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有很多文章,把某个技能的重要知识点浓缩起来,让读者可以快速吸收、掌握其中的诀窍。
我们生怕自己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脚步,从而不断地要求自己去阅读这些“短、平、快”的文章。我们看似学了很多东西,掌握了很多技巧,但抚心自问,我真正用到的知识,到底有多少呢?
我们这头去学习,转过身来,那头就忘记了。换言之,学了这么多,却什么用都没有。
时代在变化,这些快餐式的文章,的确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尽快到掌握了某个技巧的要点。
然而,如果我们不懂得如何把这些知识,跟我们现实生活的情况结合起来,那这些所谓的“学习”,不仅让我们浪费了时间,而且对自身一点作用也没有。
所以,懂得怎么“学以致用”,把知识跟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去运用、记忆,才是我们正确学习的途径。
知识怎么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知识一般分为两种维度。
第一种是“即时反馈”式的应用类知识,这是“硬知识”。
例如我说打开手机的设置按钮,选择清理缓存,就可以给手机加速,那么按照我所的去说,你就会获得一个差不多的效果。
而第二种就是“深化思维”式的认知类知识,这是“软知识”。
例如“法国大革命”这个事件,指的就是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一场革命。这类知识,我们学习之后,只会提升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深度,却并不会即时改变我们的生活。
表面来看,似乎第一种知识对我们有更大的帮助,好比你告诉我怎么挣钱,我照着去做,就能够挣钱。
而第二种知识,即便你告诉我挣钱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如何获得挣钱的能力,由于这些知识并不会让我们获得一个即时反馈式的结果,只是让我们对挣钱这种行为有一个新的认知,所以我们还是无法懂得怎么做才能挣到钱。
这两种维度的知识,对我们都非常重要。但由于我们往往喜欢第一类知识的实用性,而忽略了第二类知识跟生活的联系性,所以当我们接触第二类知识时,就很容易有一种“学了很多,却没什么用”的感觉。
所以,怎么把第二类知识,转化为第一类知识,让我们设计出学以致用的步骤,才是我们掌握知识、消化知识的重要举措。
其中,我们要懂得把学到的知识跟外界联系起来。而联系的方式,大概有四种:
1,梳理学习的具体目的;
2,找到知识对应的应用场景;
3,把知识变成自身的思维方式;
4,练就知识的可迁移应用能力;
在你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只要有意识地厘清这四个范畴的内容,那么你这个知识就能够极大限度地把提升你的认知思维,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能力。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梳理学习的具体目的
有没有觉得,当你有目的地去学习一个技巧时,你会更容易去运用这个技巧呢?
事实上,大卫·赫尔在《科学与选择:生物进化与科学哲学论文集》一书中,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
也就是说,在我们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如果这个知识没什么实际的用处,缺失一个具体的学习目的,我们就很难花心思在上面,避免浪费脑力资源了。
我们大多数的学习,一般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之类的。但这些都只是非常空乏的目的,没有一个具体的前进方向。
虽然“学习是为了应试”这个说法,一直受人非议,但在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目的时,为考好试而去学习,就会给到我们有一个具体前进的学习方向。
所以,你的学习目的,一定要具体到一个非常明确的点上。
正如你想改变你的拖延,于是去看一些提高自控力的文章。这个目的是非常“表面”的。看完这些文章,你很难会改变拖延症,为什么?
其实深入思考就明白,真正让你不想做事的核心原因,不是你的拖延症,而是你要做的事情无法引起你的重视。
所以如何让做的事情变得重要起来,跟现实生活产生联系,才是改变你拖延症的核心要素。
好比你学好英语,可以让你升职加薪,有这样一个清晰的目标,你还不屁颠屁颠地去做?
所以,在你构建学习目的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个学习,可不可以帮你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你能不能从空泛的目的中,找到一个应用的地方?
3,如果让你设计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你会怎么做?
好比你学习口才,就是为了提高跟别人沟通的能力,这个目的也很表面,比较空泛,所以没什么用。
但按照上述三个特质,把这个目的具体化,你想学习口才,具体能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为了让自己跟女生约会的时候,可以逗笑对方,解决自己聊天沉闷的问题,那么有了这么一个清晰的目标,你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学习步骤,这样学习就更有针对性和效果。
当你无法梳理出你的学习目的,找不到一个具体行动的方向,那无论你看多少篇所谓的“干货”文章,都是无法让你行动起来的。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行动目的。
找到知识对应的应用场景
当你有了一个清晰而具体的行动目的,接下来你就要构建知识对应的应用场景了。
一般来说,我们看书学习,书中的内容都是分为三个部分:
1,观点,以此表达作者的想法;
2,案例,用以论证观点的真确性;
3,建议,作者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前两个是认知类的知识,更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第三个是应用类的知识,让我们知道怎么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但通常一本书里面,不可能所有文字都是建议,最多的内容往往是观点的表达和案例的阐述。这可能要占据整本书90%以上的内容。
在我们阅读这样一本书时,想要获得对知识深入的理解,首先要懂得识别这三大部分。当我们通过一二点获得思维认知的更新之后,才能够按照第三点的建议去行动。
否则,直接给你建议,你无法理解问题的核心,这些建议只是废话而已。
问题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很多书籍的内容,并没有详细给出让我们进步的建议和具体行动步骤。
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理解1、2点的内容之后,找到这些知识点的对应应用场景,才能够将其消化成我们大脑的营养。
例如在《怪诞脑科学》一书中,作者Gary Marcus“语言”一章中说到:
所有语言中都充满模棱两可的表达。这不是我们故意采用的那种说法,也不是外国人对语言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而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偶尔产生的,有时甚至还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例如语言中表意模糊的地方,在“it’s warm outside”(外面很暖和)这句话中,对于“暖不暖和”的界限就很模糊。是21摄氏度吗?20摄氏度?19摄氏度还是18摄氏度就够了。或者,我们再来考虑“heap”(一堆)表示的概念,需要多少石头才能构成“一堆”呢?
虽然我们的措辞和语句不够准确,但多数人很少会注意到语言表达中存在着不稳定或含混模糊的现象,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对语法进行补充,从而理解语言要表达的内容。
这段话,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观点和案例了,而建议则有点简单。但只要你对这个观点有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和理解,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很容易找到应用的场景。
例如你问别人吃什么,别人说“随便”。那么如果你想开玩笑,就可以曲解这句话,说:这里可没有“随便”这个菜吃哦!这就是语言模棱两可的多义性了。
所以有时一句话有很多理解的方向,想让别人理解你表达的意思,你就需要用不同的语言,具体重复解释你的表达方向。
有一些论题,你明明在说做人不要太高傲,别人会理解成做人应该对自己自信一点,高傲一点有什么不行呢?
这时,你就需要审视你口中“高傲”的意思,跟别人理解的“高傲”,是否不是一回事。你说的是“目中无人,不分尊卑”的态度,别人说的则是“对自己认可,对能力认同的骄傲感”,这就理解偏差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懂得运用语言这种模糊感,我们不仅可以用来开玩笑,而且对于提高自己辨别对方意思,提高辩论技巧,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把知识变成自身的思维方式
根据上述的例子,现在你已经知道语言存在多义性这个问题了。
但知道这个,你还无法自如地利用语言这个特点去开玩笑,或者跟别人进行辩论。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知识,还没有变成你自身的思维方式。
找到知识对应的应用场景,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到知识的作用,从而就能够通过场景的深化和运用,让其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之一。
但怎么才能找到知识的对应应用场景呢?
首先,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对应的类似例子。
例如上文说“it’s warm outside”存在语义的不确定,那么你跟别人说“这个人的能力很强”,是不是也存在这个问题呢?
到底有多强?强在哪里?这些地方,是不是可以具体描述一下,给出一些参照物去说明呢?
例如你说,这个人是以GPA接近满分的成绩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导师之一曾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回国发展后,成为两家公司的行政总裁,三家创科公司的技术顾问,2016获得最杰出企业家奖等等等等。
这样说,有了参照物,自然就知道这个人到底强不强了。这就是相关知识的运用。
其次,找到这个知识的应用局限性。
当你知道这种知识什么时候能够应用,什么时候不能应用,你才能够真正理解透它。
例如我在自己的文章说过想,想要提高自己的口才,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是只要一直朗读,你的口才就变好呢?当然不是。
这个方法的局限性,就是你平常说话不利索,朗读不同的文章可以改善这个问题。你学习英文,朗读英文文章,可以让你说得更自然。
但如果你本身说话已经够利索,那么开阔自己的思维,增加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对你提高口才会有更大的作用。
最后,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这个知识。
书中的案例,只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验,但这些经验,未必适合我们自己的行事方式。
当你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一定要亲自去实践一遍,然后根据反馈,结合自己的个人特质,才最终形成自己的做事方式。
个人经验之所以具有独特性,而不是普遍性,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当你运用知识的时候,最好亲自去操作一遍,你才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
毕竟我就算告诉你摄影的各种知识,你不去操作一下相机,你也无法拍出漂亮的照片。
想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可以操作的场景和地方,涉及一些目标让自己亲身实践一下吧。
练就知识的可迁移应用能力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只能针对一个问题去使用。
有些时候,不同的问题之间,或许会有相通之处。怎么把学到的知识,结合问题的相通之处应用出来,这就是可迁移能力的体现。
例如“逆向思维”我们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当我们面对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时,我们能不能逆向思维去解决问题呢?
好比现在有一种“蒙古包”的蚊帐,放在床垫上,然后挂在床垫的四个角上固定。但这种方式会有个缺点,就是不放凉席在蚊帐里的前提下,人就会睡到蚊帐上,蚊帐的网格会让人睡得不舒服。
那怎么才能够让人直接睡在床垫上,而能够用到这个蒙古包呢?这时通过逆向思维,就可以把蚊帐从放在床垫上,变成放在床垫的底上,就是把床垫放在“蒙古包”蚊帐里面,让蚊帐包着床垫,让床垫压着蚊帐底部去固定。
这样既可以不放凉席就能睡到床垫,又能够睡在蚊帐里面,不被蚊子咬。
这就是可迁移能力的运用了。一个知识点,可以用来解决类似的不同问题。脱离书本的例子,我们还可以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其他问题,说明你已经养成了相关的思维方式。
只要稍加锻炼,你就培养出这种可迁移的能力。
当然,如果说有什么步骤的话,这三条建议可以试一试:
1,思考不同问题的相同之处,发现能够应用知识点的地方。
你是一个玩吃鸡游戏的高手,那么现在让你去玩其他FPS的游戏,你会不会比其他人更快上手,找到其中的操作诀窍呢?
我认识的那个玩格斗游戏的世界冠军,尽管之前从未接触过某个格斗游戏,刚开始玩也被其中的高手击败。但不出三个月,这个冠军就轻易击败在这个游戏玩了几年的那些高手了。
因为他能够把之前学到的格斗意识,应用到那个游戏上面,稍加熟练操作,一样所向无敌。这就是利用游戏的相同之处,进行可迁移能力运用的真实例子。
2,针对一个知识,试着去解决三个不同范畴的问题。
好比你学习了经济学的边际递减效应,那么你能否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三个相关的问题呢?
如不要经常送礼物给女生,因为送多了就没效果;不要经常去同一个地方旅游,去多了就没感觉。这时,想一想怎么制造新的惊喜?
3,重复练习。
练习的作用必不可少,没有练习,任何知识都无法转化为技能。想要驾驶飞机,都要积累几十个小时的飞行课程。
没有时间积累的练习,都很难让你练就一种能力,将其融会贯通的。
所以,想要让学到的东西变得有用,不断去练习吧。即便是一些不起眼的事情,通过练习,也会变成你能力一部分的。
这时,你再也不会说学到的东西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