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17岁少年跳桥身亡:缺少同理心的父母,本质是自己内心的匮乏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4月17日晚,上海卢浦大桥,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据了解,男孩今年17岁,是一名正在上职校的学生,女子是男孩的妈妈。据孩子的妈妈反应,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发生了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在她驾车途径卢浦大桥引桥处,孩子一气之下冲出汽车后座,冲到桥边跳桥。虽然随后母亲立即从车中追出,试图拉住男孩儿,但最终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男孩儿的母亲当场跪地大哭。当120救护车赶到时,男孩儿已无生命体征。整段监控视频,前后不过5秒。

前阵子刚有杭州逆行小伙被交警拦下的崩溃,今天又有17岁男孩生命的陨落。不管是情绪管理还是心理健康,已成为摆在整个社会面前棘手而现实的难题。

我写过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有不少人或私信我,或在平台留言给我,大部分内容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也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但是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怎么办?

家庭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是最核心的,不过就是几个关键词接纳、共情、引领。只是知易行难,知道和做到,相差太远。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对心理和家庭教育的重视,绝不应该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作为地基。我们不能总是等到悲剧发生之后,才追悔莫及。未雨绸缪,防悲剧于未然,是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应该具有的远见。生命的代价太过沉重,我们应该敲响警钟。

一个普遍且影响深远的现象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普遍缺少共情能力。

共情,是一个心理学的专属名词,也称为同理心,设身处地等,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罗杰斯认为良好的咨询与治疗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的功能,而共情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

正像我经常说的那样:时时处处皆心理。事实上,共情能力不仅是心理咨询技术的重要方面,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共情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关系的质量。

父母对子女,如果具有深刻共情的能力,就不会有17岁男孩的悲剧发生。从共情的词义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所谓共情,就是一种能够放下自我中心,理解和接纳别人的能力

每个人都希望和需要被别人接纳,被人理解,这是作为"人"的基本需求。离群索居的"怪兽",本质上是因为ta对人际关系绝望,无法在关系中获得这种被接纳和理解的感受。

①自我中心是缺少共情的最根本原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是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即使看上去再谦逊或不起眼的人,都是如此。只不过有些人将这个意愿意识化,有的人则深藏在潜意识中。之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重要,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这同样,也是人的本能和基本诉求。

正因为此,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一个人格特质,表现在方方面面,如果表现在人际关系的沟通上,则表现为希望输出自己的观点,不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经常打断别人,或者对别人的话持一种隔离或批判的态度等等

自我中心越严重的人,眼里越没有别人,他们看待别人和问题都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实际上是一种自己不易觉察的傲慢,仿佛双手环抱在胸前,对别人保持一种潜意识的抗拒,而固守自己的"领地"。

一个人如果太自我中心,就肯定缺少共情别人的能力。家长对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只是站在自己的思维,经验,感受出发去看待问题,看待孩子,就不会有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欲望,不会有尝试理解孩子的可能。

亲密关系中,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如果不能报以耐心和尝试理解对方的意愿,其关系的质量必定受损。孩子感受不到被理解,还怎么和你交流。很多家长说,自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因此非常苦恼,其根本原因是,你以为你很想走进孩子的心,其实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耐心、理解这些词,首先需要建立在人格的"去自我中心"之上,否则,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

②想要共情,需要先放下心中的评判

很多人无非做到共情,是因为他们的眼里看到的永远是浮在表面的"事",永远是在事情发生时"是非对错"首先冲出大脑。

沙龙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3岁的小孩,有一天晚上很晚(大概11点)的时候还不睡觉,跟妈妈哼哼唧唧,说必须要找他的小伙伴来自己家玩。

对于这样一个场景,相信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这样的:先耐心的和孩子讲道理,这么晚了,那个小朋友已经睡觉了,咱们明天再和他玩,如果孩子一直哭闹,可能最后家长的耐心就会消耗殆尽,以强制手段解决孩子的问题。甚至有更为简单粗暴的家长,会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告诉孩子已经很晚了,你必须马上睡觉。

故事里的妈妈做了一个示范级的展示。她花了很长时间,看上去很用力的使用了很多方法,帮助孩子"实现"他的要求,当然,都不可能真正的把那个小朋友"变"出来。最后,3岁的孩子自己笑了,他说,那个小朋友不会来了。

3岁的孩子也许从认知层面还不能和一个大人比肩,但是对于父母是否接纳他的态度,他却能体察的清清楚楚。父母是敷衍还是接纳,是控制还是理解,他每一个细胞都能感觉到。

如果这个妈妈首先以对错是非来看待孩子的要求,她肯定会得出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不可能实现"的结论,甚至,她还有可能会因为孩子的"无理"要求打扰到她而愤愤不平。既然无理,既然不能实现,那肯定之后就不会有太多的耐心。

相反,如果这个妈妈体察到孩子这个要求背后的心理需求,她就会以一种配合和耐心的方式对待孩子。当孩子的情绪被满足,他就会变得很乖,很懂事,不再做一个"作"宝宝。

事实上,孩子半夜不睡觉说要找另一个小朋友,他真正想表达什么呢?他语言和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心理诉求?我想至少有几种可能:第一,他此刻还不想睡,很精神,所以找了一个借口。第二,他想小伙伴了,这是他的心理对"关系"的依恋。第三,他在潜意识里想看看妈妈的态度,或者是之前妈妈的某些行为,让他小小的心脏受伤了,他要看看妈妈真的"爱"他?

有人也许会说,一个3岁的小孩,哪有这么多弯弯绕的心思。我看他就是随意瞎编的一句话,家长根本不用太当真。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可以预见在你和孩子的相处中,一定会经常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而越这样对待孩子,孩子会表现的越"作",越不听话,当然也有可能变得看上去很听话,但实际上是生命力被摧毁。

教养孩子,其实就体现在这些小事上,当孩子一次次在类似这样的小事上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实际上也就是意味着他被爱和温暖的感受所包裹,被爱灌溉的孩子,自然会表现出心理上的轻盈。就像这个小孩,当他看到妈妈那么"努力"想实现他的愿望,看到妈妈对他没有一点嫌弃,没有骂他的时候,他自己笑了,主动说小朋友不会来了。懵懂的心懂得了事实的真相——无论他多想和小朋友玩,小朋友都不会出现了。同时,幼小的心灵被爱滋养,滋生出充分的安全感——妈妈对我没有一点嫌弃,妈妈是我可以依靠的,愿意帮助我的人。

幼小的孩子都会自恋,他还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边界,也看不懂事实的真相。但是他的妈妈用这种方式让他看到了真相,明白了道理,同时,也构建了他的安全感,巩固了他的依恋关系。可以预计,这个孩子长大后面对亲密关系时,一定会人格更健全,心理更健康,表现出更多的接纳和理解。

因为家庭的教育就在琐事的言传身教之中

如果父母在事情发生的时候,都先放下评判,放下那些对错的标准,就有可能理解到孩子内心真实想表达的东西,洞悉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做到罗杰斯说的那样"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也才有可能实现对孩子的共情。

③ 接纳的态度,是实现共情的基础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很多时候要的不是对方真正能做什么,而是ta的态度,我们都希望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而接纳的态度,首先就是一种"愿意倾听"的态度。

在我们有情绪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让我们宣泄。当然宣泄有很多种方式,不管是哭泣,倾诉甚至是骂人,这些都是宣泄的途径。在我们的重要他人面前,尤其是孩子之于父母,恐怕最在意的就是对方是否接纳的态度。

我愿意首先对你的任何情绪表达接纳,我愿意倾听你说话,我不会对你的意见妄加指责,我不会随意打断你哪怕是在我看来偏激的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实现共情的基础要素。

共情就是理解对方,如果不倾听,何谈理解?如果认为对方的情绪是无理的,不正确的,何谈理解?如果看不到对方言行丝毫的合理性,何谈理解?

在咨询中,耐心倾听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当你感觉到你的倾诉不是"废话",没有被评判、挑剔、指责、攻击的风险,即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安全的允许,也同时是一种疗愈。这个道理在家庭中同样适用。

接纳允许老生常谈,但是就是做不到。归根到底,是没有一颗愿意尊重孩子,愿意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愿意承认孩子有其自身生长的秩序,可以"打扰"我们,可以和我们不同的态度。

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接纳孩子,是因为他们连自己都不能接纳。自己都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对自己的各种喜怒哀乐都抱有评判的态度,例如自己哭就是丢人,因为"哭也不能解决问题",自己心情烦躁就是自己对情绪不能控制,是无能的表现,自己撒了一杯水到桌子上,也懊恼半天….

这样的人,让他去接纳孩子,做不到的。

但偏偏,不接纳就没有共情,没有共情,就没有高质量的沟通。这是一个死循环。

如果实在做不到接纳,可以先尝试管住自己的嘴巴。很多时候,不说,比说那些刀子一样的话,还要好的多,虽然这不是最好的

引发情绪几何裂变的沟通,还不如根本不要沟通。就像新闻中这位母亲,虽然我相信现在全世界没有比她更懊恼的人了,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句,如果她当时能保持沉默,就不会有悲剧发生。

然而,时光无法倒流,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卖。

④ 疗愈每个父母内心的小孩

成年人就等于心智成熟的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很多人都误以为成年人=心智成熟,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谬误。很多人增长的只有年龄,却没有成长。虽然年龄很大,但在心智上,依然是一个幼儿,甚至巨婴。

虽然这个真相很扎心,但是这是真的。

接触心理越久,越发现很多看似正常的人,实际上内心都住着一个残破的小孩。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很多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丧失了和内在小孩的链接,将自己雕刻为一个成人的样子。但实际心里的内在小孩,却始终没有成长,ta的伤,也从来没有得到愈合。

看过一篇文章,它写到,"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它还写到,"如果你是一个被遗弃的人,那么,一块朝你扔过来的石头,都可能是让你珍惜的东西"。

这段话非常好。事实上,我们的内在小孩就像这个玻璃杯,或多或少都会留下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还有很多有意无意的伤害。这些伤害虽然不是父母的故意为之,但是就像印在玻璃杯上的手印,它始终都在。没有人生活在真空罐里,享受着无菌的环境。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每个人也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受伤害感"的体验几乎是必须的。

这些伤,有些被压抑,有些被隔离,有些被自以为遗忘,但任何伤口,只要未经处理和疗愈,它都不会自动愈合。

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理想的父母,能够懂得自己,包容自己,给到自己最恰当的爱,但事实上,这个"肥皂泡"注定是一个幻象,注定会破灭,于是"伤害感"油然而生。

很多父母都颠倒了一个概念:事实上,不是父母要怎么样培养孩子,而是父母首先活成人格完善的自己,孩子才能水到渠成的跟上。

大多数父母,力气都用错了方向。

人格不完善的父母,一定无法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琐碎,实际上,一定是会影响到孩子的人格。

父母或者成人的人格如何完善呢?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疗愈和成长自己内心的小孩。那些曾经被怠慢,被忽略,被严苛的,破碎的小孩。我们需要重新整合ta,父母的养育过程不能重来,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重新抚育自己。以正确的方式抚养自己。

给自己充分的接纳、允许,深切的理解自己,知道自己伤口在哪里,怎么形成的,该如何化解。只有这样,才能做成真正的自己。

很多孩子,实际上是无辜的背负了成人的伤,比如一个内心力量不强的成人,其个人意志根本没有得到实现,他们的个人意志在弱势群体,比如孩子面前,会有意无意的得到彰显,在比自己强势的人,比如领导面前,就无形的萎缩。他们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自然,也根本无力高质量的应对孩子。不知不觉中,他们重复了上一代人命运的轮回,区别在于,他们由孩子变成了父母,而将自己的人格缺陷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新演绎。

很多人听到人格缺陷这个词,就会自动的认为和自己无关,认为自己不属于此类,事实上,这仍然是一种对真实的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上的残缺和人格上的问题,所以,实现人格完善只是一个愿景,是一个希望,同时也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曾经说过:最好的治疗,是拉近一个人与他的生活真相的距离事实上,承认自己内在小孩的伤,承认自己人格上的不完善,本身就是开始接近生活的真相。

所以,父母需要学习,更需要成长,别把顺序和精力,都用错了地方。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接纳 / 共情 / 引领 / 悲剧 / 自我中心 / 评判 / 人格完善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