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践行接纳

2020年6月20日  来源:共情的力量 作者:(美)亚瑟·乔拉米卡利;凯瑟琳·柯茜 提供人:yanjia82......

放下

正如心理学家詹姆斯一百多年前所说的,如果“放下你的执念”,你就会获得“内在的解脱”。他用一个故事解释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独自在夜间行走,突然发现自己正滑入一个悬崖。他四处乱抓,在绝望中仍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性命,终于抓住了一根小树枝。他抓着这个树枝坚持了几个小时,但是最后他实在抓不住了。随着最后一声绝望的哭喊,他松了手,落到了离树枝只有15cm的地面上。

“如果他早点放弃这个挣扎,”詹姆斯在这个故事讽刺性的结尾处评论说,“他就不用那么痛苦了。”

问问你自己:你在生活中坚守着哪些自己很害怕失去的东西?(当然,答案会是像生活本身一样丰富多样——财富、健康、婚姻、友谊、子女、幸福、安全感、爱、心智的平和、房子、船只、工作、青春……)这个挣扎又让你付出了什么?你能松开你的手吗?在下面的地面上等着你的是什么?这个跌落会有多深?如果放手了,你还能活下去吗?

学会如何接受批评

如果你真正地、坦诚地、完全地是你自己,我向你保证——你一定会遇到不喜欢你、不认可你、想要改变你的人。正如安东尼奥·波契亚(Antonio Porchia)在《遗忘的声音》(Voices )中所说的,“他们会说你走错了路,如果这是你自己的路的话”。有些批评是很值得听的,如果它们说到了点子上,就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但是有些批评也可能是不值得听的、没必要的和操控性的。把米粒从米糠中筛选出来就是一个很重要、很挑战的任务。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批评他人,使用你的共情去发现自己缺乏安全感的根源。在我的经验中,经常批评他人的人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因为感觉不安稳,没有受到保护,他们就容易斥责他人。问问你自己:在哪些情况下我难以接纳自己?哪些特定的人会让我感觉害怕或不在状态?我能做哪些改变来让自己感觉更稳妥、更安全?

如果对自己和他人总是很苛责,这一般都指向一些尚待解决的痛苦,这是过去的一些事情在持续干扰着你心智的平和。找出你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这能帮助你坦诚地、毫不隐瞒地处理这些问题。

记住:经历痛苦才能成长

有人会问:当你对他人敞开自己的内心,接受自己需要帮助的事实时,你是在让自己处于弱势。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人可能会让你心碎,那为什么还要让他们进入你的内心和灵魂呢?

明白了共情的力量,你就会知道谁可以信任,谁应该被怀疑。使用你的评估技术,仔细去倾听,仔细观察以确保人们的行为跟他们的言语和表达出来的意图相吻合,还要知道你可能会被哪些方式所操控。当你确信一个人是值得信任的,是真心在乎你的,那你就全身心地进入到这段关系中去。

我们不可能投入真正的人际关系中还能不受到伤害,但是就像许多智者曾经提醒过我们的那样,痛苦是我们最伟大的老师之一。经历了痛苦,我们才会成长。最深的伤口常常会产生最强大的力量。问问你自己:我最深的伤口在哪里?哪里让我感觉到最长久的伤害?我如何利用这个痛苦来成长和改变,变成一个更强大、更接纳、更宽容和更有爱的人?

关注于你的关系带来的疗愈效果,而不要只聚焦于造成的伤害本身。在每一次遭遇痛苦或失望时都问一下自己: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学到什么?我本可以怎样来处理这个局面?关于人们精神的资源和韧性,这个痛苦教给了我什么?

找到让你感觉契合的地方

找到能接纳我们的人时,我们才能接纳自己。这是在治疗——让孤独和被误解的痛苦的灵魂找到一个他们契合和归属的地方——当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他们不再逃离自己,开始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想想我们的家。对你来说,“家”这个词意味着什么?你待在那里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家”是那种因为你的不完美都能被接纳,所以让你感觉自己很契合的地方吗——在那里,尽管你有缺点,但还是会被欣赏、会被爱?在那里,你被爱,一部分是因为你的缺点?你在哪里感觉能做你自己?哪里是你真正的家?哪里能让你感觉到安全?

也想想那些你感觉不像是在家的地方。它们不是很契合,是因为你在尽力成为不是你的样子,或者其他人不接纳你本来的样子?你是不是在尽力满足他人对于你应该是谁的期望?想要契合进去的努力是如何影响你的?还值得继续这种努力吗?你会从中获得什么?你又会失去什么?

花时间来独处

独处的能力是我们接纳自己和他人的必要(有时还很痛苦的)条件。直到我们学会了如何舒服地跟自己独处,我们才能舒服地跟他人共处。在《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e )中,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解释了这个基本的真理。“如果我依附于他人是因为我不能用自己的双脚站立,”弗洛姆写道,“这个人可能是个救命恩人,这个关系却不是爱的关系。反过来,独处的能力是具有爱的能力的条件。”

这里有几种独处的方式:自己出去散步;读一本书;在杂志或日记里给自己写信;自己开车出去;睡个午觉。

你也可以跟自己对话。我一直都进行简短的自我对话,尤其是在我很累、很有压力,或者因为某个情况或某个人而感觉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会走进卫生间,看着镜子,仿佛看到父亲在后面盯着我,我就会用他那自信的声音在内心里对自己说话:“你能做到的,亚瑟。”我能清楚地听见他说话,仿佛他真的在房间里跟我在一起。“我相信你。你总能应对每一个挑战。”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听见谁的声音?那是一个积极、乐观、支持性的声音,还是一个谴责、数落、羞辱的声音?当我们花时间独处时,我们能学会如何倾听我们自己。倾听到了自己之后,我们就开始认识自己;认识了自己之后,我们就知道如何包容自己;包容了自己之后,我们就学会了接纳我们自己本来的样子,学着为我们能成为谁而设定现实的目标。我们会放弃某些梦想,并找到新的可以追逐的梦想。我们能面对过去的“黑匣子”,我们也能发现过去是如何干扰现在的。

然后,我们会发现——用耶稣会的牧师威尔基·欧(Wilkie Au)的话说——“对自己的爱”,意思是说:

对自己的爱是必要条件,让自我超越成为可能。那种宽容让我们能接纳自己,同时能从内心激励自己去推倒那些把我们与他人分隔开的高墙。

慢慢来

做到接纳并不容易,需要分阶段地提高。接纳自己只是第一步;接纳他人是同样复杂的第二步。你不仅仅要接纳他人和他们所有的缺点和复杂性,你还不得不接纳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甚至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你的看法。

你能忍受他人的批评吗?如果他们的宗教或政治信仰跟你的有所不同,你能接纳他们的立场吗?如果你给孩子设定的未来梦想不是他们的梦想,你能接受孩子要走自己的路吗?你能接纳你朋友中的不宽容和偏见吗?

你能接纳什么,什么又是你发现无法接受的?你能改变什么?什么又是你拒绝改变的?为什么呢?

如果能知道不想与人分离的需要有多深,就能明白有多么害怕与众不同,多么害怕离开人群几步之外。

——埃里希·弗洛姆

共情 / 接纳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