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李小墨
今年春节我读过一次《瓦尔登湖》,这次重读,我感到吃惊,因为我审视自己过去这几个月的生活,我发现它比以往任何一本书都更加深刻、更加快速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可是这种影响起初是难以察觉的。
它教给我的东西很少又很多。
它不像实用类书籍在我脑袋里塞满知识点和做事方法,它教给我的东西要少得多。
可是它深刻地影响了我的生活态度,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旦发生变化,他的生活就仿佛被推下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从这个层面上说,它教给我的东西很多。
我终于领会到它为什么会被奉为经典。《瓦尔登湖》的不朽就在它所传达的生活理念。
《瓦尔登湖》教给我的第二件事是:永远生活在此刻,生活在当下。
《瓦尔登湖》这本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大量的出色的自然景色描写,可是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传达这件事:活在当下。
我知道,“活在当下”是一句已经烂大街的话,可能已经有部分读者读到这里就失去了耐心。
可是这次我在《瓦尔登湖》里,真的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梭罗在瓦尔登湖过一种非常简单朴实的生活,他发现每年劳动6个星期就可以支付一年的生活费用,他就获得大量的闲暇用于阅读、写作、思考、与大自然相处。
我开始非常认真地思考,是什么妨碍了我们“活在当下”,是什么明明破坏了我们的生活,可是我们却像对罂粟一样上瘾。
罪魁祸首是:我们总是在延迟我们的生活。
1
社会鼓励延迟满足,我们是被父母和老师的一个因果论教育长大的:你现在好好读书,长大就能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
可是这种延迟满足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我们习惯去延迟我们的生活。
一个年轻人每天996,精疲力尽,回家倒头就睡,完全没有自己个人的生活,他会跟自己说,等我买了房就好了。可是买了房还得供房贷,他会跟自己说,等我还完房贷就好了。
一个孩子的父母辛苦工作,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买学区房、送名校、报各种昂贵的学习班、游学夏令营,他们跟自己说:等孩子长大成才了,就好了。等孩子真毕业了,他们又开始操心孩子结婚的事,他们会跟自己说等孩子结婚就好了。
一个辛劳的中年人,管着一个三五十人的团队,还要交际应酬,天天忙得团团转,但体力和精力全面下降,力不从心,他看着自己的啤酒肚说,等我再干几年退休了就好了,就不用这么累了。
一个创业者,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一边偷偷吃抗抑郁药,一边说:等我把公司做起来,高价卖掉就好了。
他们把真正想过的生活,放到“以后”,有钱以后,尽完责任以后,老了以后。这些情况,每天都在社会上演,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我们甚至感觉不到这有什么问题。
很多时候这种“延迟”,还是出于高尚的、利他的动机,更不好批评什么了。我们还会夸赞习惯延迟满足的人,自律向上、聪明能干、富有责任心。
这个“以后”真的会来吗?
我想起《飞屋环游记》的开头,两个人从两个小朋友,变成了老头老太太,去天堂瀑布冒险的计划一再地延迟,直到老之将至,直到死之将至,还没有实现。这个梦想,这个“以后”,更像是生活的安慰剂。
动画片里,房子飞起来了,现实中房子飞不起来。举着拐杖、戴着方眼镜、满头白发的那个老头,已经没有体力和精力到天堂瀑布冒险了。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你不做,以后就永远不会做了,就算做了,也不是同样的感觉了。就像18岁夏天想穿的那件天蓝色的连衣裙,18岁的时候没穿,80岁的时候就算穿上了,也不是那种感觉了。
延迟生活的危险之一是,彼身彼心已非此身此心。
就算“以后”是可实现的,但这种延迟生活的策略,真的没有问题吗?
这本质上是抛弃“当下”,把“当下”当成一种临时的过渡的生活,把“当下”作为未来理想生活的准备阶段,可是这个过渡和准备太久了,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在飞快地流逝。我们每一天都在生活啊。
因为虚构了一个“以后”,寄希望于这个“以后”,我们把生活过得很马虎,为了快点到达这个“以后”,效率成为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很赶时间,我们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做尽可能多的事,我们想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达成目标。
一切都为这个充满吸引力的“以后”服务。
人生变成了一场赛跑,我们不断地跑向自己设置的那个终点,也就是我们说的那个叫做“以后”的目的地,我们没有时间看路边的风景,我们没有时间和同伴好好交谈,我们也顾不上自己是不是开心和快乐,因为我们忙着冲向目的地。
可是到了这个目的地,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里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但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前面有数不清的目的地,然后另一场赛跑又开始了。人生就是一个点高效地移到另一个点。
所有人都热衷效率,时间管理成了这个时代最热门的学习项目之一。我们把事情塞满日程,生怕浪费时间,好像闲暇是我们的敌人。
2
梭罗在175年前,在火车还是一个新事物的时候,就开始注意到这种倾向了。
他说“现在大家都说做事要像火车一样又快又准”,可是他却与大家背道而驰。
“很多时候我不愿思考,也不愿劳动,只想好好地享受当前的良辰美景。我热爱生活中的闲暇时光。有时候,在夏天的早晨,依照习惯洗过澡后,我就坐在阳光明媚的门口,从日出静静地坐到中午,茫然不知所思。
在松树、山核桃和光叶漆的环绕之中,沉浸于那种不受干扰的孤寂和安宁,任由诸多飞鸟或婉转啼唱,或悄无声息地飞过我的屋子,知道太阳从西窗渐渐西落,或远处的公路传来某个过客的车声,我才想起来时间过去了很久。”
他说,这样的闲坐远远胜于双手的劳作。这不是对生命的虚掷,而是让寻常的生命得以延长。
“我的日子并不以七天为周期,不用邪魔外道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细分到以小时为单位,更不曾因为钟表的滴答而焦躁。”
“我这种行为在康德镇的同胞看来,无疑纯属游手好闲,但如果飞鸟和鲜花用它们的天平来衡量我,将找不到我身上有任何亏欠。”
他说如果真正地去生活,每时每刻,哪怕做家务都是一种消遣。他把家具搬到屋外,把屋子里的地面用水冲洗干净,他就安静地等着,等着朝阳把房子晒干,他看着家具摆在草地上,觉得“凝望太阳照耀这些东西,聆听自由的风吹拂它们,是很值得花点时间去做的事情。”
他喜欢下雨天,“就在那淅沥的雨中,在木屋周边所有的声响和景物的陪伴下,一种无穷无尽而又难以言喻的友爱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忙碌就等于充实吗?高效率就等于充实吗?我开始怀疑这些以前我觉得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观念。
看过一部日剧,叫做《风平浪静的闲暇》,女主不堪职场和人际压力,把工作、家具、行李、手机,所有东西统统丢了,跑到乡下。第一天早上,她在空荡荡的房间里醒来,第一反应是焦虑和慌张:“几点了,我是不是上班要迟到了?”
过了好久,她才晃过神来, 哦,我不用上班了,我不用管时间了。
她开始过一种完全不赶时间的生活,她推开窗户,呼一口新鲜的空气欣喜地看窗外的一切,她坐在自行车上撒欢地往前骑,嘴角始终上扬。她坐在大树下认真地吃一根雪糕,任由微风拂面,任由孩子在远处嬉戏玩耍,听着叶子在风中簌簌地响,静静地看着云朵在天上缓缓地走。
这种生活难道没有争分夺秒的生活充实吗?
我们为了过更好的生活,会不会失去生活本身?如果为了过更好的生活,而失去生活本身,难道不是得不偿失吗?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生活悖论。
3
以前我觉得做家务是浪费时间,把家务堆砌起来;
觉得吃饭是浪费时间,一天要吃三顿饭总是打断工作真是烦死了,就算吃饭,也还在用手机快速抓取信息;
觉得带孩子是浪费时间,总希望她能更少地打扰我;
觉得和家人朋友聊天是浪费时间,因为一聊起来就没完没了,我还把特别聊得来的朋友的微信备注设置为“聊天黑洞”,提醒自己别聊太多。
就算出去玩,我也总是惦记着工作。
我没有耐心做任何和目标无关的事。
现在想想,那个我真是一个怪物。
《瓦尔登湖》让我开始不想做这样的人了。
就像梭罗说的:“人们疲于应付各种自我的烦恼和多余的劳役,根本没有闲暇享受真正完整的生活。”
他还说:
“幸福的人,应该永远生活在此刻,好好利用落在我们身上的每件琐事,就像青草坦然接受每颗落在它身上的细小露珠。”
我慢慢地变了,我开始收集每个让我分外愉快和幸福的小确幸时刻,我时间管理的目的也不再是做尽可能多的事,而是做好工作的同时,如何创造更多闲暇。我不再把闲暇当成敌人,我从闲暇里汲取养分。
我吃饭的时候开始好好品尝,陪孩子的时候不再想别的事。我开始喜欢和先生一起散步,不看手机,不想别的事,就好好聊天,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给对方,好像又回到了刚谈恋爱的时候。我还租了更大的房子,放弃了为了买房省吃俭用,只租小房子的想法。
我开始享受做家务,每周都留出一个时间来慢慢地不赶时间地叠衣服、擦地板、整理书桌,看着一切变得干净和秩序井然,我觉得自己像个造物主。我开始购买鲜花,然后把它们养在水瓶里,我会认真地闻一朵花的香味,我会每天给它们换水。我愿意花时间看燕子在田间花式飞行,心里想你这么炫技,好臭屁哦。
我开始热爱每个日子。
我还在为更好的“以后”努力,但是我不会再为它牺牲每个“当下”。
因为幸福的人应该永远生活在此刻,而不是“等XXX以后”。
- The End-
作者简介:
李小墨
前海南特区报记者,职业读书人,新书《请停止无效社交》全网热卖中。
个人读书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个人日记公众号:李小墨的日记(ID:lxmmovie)
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
每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深度解读文章,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欢迎关注、星标和置顶。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