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接纳自我。
这个短语很美。很多人喜欢说。有时对别人说,有时对自己说。
几年前,一个一起学习心理学的女孩,像个小辣椒,尖锐而凌厉。她经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有人劝她改变一下自己的个性,她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无法忘记:“我接纳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
这时,接纳自我成为她的一个盾牌,既挡住了别人反馈的声音,也让她心安理得地躲在后面,继续任性地在关系中释放自己的攻击和敌意。
在心理相对健康的人身上,攻击他人往往是自我不协调性的。攻击行为会激活超我,会让人觉得内疚。当有了“接纳自我”这样一个合理化的理由,攻击他人就成了自我协调性的行为了,这会对关系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那些心理发育水平更低的人:
比如人格障碍者,他们的行为往往是自我协调性的。
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动辄贬低、攻击、剥夺他人,冲着他人大发雷霆,却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经常会残忍地家暴伴侣和孩子,却不会产生一点愧疚之心。
偏执型人格障碍者总认为别人玩阴谋在暗算自己,却从不认为自己多疑并缺少对他人的信任。
人格障碍者若发生改变,其中一条就是其破坏性的行为,从自我协调性的变成自我不协调性的。
告诉动不动就攻击、伤害别人的人“接纳自我”,这是助纣为虐,同时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02、最难做到同时也最需要接纳自我的,是那些神经症水平的人。
在与自己的关系上,他们常常与自己较劲,非要把自己变成某种样子的才行。因此,他们内在常常有很强烈的冲突,生活得拧巴又痛苦不堪。
一个男性来访者,害羞内向,又有严重的社交焦虑。他很不喜欢这个样子的自己,下了很大力气改变自己的口才,甚至带着自虐的味道,但是效果甚微。这让他十分痛苦。在咨询中,我告诉他,“你明明是一个苹果,却非要把自己变成一只香蕉”,这个比喻给了他很大启发。
要说最与自己过不去的人,非一类人莫属:有强迫倾向的人。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数数……强迫的人最典型的动力就是强迫与反强迫共存。他们似乎有两个自我,一个驱动其一遍遍检查、洗涤、数数,一个阻止其一遍遍检查、洗涤、数数。天人交战,痛不欲生。
这类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伤害到别人,他们往往内疚不安,认为全是自己的错。他们对自己如此严厉,很多人会陷入抑郁状态。这不仅不能让他们建立温暖的人际关系,还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
他们仿佛是一群手持“改变之矛”的人,时刻与自己的缺点作战。接纳自我,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我的一位女性来访者,在一段恋情中尽管时时低到尘埃里,依然被对方无情地践踏和贬低,她觉得自己从外貌、学历、工作、性格等方面一无是处。
在咨询中她一次次问我,“他这样对我,是不是因为我就是那样的人?”
这段恋情,把她伤到骨头里。她好不容易把自己拼凑起来,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告诉我,她觉得自己“活过来了,终于可以重新拥抱这个真实的世界。”
她用“劫后余生”这四个字,来形容这段经历。
我帮助她重新梳理了在这段情感中她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悟,以及下一步她如何更好地重建自我。鉴于她具有边缘人格特质,我担心过几天她又会重陷自我否定的泥潭。就告诉她:“你现在感觉不错,但要小心会有反复。”
她马上说:“我接纳我的反复”。
那一刻,我内心涌起些许感动。我知道她这份对自己的接纳,是用多少痛苦、挣扎和泪水淬炼出来的。
03、一个人可不可以既拥有“接纳之盾”,又拥有“改变之矛”?
可以!催眠大师米尔顿?艾里克森就是这样一个人。
17岁的时候,他被一场凶猛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袭击,全身瘫痪,除了说话和转动眼睛外,不能做任何事情。医生断言他就算能活下来,也会终生瘫痪。
这时,他拿起“改变之矛”,决心刺破医生的诊断给他造成的心理催眠。他心中映出儿时摘苹果的一个画面:他的手缓缓伸向树上的苹果。这个画面似乎被分解成了一系列细小的动作,他全然放松又非常专注,体验每一个细小动作中手和身体的移动。一次又一次,几个星期后,这一画面中牵扯到的肌肉恢复了轻度行动能力,他可以做摘苹果的动作了!
他也不排斥“接纳之盾”。他色盲,只对紫色敏感。他坦然享受一个“紫色主义者”的生活:穿紫色衣服,用紫色杯子,在紫色的办公室里工作,在紫色的家中居住……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接纳的智慧。小时候,他家农场里的马有时会跑到外面,通常需要几个大人一起,才能把马拉回马厩。但幼小的艾里克森,常常一个人就能将一匹马拉回马厩。因为他发现,马往往和人对着干,当你往里拉的时候,它偏偏往外走。于是,他将马朝马厩相反的方向拉,马反而自己退回了马厩。
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说:
“有创造力的人既可以是修士,也可以是唐璜,惟一共通的地方就是复杂:同时拥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极端,并在两者之间自如转换。”
这就是艾里克森的写照。他后来成为享誉全球的催眠治疗大师,创造出很多充满创造性的催眠技术,他也被认为是短程策略心理治疗的鼻祖。
04、在接纳与改变之间找到平衡,是一种智慧。
玛莎?莱茵汉创立的辩证行为疗法(DBT),就体现了这种智慧。DBT的治疗模型就像一个跷跷板:一边是改变,一边是接纳,中间的支点是辩证。一方面,通过情绪调节、人际效能等技巧训练,为患者打造“改变之矛”,鼓励他们改变以往破坏性的应对模式。另一方面,通过核心观照、压力耐受等技巧训练,为患者铸造“接纳之盾”,帮助他们接纳自己的苦难。
“苦难意味着痛苦,以及对痛苦的不接纳。当人们不能或拒绝接纳痛苦时,苦难就产生了。当人们执着于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拒绝接纳自己所拥有的时,苦难就出现了。当人们拒绝现实在当下本来的面目时,苦难就出现了”。玛莎?莱茵汉说:“接纳是唯一的拯救之道,是一种把无法忍受的苦难,转化为能够忍受的痛苦的方式”。
她将这种能力称为“根本接纳”,认为根本接纳就是放弃对抗现实。根本一词意味着接纳是来自于很深的内在而且是完整的。但,如何才能做到根本接纳呢?
对此,她介绍了格莱德?梅耶提到两个概念:意愿和任性。
意愿是以一种有效或恰当的方式,接纳本来的存在,也对本来的存在作出反应。意愿是做有用的事,也是做当前这一情境或这一时刻需要做的事。
任性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现实之上——想搞定所有的事情,或拒绝做需要做的事情。这是做有用的事情的反面。
做一个形象描述:意愿就像击打从掷球机上飞出来的棒球。你所要做的,就是尽你所能击好每一个飞来的球。任性就是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做。拒绝接纳飞过来的球,并不能阻止球飞过来。任性、意志力、挑衅、哭泣、哀求,都不能阻止掷球机停止掷球,球会一直飞过来,飞过来……
我们既不能与命运死命对抗,也不能完全屈服。因此,一个有智慧的人,既不在“接纳之盾”下面一味逃避,也不在“改变之矛”后面白白消耗。
菲茨杰拉德有一句名言,可以用来形容接纳与拒绝的智慧:“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但是,有时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什么时候该举起“接纳之盾”,什么时候又该擎起“改变之矛”?
这时,我们也许该听听神学家莱因霍尔德·尼布尔那句著名的祷告文:我的上帝,请赐我宁静,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赐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一切,并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作者简介:代桂云,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实践者与分享者。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蓝橡树心理援助中心创始人,擅长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为来访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