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为例,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

2019年10月12日  来源:寒袖 作者: 提供人:renshen76......

中国历史上除了魏晋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中国社会都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情况,尽管每逢朝代更替都会有着一段时间的战争情况,但是这种战争亦然也是由于古代社会一种和平心理所带来的产物。

这种社会和平心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其产生与统治阶层及民众等各阶层受到社会客观存在的影响密不可分,那么和平心理形成和维持的原因在古代社会的客观物质存在中有哪些支持它产生的原因要素呢?

笔者今天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主要会从统治者,即皇帝的角度出发,再者会从民众的角度去分析和平心理形成和维持的原因,最后就会从实际层面上来寻找客观条件上能够支持和平心理产生的原因或者是要素。

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为例,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

阶级的固化

中国自秦始皇号称皇帝以来,皇帝便成为了实际上中国社会的统治者,他们拥有者无限大的权利,能够自由的选择想要其想要的东西,但是这种无限大的选择权是建立在其拥有一个稳定的统治局面下才能够实现的。

简单点来说,如果一个皇帝所统治下的社会是极其不安稳,十分动荡的一个情况下,皇帝的命令往往会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因为在那个时候,活下去才是大多数人所要确保的第一个前提。因此,在许多朝代的末期,皇帝不断的下达命令,最终只会导致王朝的覆灭。

例如汉朝时期的王莽,其在取得皇帝的位置之后,推动的一系列改革尽管令到普通百姓得到利益,但是却得罪了真正掌握财富的贵族阶级,这些贵族阶级不服从王莽的改革命令,因此使得普通民众无法得到应得的利益,还会面临生命危险,因此令到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王莽也随即被推翻。

随着皇朝的建立时间越久,阶级的固化也就越严重,到了后期,如果皇帝得罪了某些贵族阶级就会面临被推翻的风险,隋唐的隋炀帝就是如此,隋炀帝在位期间不断挥霍国家财富,从而令到国库空虚,因此就必须要加收税收,得罪了当时的关陇贵族,因此被同为关陇贵族的宇文家族所推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皇帝如果想要有一个无限大的选择权,其所所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基础,因此凡是比较兴盛的王朝,基本上都不会连年的发动战争,也不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不过汉武帝却是一个例外,因为汉武帝处于文景之治之后,国库充实,才能给汉武帝一个对外征服外族,对内加强统治的功绩,不过如此的穷兵黩武,还是让汉武帝统治的末期,社会处于一个风雨飘摇的状态,如果不是后来的昭宣中兴,怕西汉也撑不到几个时代了。

因此我们发现,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文景之治,甚至是康雍乾盛世,他们的第一要素都是使社会变得和平稳定,从而增加国库的收入,只要不是必须的战争,基本上都不会主动的发起战争,而且发动的战争都是以胜利告终。

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为例,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

思想教育的固化

除了统治者希望社会变得稳定从而增强自己的统治力之外,中国古代社会的百姓也都有着稳定和平的心态,主要的原因是在于经过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思想教育,已经将普通的民众接受了三纲五常的思想,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不给或缺的力量。

古代社会时期,普遍以儒家思想作为教育的选择,因此儒家思想之中的三纲五常,忠君爱国,君子,仁义等等的思想已经在学习者脑内固化,古代社会之保持着一个稳定和平的社会,就是依托于这些思想之上的。

换句话说,只要不是人民的生命受到了危险,基本上是不会产生反抗的思想。从汉朝时期宦官外戚争权的那段时期就可以看出来,尽管朝廷内部权力斗争严重,但是并未影响到社会上普通百姓的生存,虽然百姓也被剥削,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反抗。

直到汉朝的末期,因为各种税收的压迫,天灾的发生,使得人们原本安定的生活条件受到了影响,生命变得岌岌可危的时候,就出现了“黄巾之乱”,紧接着就是汉朝的覆灭。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如果百姓处于一个安稳的社会条件之内,他们会因为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不会升起任何的反抗念头,这种思想的固化恰恰使得中国的封建王朝得以延续几百年的历史而不变。

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为例,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

物质条件

中国地大物博,所拥有的资源能够维持一个社会稳定健康的发展,因为中国的统治者除了出于荣誉感之外,其并没有征服其他地区的必要条件,不像是东瀛,四面都是海,缺少土地,导致农业无法发展,人们的生存条件艰苦,因此才要入侵其他国家掠夺一些物资以供国内的百姓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

古代社会处于的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之中,由于封建统治的特质,只要统治者愿意,完全可以不侵占任何其他的国家,不必发动任何的战争去掠夺生存所必要的资源,这种物质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使得中国古代社会有着可以和平的基础。

这种和平的基础是许多国家所不具备的,就像是东瀛,或者是蒙古族,或者是一些少数民族国家,他们都因为自身所处的土地内缺少一些能够安稳生活下去的物质资源,从而必须要发动战争去掠夺这些物质资源,才能保障自身的生活条件。

以“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为例,浅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

总结

中国古代社会的和平心理,是由中国拥有足够多的物质资源能够撑起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的客观条件下,加上统治者希望社会稳定从而加强自身的统治力以及选择权,以及普通百家被儒家思想所影响,思想观念逐渐固化的情况下所出现一种为了维持稳定的生活而产生的的和平心理。

就算是发动战争,也是希望战争之后能够有一个稳定和平的社会,而长时期的遭受战争则更会让百姓希望大一统,拥有稳定的社会,这种和平心理的出现正是由多方面所影响的因素。

参考文献:

孙欣. 以仁为美,以和为贵——传统家训中的互助伦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4)

郭星华. 无讼、厌讼与抑讼——对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法社会学分析.学术月刊. 2014(09)

君主专制 / 独尊儒术 / 和平心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