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一切选择,皆是代价

2020年1月30日  来源:王的学习笔记 作者: 提供人:soupao84......
如何做出明智选择How to make a smart Choice 
一切选择,皆是代价

有一个有趣的测试:未来的对象,你希望他具备以下哪些特点(女性版)?

1.帅气;2.多金;3.浪漫;4.幽默;5.体贴;6. 地位;7. 身材及身体素质;8.才华及能力;9. 事业心;10.责任心。

大部分人看到这里的回答是:可以都全要吗?

这就是人性之一——贪婪。这是人的本能,并无对错之分。

也有一些女性比较理性,对自己不太重要、而且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特点就不要了,比如帅气,可能招来其他女性的喜欢和竞争;比如浪漫,可能对其他人也浪漫,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事业心,可能因为拼事业而忽略了自己和家庭…

但是即使这些比较理性的女性,在选择自己觉得重要的特点,也是“多多益善”,这很正常——谁不希望好的东西多呢?

但是这个测试要是这么简单那就谈不上“有趣”了,上面只是测试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其他都不变,只是给各个特点赋值:

1.帅气(8分);2.多金(10分);3.浪漫(4分);4.幽默(5分);5.体贴(1分);6. 地位(9分);7. 身材及身体素质(6分);8.才华及能力(7分);9. 事

(这些赋值并不是随便搞个数字而已,而是基于这些特点拥有人的比例、初始获得的难易程度综合给定,涉及统计学中的多元逻辑斯谛回归,在此不做展开。)

假定现在手里有10分,你会怎么选?

这才是触及灵魂的问题:

你手上的资源有限,不可能全部都选。选择一个,意味着要放弃其它;选择一个就要支付一定程度的资源,全都支付完了就没有任何选择权。

这时候的选择才不会那么随意——当自己清楚要支付成本和代价,多少会更慎重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就更容易呈现出来,因为需要拷问自己:愿不愿意为那个东西付出、愿意付出多少?这时候就会真正开始听从内心声音了。

这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逻辑解释。而经济学就是基于这个基本逻辑构建起来的学问——经济学研究的就是在稀缺状态下的选择和决策,其中“机会成本”核心理念。

这样稀缺状态下的选择对个体而言显得有些残酷,但更现实的情况更残酷:有的姑娘手里有10分,有的姑娘只有1分;而且更更残酷的是:很多姑娘连自己有多少“分”都不知道,有的高估了,有的则低估。

这个例子的价值不在于教你怎么选对象(当然也可能有这样的作用),而在于它给出了一种厘清问题的思路:

把一些平时没有量化的东西(对象特点)量化了,使得选择更加清晰,更容易做出符合自己“内心声音”的选择。

把本来模糊的、没有数值的东西数量化,是帮助决策的重要手段。这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被量化成钱,并在社会交易中逐渐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价格,不断趋向于经济学中的“供求平衡”。钱上面有清晰的数字,使人在用钱做选择的时候容易决策。

但是还是有很多东西没法量化为钱,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这些东西很可能会被错配,错误估值甚至浪费掉。

比如说了很久的“时间就是金钱”,按理来说时间的价值早该被量化,但是真正量化时间的人并不多,从很多网红店门口排队就看得出,很多人不觉得那是浪费时间。也只是最近才有人根据管理学,把时间与薪资对应,以一个小时能赚多少钱衡量时间的价值。

然而时间是天然稀缺的资源,主要因为时间具有以下属性:

  1. 时间具有单向性,只能向前,回不到过去,所以不可存储也不可再生;
  2. 时间具有有限性,目前人类不存在永生;
  3. 时间具有单一性,人在时空中总是有唯一确定的坐标。

第3点比较难理解,换句话说就是:人不能分身。在当下这一瞬间,某人只能在一个地方,感受一件事,处理一个东西。你不可能在相同的八点二十分,既在夏威夷游泳,又在日本吃寿司。

正是时间的稀缺性,以及大众对时间没有量化,导致了很多商人从中赚差价:因为又稀缺又没有量化,之间就存在巨大的利益空间。这一方面做得异军突起的就是罗振宇,他还发明了“全民总时间”的概念。

上述时间的属性决定了进行任何一个选择,即使其他资源都不需要付出,但是时间这个资源是不可不付出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选择能长期来看帮你省时间,那么就是好的选择——财务自由就是不需要通过出卖时间来获取现金流。

本文不是要再次强调时间的重要性,或者讲已经汗牛充栋的时间管理法。而是要以时间为基础说明:

如果你能洞察因为选择被别人错误估价的资源,那你就能赚到钱。这种错误估价一般来说就是在选择的时候,没有关注要付出什么,也没有对付出/收获进行量化。

比如那些被校园贷、P2P、山寨币骗的人,就是过度聚焦于“获得”,而几乎没有关注“付出”;很多浪费时间的人、老好人...则是没有把付出/收获进行量化。

做一个选择的时候,要先关注这个选择需要付出什么,要承担的代价是什么,而不是先关注会获得什么;把时间和其他资源以数字量化来衡量付出的代价,是明智选择的起点。

这里反复强调的两个关键付出和量化是指:

  • 关注付出出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资源可以付出?其次看看付出之后的风险自己能不能承担?

这一点是最难的地方。因为这种视角意味着必须直面损失,会产生强烈的损失厌恶,严重挑战人的本能。所以一般人才会在选择的时候故意忽略掉损失的部分,重点关注得到的那部分,这是一种“疼痛掩盖”方式。

这就是为什么在商店看着挺好的衣服,买回来就不好看的原因——买的时候只关注“获得”,没关注(或刻意回避)“付出”;也是“选择困难症”的根源——如果不在乎代价,钱多到只是数字,还有什么困不困难的,直接全部都要就行。

  • 关注量化的时候,要把本来没有数值的东西赋值。数值不科学甚至不合理都没关系,以后可以逐渐学习赋值的方法,重要的是先有数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折算成钱。

只有这样做了,有些珍贵的资源才不会被无谓地浪费掉,比如时间、责任、善意、爱心、信任、共情、关怀…

只有这样做了,选择才会明智而理性,选择之后才会坦然。这也是治疗选择困难症的干货,你学会了吗?

-End-

选择 / 代价 / 成本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