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成人的负面情绪,虽然很“丧”,但并非无药可治

2019年5月24日  来源:有梦想的唐糖 作者: 提供人:sizhuo82......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这两天,一个普通的交通违规视频却意外"火"了。一个骑共享单车的小伙子,因为逆向行驶被交警拦住,在接了一个电话之后,小伙子忽然情绪崩溃,怒吼、歇斯底里、大哭。他的情绪崩溃来自于着急赶回去给女友送钥匙以及着急赶回家加班的双重压力。在小伙子崩溃的时候,他还没忘了向交警道歉:"对不起"。

"我压力好大,每天加班到十一二点,女朋友没带钥匙要我去送。"

"这边在催,那边也在催,实在没办法我才这样的。待会我还要回去"

"求你们了,求求你们了。让我走吧。"

"我只是想哭一下…"

这样一段看似普通的视频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就像网友说的那样:莫名心酸,仿佛看到了自己。评论区里大家纷纷留言,回忆自己曾经或正在经历的艰难,看了大家的评论,既感慨万千,又如释重负——原来大家都一样

是啊,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里,成年人的委屈和崩溃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因为每个人都积压了太多、太多负面的情绪。

村上春树在《舞!舞!舞!》中的一句话: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这句话被很多人认可,看来大家都想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但是我想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叫大人?大人就不能情绪化,不能偷偷想念,不能回头看了吗?

为什么会对这句话这么推崇?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情绪化、回头看、偷偷想念"这些是幼稚、不成熟、会被别人嘲笑的做法。而保持淡定、冷静、理智则是一个成年人的标配。但是我们要区分,淡定、冷静、成熟、理智…这些听上去无比正确的"标准",是你真能做到?还是不得不、要求自己必须这么做?

负面情绪之所以被积累,最后因为一件小事而崩盘,除了情绪管理能力欠缺之外,更为主要的原因是负面情绪积压太多。

当情绪到来的时候,选择压抑,做一个"看上去"淡定、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大人,这才是导致负面情绪累加,直到被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倒的最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错误的归因方式,自己内化的高标准, 不会使用正确的方式宣泄或疏导自己的情绪等等都是造成负面情绪累加的重要原因。

1. 接纳情绪

很多人对情绪本身有着深重的偏见。尤其是负面情绪,视之为洪水猛兽。就像村上村树这句名言,我想他的本意是让人们学会做一个拥有成熟思维和更具建设性方向的人,但是在文学作品的语言组织形式中,很多人会只看字面意思,而忽视其真实的含义。"不准情绪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事实上,情绪化会带给我们和身边的人很多伤害,同时,也是一种不够成熟的处理方式。但是简单的禁止,并不能做到"不情绪化"的,恰恰相反,很可能因为我们认可这个"正确的"标准,但又不知道正确的处理方式,反而对我们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约束,对自己的情绪产生了压抑。而面对负面情绪,如果一味压抑,必会导致极端。

当单一事件产生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有效处理,沉降在情绪池中持续发酵时,情绪就会不断的发生可怕的裂变,一级、二级、三级…..直到爆炸。

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很容易找到相类似的物理现象,例如高压锅如果不放气,持续加压则会爆炸。但是因为情绪是更为复杂的情感体验,所以人们很容易忽略压抑情绪的危害。

虽然嘴上大家都承认情绪是不应该被压抑的,但在实际生活中面对情绪压抑隐忍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这里面有几个主要原因。

① 过分在意外界的评判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中,当有关系的时候,就一定会和人打交道。所以,如果我们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声,就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塑形作用,当面对情绪又不知如何处理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压抑。

比如这个骑单车的小伙子,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做出了解释,大意是"很失态,很丢人","自己情绪控制能力弱","自己挺不成熟,挺巨婴的"。

他的这个解释,除了第二点算是一个不带评判的描述之外,其他两点都明显的带有对自己的评判,不管是失态,丢人,还是不成熟,巨婴。这些带有明显的负性评判的词汇放在一个人自己身上时,就比较容易理解他为什么会容易崩溃了。

视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视宣泄情绪为丢人失态,其实本身就脱离了真实,因为情绪是真实存在的,而我们如果漠视真实,就会离化解情绪越来越远。

② 原生家庭的影响

这一条和上一点相关,很多人在从小成长的环境中,情绪从来不允许得到释放。很多父母,自己本身也是情绪管理能力极差的人,所以他们看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往往也会激发他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怒。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喝止孩子:闭嘴,不许哭。

而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孩子,不但学会了压抑情绪,更会产生一种负面消极的心态:即我是不好的,不值得被爱的,无价值的,我的情绪是垃圾,是不值得被任何人理解的。而这往往就是罹患抑郁症的基础。

父母必须知道,自己的一次偶然之失,可能带来的是对孩子终生的影响。

③ 惧怕冲突

很多人对冲突有着天然的恐惧,在人际关系中,当遇到令自己不满、愤怒的事情时,往往会采取回避的应对模式,或者自欺欺人转移注意力,或者隔离自己和负面情绪之间的关系。比起扭曲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似乎更恐惧面对人际的冲突。

一些性格上比较懦弱悲观的人,与其说他们是惧怕冲突,不如说他们是害怕断裂关系。这种对关系断裂的恐惧,其根源还是在养育环境中依恋关系没有获得良好的建立,所以在成年后产生泛化。

当一个人获得了比较充足的自我成长之后,会逐渐滋生出内心的力量,明白冲突有时候比压抑更能长久的保护自己。

所以,外界的刺激只是导火索,深处的压抑才是负面情绪一触即发的根本原因。正视情绪,接纳情绪,允许自己有情绪….这是面对情绪的正确打开方式。

2. 正确的解读方式

情绪的来源都是我们的认知,我们一般默认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是错误的,但是真相往往并非如此。

对别人言行的解读是认知的一个层面,也是导致我们产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方面,情绪ABC理论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简单说,就是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说的再简单一点,A是事件,B是认知,C是结果。正是因为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才会导致我们产生负面的情绪,并因此产生不良后果

所以,这系列导引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B——信念,认知,也就是对事件的一些看法、解释、评价等。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B,只能看到A(事件)和C(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ABC理论。

张三走在马路上,迎面过来路人李四,李四看了他一眼。张三认为李四在挑衅他,于是骂了李四,并最终打了一架。

在这件事情中,结果是"双方打了一架"(C),事件是"迎面走来的李四看了张三一眼"(A)。而A为什么会引发C呢?是因为"张三认为李四看他,是在挑衅他"(B)。

B是导致张三和李四打架的最核心的要素。也就是说,张三对李四看他一眼这个现象的的解读为"挑衅",才有了后面的打架结果。这个解读,就是张三产生坏情绪的认知根源。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张三对于李四看他一眼的解读,不是"挑衅",而是"好奇",他们还会打架吗?我们可以假定一个2号张三,他看到李四看他,想的是:"为什么他要看我呢?是不是我早晨没洗干净脸,脸上还有眼屎,所以才看我呢?"于是,2号张三马上掏出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有没有眼屎,然后,两人各自离开。

再比如,同样是李四看张三,3号张三也有可能理解为"一定是我今天穿的新衣服太帅了",于是张三得意的走过去,同时,路人李四飘过~

又比如,4号张三对李四的解读是"无感",虽然李四看了他一眼,但是他根本没有感觉,于是李四飘过…..

看,同一个现象(张三被李四看了一眼),因为有不同的解读,就会引发后面不同的结果。

这便是ABC理论。我们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实际生活里,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解读,往往是直接的、自动化的反应。这个反应,来自我们过往的生活经验。而这些经验,往往又带着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当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一个最熟悉、最直接的答案,并根据这个答案,产生相应的情绪,触发进一步的行为时,就进入了一个自动化的链条机制,如果自己的链条总是伴随着大量的负面情绪,这时候我们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的认知了。

我们的认知需要经常"修订",看问题的角度除了从自身出发,还要从对方出发,从全局出发,只有看待事物的角度越丰富,纬度越宽广,我们的认知偏差才会越小,而自己的负面情绪才会越来越少。

3.放下对自己和别人的过高要求和期待

通俗的说,痛苦往往都来自欲求不满。作为一个现代人,不断的往自己身上增加筹码,制定目标,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太多的人,就像穿上红舞鞋的舞者,对于"停下来"这件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的要求太高了,标准太多了,欲望太强了,当自己的能力不能和自己的期望相匹配,产生焦虑、不满等负面情绪就显得非常容易。

很多人会说,我是被现实逼的,生活就是这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我还是希望你问一问自己:到底是生活逼的,还是自己的要求或者欲望逼的?

很多妈妈都会有类似的体验:在备孕阶段,对即将到来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和期待,但是等真的怀孕,会发现自己的期待只剩下希望这个孩子一生平安就好,哪怕粗茶淡饭,平安快乐就好。

但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的焦虑和期望又变得越来越多:健康不够,还得学习好,快乐不够,还得有特长。对孩子的期望逐渐偏离了自己的初心,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在这样的焦虑和紧张的心情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动作的变形,结果,孩子越来越和自己的期望背离,出现逆反、顽劣、学习成绩差等一系列问题。

再比如,当一个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梦想是在这个城市落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当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又开始希望更上一层楼,换更大的房子。原本有一份工作就满意了,后来还希望赚外快,赚快钱…

整个社会也处在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氛围当中。不管是自律还是奋斗,这些正向的褒义词在这个社会被滥用,成为贩卖焦虑和强迫自己的紧箍咒。

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分别是(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Love and belonging)、(Esteem)和(Self-actualization)。我们可以比对一下,自己的需求在哪个层级?

成人的负面情绪,虽然很“丧”,但并非无药可治

固然,人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但是这个追求指的是物质基础满足之后的精神层次的追求。但是很多人在物质追求这方面给自己制造了太多的焦虑和恐惧,正所谓欲壑难填,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追求方向只单一的局限于向"外"求,试图从物质层面获得满足感,那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物质在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之后,剩下的满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安全感需求。

换句话说,很多人拼命奋斗,不是因为基础的生理需求未获得满足,而是卡在了"安全需求"这个层级,而且永远无法满足,无论有多少钱,都觉得还不够。这是因为精神上的匮乏导致了对物质的极度渴望与追求。

真正的安全感的获得,是向"内"求的精神层面的满足。

真正的自我实现是排除干扰做自己,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而追求自己眼中的"了不起",需要让别人"看得起",或者在内心深处希望被别人艳羡…这样的心理会导致自我满足的匮乏,心理的焦虑和对现实(自己)的愤怒。

生活在一定阶段内需要做加法,但是也要同时学会做减法,这个"减",指的是心灵的自由和裸体。

我们需要知道,累,往往都不来自于身体上的累,身体上再累,睡上三天三夜也能修复,而心理上的累,则需要我们为自己"减负",看看自己已经拥有什么资源,看看自己真正需要(而不是别人期望或自己虚荣)的是什么目标。眼睛可以看到远方的目标,但脚下每一步路仍需踏实的走完。

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心理节奏放慢,才有可能活在当下,体会当时当刻的感受,获得来自丰富生活层面的"小确幸"。

在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里,他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并非如某些人所说,很短暂,事实上,有时候,它很漫长,特别是对苦难中的人,漫长的想死。但我坚持,无论有多绝望,无论有多悲哀,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对自己说:这个世界很好,很强大。这句话,不是在满怀光明时说的,很绝望、很无助、很痛苦、很迷茫的时候,说这句话。要坚信,你是一个勇敢的人。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当前明月这段话给了我极大的感悟,所以也把它当成文章的结尾。身而为人,的确并不容易,甚至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很"丧",很迷茫,很绝望,但是生而为人,我们更要看到希望,能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星球、文明的时代,作为几亿分之一的"偶然",我们何其幸运。负面情绪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直面它、接纳它、学会和它共处,当它来到的时候有效的疏导它,那么它绝不是你恐惧的洪水猛兽,而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

情绪 / 感受 / 理解 / 承认 / 接纳 / 评判 / 冲突 / 解读 / 期待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