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学会这种逻辑反驳法,你也可以拥有犀利的口才,不怕别人刁难

2019年9月20日  来源:慕妤说 作者: 提供人:jingbi23......

在日常交际当中,我们跟别人聊天,很容易会遇到一些尴尬的谈话障碍。

有时别人会故意用一些挑衅性、侮辱性、甚至诽谤性的言语来攻击我们,企图以此搅乱我们的情绪,左右你的思路,获得心理和面子上的优越感。

这时,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当我们面对对方的恶语攻击时,借用他说话的逻辑结构,将相应的攻击对方反还给对方,使对方难以招架,在逻辑上,这就是“结构仿造驳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唇相讥。

运用这种方法去反击,重点在于说话者不回避原论题,要针尖对麦芒,甚至要锐化攻击的锋芒;借对方使用的话语逻辑,照着别人的意思,用他所讲的道理和办法来组织反击的语言。例如:

诗人歌德到公园散步,不料在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上碰见一位对他抱有成见并把他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狭路相逢,四目相对。

批评家傲慢地说: “对一个傻瓜,我决不让路。"歌德面对辱骂,微一笑道: “我正好和你相反。”说罢往路边一站。闻此,那位批评家的脸变得通红,进退不得。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来,批评家的言行显然是失礼的和粗野的。

然而歌德没有气极败坏地以谩骂反击,而是运用驳斥法,接过对方的逻辑结构,在对方的逻辑架构下巧妙的还击。

“我正好与你相反” ,潜台词即是“我却给傻瓜让路"。这句话既骂了对方是“傻瓜”,又给对方出了一个难题:不让路,自己就是对方所骂的“傻瓜” ;让路,对方就不是被自己骂的“傻瓜”。

当然,大多数人很难在反击对方的同时,又让对方陷入“二难”境地。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驳斥到对方就行了。

结构仿造驳斥法的特点

这种逻辑结构仿造的驳斥发,往往需要我们在一瞬间就能够思考出来,组织好反击的语言。

所以它要求说话者必须要头脑冷静、思维敏捷、处变不惊。不管对方说出什么恶语,都面无惧色,沉着应对。

约翰·威克斯是英国18世纪的一位作家和政治活动家。有一天,上议员桑得韦奇当众辱骂他说: "你将来不是死于梅毒,就是死于绞架。"

威克斯答道: "那就要看我是拥抱阁下的情妇还是亲吻阁下的理论。”

威克斯的反击既冷静沉着,又语言尖锐,运用对方的逻辑,把事情的“结果”完全跟对方的事物牵涉出关系,从而让对方也因此而“受罪”。

这种语言驳斥法语言特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攻击的程度跟对方的性质一致;

如果对方是在讽刺我们,我们的反击也就得带几分讥讽。如果对方用取笑的方式攻击我们,我们也应该用相应的方式去嘲笑对方。例如:

德国19世纪诗人海涅是个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礼的攻击。

在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海涅说:“你知道在塔希提岛上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什么?在那岛上居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

这位旅行家把犹太人和驴子相提并论,以此侮辱是犹太人的海涅。

受到人身攻击的海涅,怎么会善罢甘休呢?于是他听了冷静地答道:“不过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和我一起到塔希提岛上,就会弥补这个缺陷! "

既然旅行家说岛上没有犹太人和驴子,而他们两个人去了那个岛上则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显然,海涅是犹太人,那么自然地,另一个人,也就是旅行家,无疑就是驴子了。

海涅的反还之所以有力,就是因为他没有回避论题,而是镇定自若地根据对方的逻辑结构,做出相应的反击。

既然这个逻辑结构是对方提出来的,那么对方自然就无法去否认了,否则就是自把嘴巴,又是另一次难堪。

第二,运用反击语言,必须具有分寸性;

就对方刁难的动机来说,有善意与恶意之分;而就刁难方与反击方的关系上来说,也有有亲疏、远近、尊卑之别。

因此,我们反击的用语就必须讲究分寸性,懂得要 “点到为止” ,反击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分寸,还继续穷追不舍地去骂人,势必适得其反,影响反击的理想效果。

而分寸是否适度,往往取决于反击方式的选择以及反击词语的运用。如: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与反对苏维埃政府的人进行论辩。反对者辩不过马雅可夫斯基,一气之下骂道::“马雅可夫斯基,你简直和混蛋没差多远!”

马雅可夫斯基见他居然骂人,心里甚是愤怒。但他知道分寸,不能显露出来,于是不慌不忙地走到反对者跟前说:

“你说我和混蛋差多少呢?”马雅可夫斯基略停一停,故意用手比划了一下自己与反对者的距离,然后接着说::“我和混蛋只有一步之遥!”

马雅可夫斯基一句话,就把“混蛋”的帽子还给了对方。这种反击既是有力,又分寸适度。

那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该怎么使用这种驳斥方法呢?

学会这种逻辑反驳法,你也可以拥有犀利的口才,不怕别人刁难

三种驳斥方式的运用

想要运用好这种逻辑结构仿造的驳斥法,我们可以养成一种思维习惯。

这就是有意识地分辨出对方的逻辑,然后找出对方话语中的逻辑漏洞,从而加以利用仿造,予以反击。

想要养成这种思维习惯意识,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的运用方法如下:

方法一,揪出对方话语中的逻辑本质,以此反击

每个人说话,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这是他自身逻辑思维的反应。

如果能够针对对方的攻击言语,揪出对方话语中的逻辑本质,就能以此仿造相应的结果,用以反击。

例如前苏联首任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是一位贵族出身的外交家。

在一次联大会上,英国工党一位外交官向他发难说:“你是贵族出身,我家祖辈是矿工,我们两个究竟谁能代表工人阶级呢? "

莫洛托夫面对挑衅,不慌不忙地说::“对的,不过,我们两人都当了叛徒。”

意思是对方由工人阶级“背叛”成为资本阶级,而莫洛托夫则从资本阶级“背叛”成为工人阶级。

在这里,莫洛托夫就揪出了对方的话语中的逻辑本质,指出了各自都背叛了原来的阶级这一要核心漏洞,使对方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一个傲慢无礼的观众对一位著名小丑演员说: "要想受到观众欢迎,丑角是不是必须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呢? "

小丑演员说:“确实如此,如果我能拥有阁下这张脸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小丑演员没有直接否认对方的逻辑,他先承认对方这个逻辑,然后揪住其中的论点,将其引到对方身上,从而做出有力的反击。

上述事例的共同特点是:反击者并没有跟对方的“不实之词”纠缠下去,而是承认对方提出的逻辑事实,然后再选用精辟、准确、内涵丰富的词语回击之。

学会这种逻辑反驳法,你也可以拥有犀利的口才,不怕别人刁难

方法二,类比式结构仿造,用相似的手段反击

有时候别人责骂我们,常常会用一些不雅的事物做比较,以此讥讽、贬低我们的人格。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路,用同样的类比方式,给以反击。如:

俄罗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身体肥胖,面色较黑。一天他在郊外散步,遇到两个花花公子,其中一位笑着嘲讽道:“你看,来了一朵乌云。”

两位花花公子把克雷洛夫作比成“一朵乌云",认为他是又黑又大又丑,以此进行嘲笑。克雷洛夫也不甘示弱,立刻反击说:“怪不得低下的青蛙都纷纷开始叫起来了!”

反还不难,但反击得如此“顺理成章”就很难了。

有时候用幽默的语言、幽默的方式去驳斥别人,比直接反驳显得含蓄得多。正因为含蓄,才可以把一些有伤大雅儿不便直说的字眼包含在其中。

而这种驳斥方式,又是从对方的逻辑语言中接过来的。对方要是继续反击,除非取消自己所说的话语,自己打脸自己,否则别无他法。

在上例中,克雷洛夫认可自己就是“乌云”。那既然来了乌云就会下雨,天将要下雨的话,青蛙就会开始叫嚷。"这种逻辑推理方式,都包含在多方的语言当中,故此以这种方式回敬过去,就能产生了极强的反驳效果。

运用类比式的反击法,往往是利用事物间的“相克"关系或相连关系,由此带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起到压倒对手、驳斥对手的目的。

学会这种逻辑反驳法,你也可以拥有犀利的口才,不怕别人刁难

方法三,运用逻辑陷阱,请君入瓮驳斥对方

当我们遇到别人刻意做出或者说出一些让人感到难堪窘迫的局面时,最好的摆脱方法,就是就是把对方引入这一局面之中,让其自食其果,作茧自缚。

例如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一天,英国戏剧家肖伯纳正坐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旁边的美国金融家对他说: “肖伯纳先生,如果您让我知道您正在思考什么的话,我愿意给您一美元。

肖伯纳抬起头,望了金融家一眼,打趣地说:“谢谢了,我的思考一美元也不值,因为我所思考的正是你。”

金融家想以一美元来要笑肖伯纳,但肖伯纳却“接过”这廉价的一美元,把它与金融家串联起来,使得金融家成为被戏弄的对象。

还有一个例子:

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出仕之前,曾侍奉过齐国大臣田成子。

有一次,田成子离开齐国往燕国,范蠡跟着他。当他们二人行至牙格山时,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眼看天近傍晚,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只得找一个崖洞避寒。

他们在洞中熬至半夜,都冻得受不了。田成子就对范蠡说: "我们这样下去,肯定都得冻死。如果你把衣服脱下给我穿,我则活命,你则冻死;如果我把衣服脱下给你穿,你则活命,我则冻死。

而我是齐国大臣,是君子;你是我的侍从,是小人。故小人应让君子,你应该把衣服脱给我穿。”

范蠡却说: “正因为我是小人,才不会做出脱衣服给你穿的君子之举;正因为你是君子,才应该做出脱衣服给我穿的君子之举。我看还是你脱衣服给我穿吧。”

田成子说不过范蠡,又自称是君子,只得做出君子之举,脱下衣服给范蠡船上,自己挨冻。

这个例子当中,范蠡就是把对方拉近到他自己的逻辑结构当中,以此进行反击。

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把对方拉车进来,都要懂得让自己从对方制造的逻辑困境中脱离,然后把对方置身其中,让其自食其果。

当然,想要运用好这种方法去反击别人,也需要一定的要求的。

学会这种逻辑反驳法,你也可以拥有犀利的口才,不怕别人刁难

反击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反击交谈当中,我们运用这种逻辑结构仿造法反击对方,应该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显露出信心;

当对方的攻击来势汹汹时,由于我们没有防备,我们很容易受惊,从而表露出退缩的姿态。

想要做好反击,我们必须表现出高度的冷静和猛烈的自信,最好伴以微笑,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强者的姿态。

只有从容不迫,才能让自己在冷静中急中生智,为自己反击赢得思考和选择的时间。如果情绪过分激动,就很容易自乱阵脚,导致脑袋空白一片,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

所以,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是首先要注意的。

第二,反应敏捷,必须把握好反击时机;

由于很多时候的反驳,都是在瞬间完成的。所以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要,掌握好反击时机就很重要。稍微一迟疑,也许就会错过了还击的时间了。

俄国学者罗蒙诺索夫生活简朴,不太讲究穿着。

有一次,有位注重衣着但不学无术的德国人,看到他衣袖肘部有个破洞,就挖苦他说:“在这衣服的破洞里,我看到了你的博学。”

罗蒙诺索夫立刻说道:“是的,先生,而从我的眼睛里,却看到乐乐一个人的愚蠢。”

这句话在当下说是会有反驳效果,然后过后再跑去找回他反驳,只会留下笑柄而已。所以,把握反击时机很重要。

最后就是反击分寸的把握,前文已经说过了。

我们反击的言辞必须适度,讲究分寸,要根据双方关系的紧张程度,选用适当的反击方式去驳斥对方,而不是动不动就用过分的言语,拉低自己的素质。

只有做到这样子,你的口才自然变得越来越犀利了。

反驳 / 结构仿造 / 逻辑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