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不速之客摆布
类比是否可能拥有操纵我们的能力,把我们玩弄于股掌之中?当然如此。而且事实上,类比在两个方面“操纵”着我们。一方面,我们经常察觉不到类比的存在:这帮家伙偷偷摸摸地入侵我们的脑海,并占领核心;另一方面,类比胁迫我们,迫使思维随波逐流。所以说,类比可远远不止那些吸引人的华丽辞藻,这帮诡计多端的家伙有着自己的意志。类比影响着我们对情境的理解,并左右着我们所作的结论。这么说吧,类比可不会仅仅满足于不请自来。这家伙不只是现身而已,它要主导一切。
“操纵”一词有贬义,但类比的操纵并不总是有害的。被类比或哄着、或催着,甚至是逼着,当然有糟糕的结果。但大多时候类比带来的都是积极、正面的影响。事实上,对情境的理解和该情境激发的类比(或是范畴)密不可分。所以,范畴就是感官。它们延伸了生理感官,让我们得以用更抽象的方式接触外部世界。有了它们,我们就可以把过去丰富的经验运用在当下;少了它们,只得在这世上无助地挣扎。
本章概述
尽管本章的讨论聚焦于类比是如何操纵我们的,与此同时,这也是本书的缩影。这里涵盖了所有类型的类比,不论是无意间的插科打诨,还是那些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决策,都被囊括其中。在这两极之间的,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唤醒的范畴,能帮助应付生活中各种普通的事情。
在类比操纵我们的众多方式当中,最不起眼的也许就是人类的口误所揭示的那种。直白地说,这些口误就是人们脑子糊涂时吐出来的胡言乱语。我们将展示,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因不断分类而产生的压力。而且将会看到,这一现象不仅局限于语言,行为也常常背离心之所向。
离开口误的世界之后,将略微提升讨论的规模和视野。会考虑那些身不由己被创造出来,并无明确目的的类比。这些类比常常没头没尾,而且很快就被人忘得一干二净。尽管这些类比本身无足轻重,但对我们而言却极为重要。因为这说明类比无处不在,即便是在毫无目的的时候,它也没有止境。
接下来讨论“操纵”的类比。这些类比更加重要。因为它表明,一个简单的类比就能左右我们对情境的看法,影响感知、推理,以及决定。当由某个不恰当的范畴引发的类比作用于某个情境时,可能会在无意间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困惑。为了表示这一现象的重要性,下面会展示一系列明显的例子。
当一个人深深地沉浸在某个活动,或被某个极不寻常的事迷住时,这强烈的兴趣可能会使大量的类比不请自来,涌入脑中。而且,是那些绝不会在其他地方产生的类比。这一现象,就像是类比的阿喀琉斯之踵,它可能会导致我们对情境产生荒诞的理解,并最终作出十分糟糕的决定。不过,在着迷的时候容易作出不同寻常的类比,这同样也是伟大灵感的源泉。准确来讲,正着迷时,发现的相似之处大部分没什么深刻的见解,但时不时的,这种由类比引来的联系,就会成为人类思维奇迹的神来之笔。实际上,当一个人对某物着迷的时候,到处都会看到有关他所迷恋事物的类比,这发生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日夜不停。而且,每一件很微小的事都有可能对应上所迷恋事物的一部分。所以说,尽管并不常见,但有时这种不可抗拒的冲动真的会创造出非比寻常的事。
之后会进一步提高认知上的层次。有这么一群类比,不光是在背地里帮忙作决定,它们甚至还跨越了时间。在类比操纵我们的众多方式之中,这也许是最吸引人的一种了。当发觉自身所处的情境与过去的情境明显类似时,这种类比就发生了。它们难以抗拒,迫使我们屈服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理性,说服自己,过去发生的那些势必会再次上演,即使这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或是作出不理性的结论。当逻辑和强势类比相抗衡时,类比总是赢得轻松自如。
现在将揭开第一幕,来领略那些最小的类比。它们以最不起眼的规模潜移默化地操纵着我们,永无止境。
类比的专制
类比可以扮演更强硬的角色。有时候,类比不仅是如前文所见那般,从情境之中自然流露而出,它们还能阻断其他一切念头。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的就是“类比的专制”。
小柯的爷爷深爱红杉。当他年迈病重时,每个人都知道他大限将至。他的儿子打算最后带他去看一次北加州的巨人大道。这是一条长达50公里的公路,沿途是世上最壮观的红杉。对小柯的爷爷来说,那是一个美妙的时刻,在钟爱一生的红杉林间,留下了与儿子珍贵的回忆。这趟行程之后不久,老人便平静安详地去世了。
40年之后,小柯的爸爸也是个老人了,身体每况愈下。他也深爱着红杉。有一天,小柯突然想到,为她的爸爸做那件他曾为自己爸爸做过的事——带他去巨人大道,最后看一眼他钟爱一生的红杉林。她非常希望自己的爸爸可以再睹这世间罕见的美景,希望自己可以与他分享那一刻。
唉,但是,全都怪人类作类比的能力,这件事搞砸了。只要小柯胆敢暗示自己打算带她的爸爸去看红杉林,家里的每一个人瞬间就想到他和他爸爸的最后一程。这当然包括他爸爸本人。小柯的建议相当于就是在直说:“爸爸,你就快去世了,我真希望在你离世之前陪你最后一程。”换句话说,这趟旅行就像是小柯明确地告诉她爸爸,家人认为他已经站在死亡的边缘了。“最好不要去那里!”小柯对自己说道,不经意间还用了一个双关语。
在两代人之间作类比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为,一瞬间,它就跳进了所有人的心中。尽管小柯的计划是带爸爸做他喜欢的事,而且她也自认这是个好主意,但是类比让他们寸步难行。其实,把两次旅程联系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对于一个神志清醒的人来说,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带某人的爸爸去看参天红杉就相当于给后者判了死刑。“巨人大道的诅咒”也许是个悬疑片的好噱头,但它不应该让小柯的爸爸或是家人那么担惊受怕。
尽管在逻辑上站不住脚,但是和其他规范的逻辑推理相比,这一类比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每个人都知道,如果A推出B,B推出C,那么,A推出C。尽管这个推理模式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心理影响。但我们知道,有些看似合理的推理常常暗藏陷阱。关于红杉的这个类比,尽管并没有逻辑的力量,却强行控制了我们的头脑,这与面对规范的推理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看到某个著名定理的证明中有瑕疵,比如20世纪末被证明有缺陷的费马大定理,人们就不再会相信它的正确性。我们都听过有些观点看起来合情合理,最终的结论却是公然的谬误。所以,对于那些听起来很科学的推理,加倍的审慎有时是有回报的,即便它听起来密不透风。相反,人们却常常被明显的相似之处战胜。它太过强大,使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结论。简言之,质疑逻辑观点易,怀疑类比观点难。
两趟红杉之旅间的类比,尽管缺乏逻辑基础,结论也可能是大错特错,但是,很明显,我们无法置之不顾。小柯深陷困境,尽管她一点儿也不相信有什么“超自然的类比力量”可以把爸爸置于死地。但她和所有其他人一样,也无法抑制这趟旅程类比带来的沉重气氛。即使小柯和家人促膝长谈,而后家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她的爸爸,都同意这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类比,但它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13)一样预示死亡的降临。“提起这趟旅行就是在告诉爸爸,我们都认为他大限将至。”事实上,家人间的长谈反而会添油加醋,在每个人的心中强化这一类比。
这两趟旅行,尽管在时间上相隔甚远,却如此相似,使人们无法在心中把它们分开。二者的对应如此明显,使人们相信两个故事会以同样的方式结尾。“不要在有人上吊自杀的房子里提到绳子”,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没有人会相信这么一趟旅程就能宣告小柯爸爸的死亡,只不过一提起这个,人们难免想到上一代的那趟旅程。这一类比使红杉之旅变得沉重和悲伤。
人类的思维就是这样。定局并非来自严苛的推理法则。事实上,这种推理方式得到的结论之所以遭到很多质疑,就是这个原因。相反,通过类比而作出的分类会使结论变得令人无法抗拒。如果它是条狗,就会狺狺狂吠;如果它是把椅子,人们就能坐上去;如果是在夜里,就看不清楚;如果提起这趟旅行,爸爸就会觉得我们认为他大限将至。这些例子都说明,类比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正如当我们想起“桌子”时,难免想到“四条腿”;想起“鸟”时,难免想到“羽毛”;或是想起“天才”时,难免想到“爱因斯坦”。所以,对于小柯和她的家人来说,想起“巨人大道是爸爸可以享受的最后一次旅程”时,难免想到“爸爸大限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