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转向学习型谈话

2015年4月18日  来源:高难度谈话 作者:道格拉斯·斯通 提供人:自诩玫瑰的凋谢
摘要:现在的你考虑的是如何从对方的角度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向对方解释你的观点,此外,你还想与对方一同分享和了解双方的情绪,共同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良策。同一件事情,我们讲述的故事的关键部分就与他人的故事发生了冲突,而这恰恰也正是导致谈话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充分了解对方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弄明白其结论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对方了解我们,明白我们的结论来自何方,有何意义。

尽管我们有时候会用诸多借口来掩饰,但是,我们发起谈话的最初目的通常都是为了向对方证实自己的观点,并让他接受这一观点,或是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又或是为了让我们的想法成为现实,只不过,谈话最后陷入了僵局。换言之,我们谈话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信息。(说明,证明,说服)

一旦你明白了来自上述三层对话中的挑战是与生俱来、不可避免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在每层对话中会犯的错误,你很有可能就会发现,你发起某次特定谈话的目的正在发生转变。你会渐渐地开始体味谈话中双方感知与意图的复杂性,逐渐看清问题的产生其实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事实;你会慢慢地发现,在谈话中,真正扮演中心角色的是情绪,而不是事实;你渐渐地明白了这一切对每位谈话者的自尊和自我认识究竟意味着什么。最终,你发现,传递信息型谈话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事实上,你可能会发觉自己再也没有任何信息需要传递,取而代之的是,你想和对方分享某些信息,向对方提出某些疑问。

于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味地想说服他人,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方法,现在的你考虑的是如何从对方的角度来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向对方解释你的观点,此外,你还想与对方一同分享和了解双方的情绪,共同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良策。一方面,你做完这些之后,不久,你很有可能就会发现,之前那个“拼死抵抗”你的敌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愿意敞开心扉、接受你的观点的谈话对象;而另一方面,你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因为你通过谈话所了解到的信息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转变谈话姿态意味着邀请他人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来,帮我们找出解决问题的良策。如果我们想实现自己的谈话目的,那么,我们和我们的谈话对象就都必须互相学习。我们必须开展一次学习型谈话。

至于一场典型的信息之战与一次学习型谈话之间究竟存在何种差异,我们将会马上为大家揭晓。

停止争论谁对谁错:了解他人的故事

同样一件事,我们从迈克那儿听到的故事却大大不同于杰克: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真的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地帮助杰克,照顾他的生意,可每次我与他的合作都并不是十分顺利,总会出点小麻烦。可每逢遇到麻烦,他就只会和我争辩,而从来不会从“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的角度出发为我着想!我自己都很纳闷,我怎么就会对他如此的“情有独钟”?

在手册这件事情上,真正让我生气的是事情发生后,杰克只知道找借口掩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想办法去改正错误。他很清楚,这本手册根本就没有达到专业标准。在整个财务业绩陈述中,收入图表从来都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发生了什么”对话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谈话双方意见不一致。除了退休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们究竟应当投入多少资金在广告宣传上呢?是不是应该让你的女儿和隔壁的男孩们一起踢足球呢?手册是不是真的没有达到专业标准呢?

意见不和并不是件坏事,也并不是一定就会使谈话陷入困境。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他人意见相左的情况,而通常也不会有人特别在意对方是否同意自己的观点。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就会变得“斤斤计较”,十分在意对方是否与自己意见一致。这时,意见不和似乎就成了引发谈话矛盾的最主要原因。我们同意的,他们不同意;我们需要他们做的,他们不想做。无论我们最后是否坚持己见,意见不和都会给我们的心里留下一种受伤和失落的感觉,或是让我们觉得自己被误解了。而且,由意见不和所造成的影响还会一直延续到将来,无论何时,我们只要一想到它,当初所受的伤害和失落感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当谈话双方意见不和时,争辩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哪怕发生不理智的争吵也很正常。可事实上,争辩根本就于事无补。

我们为何会争辩,为何争辩于事无补?我们认为问题出在对方身上

面对分歧,如果从宽容的角度出发,你可能会想,“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或“凡事都有两面性”。然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却并不这样认为。我们都会很执著地认为,有问题的是他们。

他们很自私。“我的女朋友不和我一起去见婚姻咨询顾问。她说这根本就是浪费钱。我告诉她,这对我很重要,可是她却毫不在乎。”

他们很天真。“说到要去纽约,我女儿就开始做她的表演梦,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站在那儿的大舞台上。她根本就不知道为此她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他们总想控制一切。“我们做每一件事都必须遵循老板的要求。他总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即使是在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情况下,也仍然如此,我都快被他这种蛮不讲理的行为方式逼疯了。”

他们已经失去理智了。“贝莎阿姨睡在一个破旧不平的床垫上,更糟的是,她还有很严重的腰病,可是,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不让我给她换一个新床垫。家里所有的人都对我说,‘罗里,贝莎阿姨已经失去理智了。你根本无法同她讲道理。’我想,他们是对的。”

如果这就是我们的想法,那么,我们与他人的谈话会以争辩结束也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最后一个例子来说,罗里很关心贝莎阿姨,而且她也有能力去帮助她。所以,罗里就做了一件常人大都会这么做的事情:如果对方很固执,我们就会采取一种更加强硬的方法,以一种更加执著的态度去打消他们之前的观点。(只要你试一试,你就会发现新床垫是多么的舒适!)

如果对方很天真,我们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教育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如果他们自私或控制欲极强,我们可能就会开门见山,直接向他们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执著地相信,只要我们说出并坚持自己的观点,谈话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可是,事与愿违,我们的坚持最终只换来一场争辩,一场没有终点的争辩。争辩不会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谈话双方都觉得对方对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充耳不闻,或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事实上,我们感到失落不仅仅是因为对方不可理喻,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果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无能的挫败感。除此之外,喋喋不休的争论对双方的关系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尽管如此,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继续争辩下去,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除此以外还能做什么。我们做不到假装分歧不存在,也不可能若无其事地对待争辩,更不可能自欺欺人地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因为,对我们而言,这一切都很重要,我们怎么可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呢?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第一时间里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不过,如果争辩于事无补,那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对方认为问题出在我们身上

如果你说她的床垫实在是太旧太破,贝莎阿姨会第一个举双手赞同。“这张床垫陪伴了我和我老公整整40个年头,从它那儿,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安全感。”贝莎阿姨说,“现在,我生活中发生改变的人或事已经太多了,所以,我宁愿留下一点旧东西让我可以从中回味过去,这多好啊!”与此同时,对贝莎阿姨而言,保留这张旧床垫也意味着留住了她仅存的一点对生活的控制权。她之所以时不时地抱怨,并不是因为她想要得到什么,而是因为她很享受亲人们关怀自己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温暖的亲情。

至于罗里,贝莎阿姨是这样认为的:“我很爱罗里,可是她却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她不会聆听或在意他人的想法,而当我告诉她不想换床垫的时候,她立刻就变得很不高兴,甚至有些生气。”罗里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贝莎阿姨的想法,而在贝莎阿姨看来,罗里似乎才是那个制造问题的人。

这个故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有问题的——自私、天真、不理智,或控制欲强——那个总是对方?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如果你与他人的谈话陷入了僵局,当有人问你为何不同意对方的意见时,你为什么从来不说“这可能是因为我说的话对于解决矛盾根本于事无补”?

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们在探寻引发谈话矛盾的原因时,从来都不会想到自己,因为,事实上,我们本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话并非毫无意义。只不过,我们通常很难意识到,其实对方所说的话也并非毫无意义。就拿罗里和贝莎阿姨来说吧,整个故事当中,双方始终各执一词。在罗里看来,她的想法和行为合情合理;而贝莎阿姨则认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也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可是,整件事情并不是一出单口秀,而是一场对口相声,罗里和贝莎阿姨既是各自故事里的主角,同时也是对方故事里的特邀嘉宾。在贝莎阿姨的故事里,罗里显得有些强人所难,而且毫不顾及她的感受;而在罗里的故事里,贝莎阿姨的话听起来简直就不可理喻。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注意到自己陈述事实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于是,同一件事情,我们讲述的故事的关键部分就与他人的故事发生了冲突,而这恰恰也正是导致谈话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当谈话无法继续下去时,我们想当然地就认为问题出在对方身上,而对方则认为是我们制造了矛盾。可事实上,我们双方叙述的故事存在差异,而我们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差异的存在,这才是导致谈话越来越困难的“罪魁祸首”。就好比外星球的莱娅公主遇上流浪儿哈克,争辩是必然的,丝毫不足为奇。

争辩会阻挡我们探索他人故事的脚步

不过,谈话中之所以会发生争辩,除了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陈述的事实与他人的不同之外,争辩本身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开始争辩,我们了解对方视角的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我们会倾向于用一种交易的心态来总结对话,于是,对话就成了一场双方思维“底线”的对抗赛:“换一个新床垫”VS“停止对我的控制”;“我将要去纽约实现愿望”VS“你太天真了”;“婚姻咨询是有效的”VS“婚姻咨询不过是浪费钱”。

可是,作为争辩双方,我们谁都不会去在意和考虑对方的故事和结论,于是,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对方的观点。与其说争辩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对方的不同观点,倒不如说是争辩造就了信息大战;毕竟,争辩只会让我们远离对方,而无法拉近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

缺乏谅解的争辩毫无说服力

争辩还会导致谈话中另一个问题的出现:它制约了改变的发生。如果你想要改变某人,仅凭一句“你需要改变”,恐怕难以奏效。这是因为,在自己的感受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之前,人们几乎不会做出任何改变。

让我们先来看看发生特雷弗与凯伦之间的谈话吧。

特雷弗是州社会服务部的一名财务官。凯伦则是这个部门的一名社会工作者。“无论我如何要求和强调,凯伦就是不准时交文件。”特雷弗解释说,“我已经告诉过她无数次,最后期限马上就要到了,请尽快上交,可是,根本没用!而且我每次一提到这个话题,她就很不高兴。”

根据经验,我们知道,这个故事理所当然一定有另一个不同的版本。然而,不幸的是,特雷弗对此却毫不知情。特雷弗的确告诉了凯伦,她应该做什么,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就此与凯伦进行过双向的沟通。当特雷弗将自己的谈话意图从试图改变凯伦的行为——争辩为何迟交文件是错误的——转变为尝试着从凯伦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她,并转而得到她的理解后,情况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凯伦告诉我,她的工作实在太忙了,几乎无暇分身。她觉得,她已经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帮助那些迫切需要救助的人身上,她一直在尽心尽力地工作,可是,我对她的付出却视而不见,毫无赞赏之意,而事实上,我也的确如此。为此,我向她解释道,从我的角度来说,当她上交所有文件之后,为了阅读和整理这些文件,我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些额外的工作;我还详细地向她说明了工作细节。听完后,她感到很抱歉,显然,在此之前,她也从未从我的角度去思考过整件事情。她向我保证,今后一定会按照我的要求准时上交书面文件,而至今为止,她也是这样做的。”

最终,特雷弗和凯伦都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而改变也就在这一刻发生了。

要想让争辩双方达成某种共识,我们首先需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充分了解对方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弄明白其结论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帮助对方了解我们,明白我们的结论来自何方,有何意义。从本质上来说,了解并理解对方并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但是,这是双方为解决问题而共同迈出的第一步,当然,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学习型 / 谈话 / 感知 / 意图 / 共同作用 / 情绪 / 分享 / 疑问 / 谈话姿态 / 挫败感 / 方式 / 关键部分 / 争辩 / 探索 / 限制 / 对抗 / 改变 / 结论 / 原因 / 意义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