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和平的提议(2)

2020年6月24日  来源: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 作者:(美)查尔斯·S.皮尔士 提供人:yanjia82......

突变导致演化和机械必然性导致演化是彼此对抗的两大观点。第三种演化观点超越了前两种观点的争端,也就是拉马克的理论。根据他的观点,最高级和最初级的有机体的区别在于个体生命早期在发育程度上的微弱差异。这种获得性遗传是习惯养成的一般本质,并且这是心智的法则在物理学领域的代表和衍生。它的作用在本质上不同于物理中力的作用,并且承认其存在就意味着抵触威兹曼等必然论者。拉马克主义者们进一步认为,虽然如此传递的某些形态变化最初是由于机械原因而产生的,但是从根本上讲,导致它们产生的主要因素是竭尽努力和锻炼引起的发育以及相反的退化。现在,既然生物的努力是意向性的,所以在本质上是心理的,虽然有时是无意识的;而由锻炼引起的发育,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出的,遵循的法则与机械法则截然相反。

所以说,拉马克主义演化学说是习惯作用下的演化——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正好有个邻居来问我问题,这些人在社会里的功能似乎就是打扰别人。当然了,这句话没有道理。习惯只是一种惯性,是把桨搁在船边,而不是奋力划桨。在拉马克主义演化论中的典型例子里,新形态首先是通过能量的“迸发”(幸亏有这个词,不然我这个生手可能又不得不造一个词了)才被创造出来。但是,习惯强迫它们采取切合实际的形态,符合其所影响的结构,并且以遗传学形态和其他形态逐渐替代曾经维持它们的自发能量。因此,习惯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促进新性状的形成,另一方面使这些新性状能够融入动植物所属的一般形态和功能。但是,如果读者现在不嫌麻烦,把书往回翻一两页的话,会发现拉马克主义演化论的这种陈述碰巧符合我对于爱的行动的一般描述。对此我认为他是同意的。

别忘了,一切物质实际上都是意识,而意识是连续的。让我们考虑一下,拉马克主义演化论呈现的哪个方面属于意识领域。直接努力几乎无法达到任何效果。简单来讲,这就像试图用思想给雕像增加高度,就像在产生任何能让缪斯接受的想法之前竭力争取,等待它的到来。我们徒劳地寻找记忆女神谟涅摩叙涅的神井和宝座;更深度的精神工作方式以自己的缓慢方式进行,即使我们没有默许。任由他们吹响号角吧!那么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努力,作为神性的祭坛上最恰当的祭品。除了内在的进程之外还有环境的运作,打破那些注定会打破的习惯,促使头脑更活跃。每个人都知道,习惯、惯例的长期延续使我们变得缺少生气,而连续的惊喜会给思想带来卓越的启示。只要有运动,只要有历史被创造,就有高密度的精神活动。据说各门艺术和科学住在雅努斯神庙中,当神庙打开时它们会醒来,当神庙关闭时它们则会沉睡。少数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事实。心智各部分之间建立起的丰富联结几乎如机械关系一样必然,就像是铁轨严丝合缝地接上一样。但是,也有一部分头脑几乎是孤立的,一个精神的半岛,或者说死胡同,像是铁轨的终点。这种情况下的精神联结方式是习惯。在习惯丰富的情况下,不需要也不存在原创性;但是习惯不起作用时,自发性就被释放出来。因此,拉马克主义心智演化理论的第一步是把各式各样的想法投入能够自由发挥的情境。至于锻炼产生发展,我已经在刊登于去年10月的《一元论者》上的《人类的玻璃本质》(Man’s Glassy Essence)一文中探讨过,除非有第二种同样确切的假说能被提出来,否则这种方法就应当被接受。文中说,它由分散游移的分子组成,并且新物质会做部分修补,因此形成某种繁殖。只有在锻炼过程中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原生质的活动必须在分子扰动条件下发生。头脑锻炼也会引起发育。这就是所谓的学习。但是,最好的例子是将哲学观念应用于实践,然后取得进展。起初,概念设想似乎是单一的,后来分裂为多种特殊的思想,并且这每一种新思想都必须转变成可实践的观念。但是,这种新思想很紧密地遵循母体孕育模式,因此发生同质发展。这种过程与分子发生过程之间有很明显的相似关系。只要有耐心,我们就能发现,所有这些元素存在于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中。

因此,我们面前有三种演化模式:偶然变异产生的演化、机械必然性产生的演化以及创造之爱产生的演化。我们可分别称之为“偶成演化”(tychastic evolution, tychasm)、“必然演化”(anancastic evolution, anancasm)、“神爱演化”(agapastic evolution, agapasm)。只认为上述演化模式之一成立的学说可称为“强偶成论”(tychasticism)、“强必然论”(anancasticism)、“强神爱论”(agapasticism)。不否认其他模式成立,而认为它们在宇宙中各有其作用的学说可称之为“弱偶成论”(tychism)、“弱必然论”(anancasm)、“弱神爱论”(agapism)。

所有三种演化模式由相同的一般元素组成。这在神爱演化上表现得最清楚。在这里,好的结果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母体的自发能量传递给后代,另一个是后代把握关于自身的总体观念,从而促进总体目标的倾向。为了表达必然演化、偶成演化与神爱演化之间的关系,我要借用一个几何学术语。如果一条直线穿过一个椭圆,就会形成某种立方次曲线,因为立方次曲线就是与一条直线有两个交点的曲线。现在,再加入一条曲线,与椭圆有两个交点,与上一条直线有一个交点。此时,这个椭圆可能就不再是立方次曲线了。比方说,它不存在反曲异向,并且有了两个端点。几何学家将之称为退化立方。就像这样,必然演化和偶成演化都是神爱演化的退化形式。

那些试图调和达尔文主义与基督教的人会说,偶成演化与神爱演化一样依赖创生,所保留的形态乃是明智地应用了其传递的自发性,从而能够与其原本的形态和谐存在,进而与基督教体系相符。没错!这只是说明了就像爱不能有对立面,而只能拥抱与之相反的事物一样,偶成演化只是神爱演化的一种退化形式。只不过在偶成演化的过程中,进步完全取决于顺手牵羊的仆人与偷吃被抓的仆人之间的分布,就像赌桌上的赌徒之所以钱多了,完全是因为有些人赔光后退出了一样。它让对绵羊好的恰好对山羊坏,反之亦然。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真正的神爱演化中,进步的发生来自对心智连续性所产生的创造迸发现象的积极同感。这正是强偶成论无法解释的地方。

强必然论者可能会提出反对,声称在这一点上,自己的理论与神爱演化相符,而与偶成演化相悖。根据这种理论,发展是遵循着特定阶段的,有着必然的起落和方向,同时在整体上倾向于形成注定的完善。这种宿命恰好反映了内在向善的倾向。我不得不承认,从广义上来看,必然演化是可以接纳为神爱演化的一种的。有些形式的必然演化很容易被误认为真正的神爱演化。黑格尔派哲学家就是这种强必然论的代表。这套体系有启示宗教,有连续性原则(虽然前面已经说过,它在这一点上是不完善的),也有“反思”,在整体上是卓越的,几乎可以说是崇高的。但是,毕竟在其研究方法中遗漏了生命的自由。历史整体的行进就仿佛推力驱使下的引擎,具有盲目而神秘的命运,最终达到崇高的目标。我的意思是,如果它可以实现的话,那是很好的;但事实上,它只是名不副实的“永动机”。即便它能像自身所宣传的那样运作,我们依然只能接受该哲学。但是,我也从没见过如此长的论证链条——我能否说每个论证环节都有缺陷——不,每个环节都是一把沙子,最后这些沙子被堆成了一个梦幻。或者说,这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哲学模型。如果我们应用其中包含的珍贵之处,也就是概念,引入偶成演化,那么其每个步骤都隐含了任意性,并使之支持最关键的自由,也就是爱之精神的呼吸。这样我们也许能够产生真正的强必然论,而这正是黑格尔的目标所在。

和平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