合理性:图尔敏的论证理论》
作者:宋旭光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图尔敏论证理论探析
杨宁芳 何向东
图尔敏论证模型在科学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任红艳 李广洲
浅谈图尔敏论证模型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李宜轩
渤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