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自由和训练的节奏(2)

2020年6月17日  来源:教育的本质 作者:(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提供人:yanjia82......

现在让我更详细地阐释一下我的想法。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就无法实现智力发展。兴趣是集中精力、获得领悟的必要条件。你可以通过强硬手段逼迫孩子产生兴趣,也可以通过愉快的经历诱发孩子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自然状态下,生物体只有在快乐的驱使下才能实现适合自己的发展。幼儿之所以能适应环境,是因为他们得到来自母亲和其他照料者的关爱。我们之所以进食,是因为我们喜欢食物。我们想要征服自然,是因为无穷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去探索世界。我们还喜欢运动。我们享受厌恶危险敌人时所产生的异教徒的激情。毫无疑问,痛苦是驱使有机体有所行动的一种次要方式,但只有在快乐失效时,它才能生效。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正常健康的方式。我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放任自己及时行乐。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让孩子的个性沿着自然、快乐的道路发展。老师的引导应该带来长远的益处。不过,要想同时保留孩子的兴趣,也不能将目标定得遥不可及。

我还想指出一点,空洞的知识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知识的意义在于应用,在于我们对它们的灵活掌握,即我们所说的“智慧”。我们经常只谈论知识,不谈论智慧,就好像知识能拔高其所有者的身份一样。我并不认同这种对知识的崇拜。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拥有知识的人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果人们无法通过知识的运用,将每一阶段的直接经验转化吸收,那么知识就无法给人们带来益处。因此,考虑到知识的活性,我们在教育中过度强调对学生的训练是非常有害的。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他们才能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得出新颖的观点。一味地强调训练学生,将束缚学生的思维,不加区分的训练使大脑变得麻木,从而无法达到训练的目的。如果经常接触刚从中学或大学毕业的学生,你很快就会发现,有些人因为学习了过多的惰性知识而使大脑迟钝。在英国社会中,这种对学习的可悲论调导致我们在教育上的失败。此外,过于急迫地传授单纯的知识,反而阻碍了教育的成功,人类的大脑是排斥这种教育方式的。强硬地将梳理过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会消磨他们对增长见闻、动手实践的渴望。老师的训练应该满足学生们对智慧的自然渴望,因为智慧能让单纯的经验变得有价值。

现在,让我们更加仔细地观察,人类智力的自然渴望有着怎样的发展节奏。当一个人来到新的环境,他的大脑会被一堆混乱的观点和经验包围,处于一种发散的状态。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会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发掘新体验,并通过新的探索有所收获。这个一般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同时也极具吸引力。我们时常能看到8岁到13岁的孩童被这一过程所吸引。这是一个惊喜连连的过程,那些破坏这些惊喜的愚人应该受人唾弃。毫无疑问,这一发展阶段是需要外界帮助的,甚至需要他人的训练。孩子的大脑所处环境必须经过严格挑选。该环境必须适合孩子所处的成长阶段,也必须满足孩子的个人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环境是外界强加给孩子的;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它又回应了孩子对生活的渴望。在老师眼里,孩子是在他的要求下,通过望远镜观察星空;而在孩子眼里,他们其实获得了一个自由体验壮美宇宙的途径。然而,如果这种外界营造的日常环境只要稍微变质,即便是最不敏感的学生也能有所察觉,随即他们会拒绝接纳外界的知识。我们必须记住,教育不是往箱子里放置物品的过程。这种比喻完全不对。如果非要打个比方,那最贴切的比喻应该是将教育比作生物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我们都知道,如果要保证身体健康,就必须在合适的环境下摄入美味的食物。把靴子放进箱子,靴子会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把它拿出来;但如果你给孩子喂了错误的食物,情况就没这么简单了。

自由 / 训练 / 节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