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怡情,大作伤身。实际上,作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心理疾病~
生活中有一类人,喜欢"握紧拳头让人猜"。他们阴晴不定,让人捉摸不透。但事实上,他们自己也觉得很委屈,甚至会经常心生绝望。
他们渴望亲密关系,但是却始终无法建立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他们以为自己没有遇到"对"的人,却不知道,如果不改变自己,将永远无法遇到"对"的人。因为对亲密关系求而不得,所以,他们总喜欢说缘分未到,随遇而安——貌似大彻大悟,但实际上是对生活浓浓的无力掌控感。
这样的人,一般都很"作","作"的意思是:外人很难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曲折,只会本能的感觉和他们相处很累,但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同样很累。
在昨天的文章,我从"沟通"的角度拆分了一个"经典"案例。今天,依然借助昨天的案例,我们谈一谈"作"的人,背后是一种什么心理。
先呈现一下昨天的案例。
小A和男朋友有一段"抛心挖肺"的对话。
A含着眼泪问男朋友:你注意到今天晚上我请求你如果饭局结束的早,可以过来陪陪我时说的话和平时有什么区别吗?
男朋友:没有啊。
A叹息一声,模仿了下午的对话:你就在这附近吃饭,如果今天晚上饭局结束的早,你能不能过来找我?
说完,她问男朋友:和平时有区别吗?
男朋友点头:有。(平时小A并不会这样用"小心翼翼"的口吻和他说话)
小A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你觉得我平时经常发无名火,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像今天一样,对你怀着期待,比如说,你今天在附近吃饭,才9点多10点就结束了饭局,于是我就有一种想法——我们平时本来就见面时间不多,那你应该能想到过来和我短暂相聚一下吧,但是碍于自尊,我又没有说明,结果你可能压根没往那想,饭局结束就回家了,然后我就会不高兴,会自怨自艾,会不搭理你,所以,可能你觉得我很"作"吧。
男朋友问:我不太懂,为什么会涉及自尊?
A:可能是我心态有问题。我总觉得如果这个要求被我提出来明说,显得我很低级,很主动,我有很强烈的羞耻感…..
男朋友轻轻笑了出来:羞耻感?哈哈,不至于吧。我觉得其实你只是表达你的诉求而已,表达诉求本身,没什么对错好坏之分,只是表达一个想法,所以谈何羞耻感呢?而且,在你表达自己诉求的时候,其实本来就应该做好心理建设:就是做好自己的诉求有可能被拒绝的准备,因为任何时候我们的期望、想法是一回事,但是没有达成更是正常不过的事….
本来正在掏心掏肺的小A戛然而止。后来她给我讲述这件事的时候,说:我没有任何沟通的欲望了。
小A的自我剖析,清晰的描绘出了"作"的人复杂的心理活动,事实上,她们自己也并非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只是下一次遇到事的时候,他们依然无法自控。所以,"作"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应该如何应对呢?
1.习惯"作"的人——有固定的行为轨迹
"作"这个词,是一个偏向口语化的表述。有做作,矫情,装腔作势之意,而在本文中,它指代的是一类有依赖心理的人,在"关系"中的表现。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习惯没事找事,习惯通过撒娇的方式抗拒某些建议或意见,用闹心的表情以及语言对人和事物表示否定。
有句话叫"小作怡情,大作伤身",实际上,凡是能将"作"控制在"怡情"范围内的,都不是真正的作,而很多在人格方面有一定缺陷的人,一旦"作",就很容易超出"怡情"的范畴,走向令人感觉不可理喻、难以相处的程度,自然,也会极大的破坏亲密关系。
在本文中,小A对她的过往进行了剖析,她说到:"我知道你觉得我平时经常发无名火,其实很多时候,我都像今天一样,对你怀着期待,比如说,你今天在附近吃饭,才9点多10点就结束了饭局,于是我就有一种想法——我们平时本来就见面时间不多,那你应该能想到过来和我短暂相聚一下吧,但是碍于自尊,我又没有说明,结果你可能压根没往那想,饭局结束就回家了,然后我就会不高兴,会自怨自艾,会不搭理你,所以,可能你觉得我很作吧"
小A的心路历程很有代表性,也可以说,习惯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人,是一类人,这一类人有相似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对对方怀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希望自己不说,对方就能读懂自己——暗自观察(实际上是考察)对方是否达成了自己的期待——如果达成,则心满意足,得出"对方很爱自己"的结论;如果没有达成,则委屈、失望、生气,并通过"发脾气"、"找茬吵架"、"不搭理对方"等方式"惩罚"对方……
当这个循环不断升级,作的结果,就有可能由"吃过饭没及时刷锅"的矛盾上升到"离婚"的程度。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曾经有一个濒临离婚的夫妻来做咨询。他们的矛盾起始点,就源于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故事,只不过发展到最后,"故事"变成了"事故"。
妻子早晨起床后做了早餐,感觉不舒服,又回去躺着。丈夫起床后吃完早餐,没有刷碗,而是坐在一旁看报纸。妻子起床看到这一幕,非常愤怒,她指责丈夫自私:自己身体不适还做了饭,而丈夫,却吃完饭连自己的碗都不刷。丈夫的本意,是想等妻子吃完饭一起刷,但是在妻子尖锐的指责之下,他也动了怒,于是两个人越吵越凶,吵完开始冷战,最后,闹到离婚的地步。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丈夫之所以在这件事上爆发,源于他对妻子长期的忍耐,终于"忍无可忍",而妻子的本意也并非离婚,但是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了。即使一起到了咨询室,丈夫坚持离婚的信念也依然强烈。
在这件事中,妻子忍着身体不适做了早饭这个行为背后,是对丈夫怀有期待的,她期待丈夫能"自动"看到她的不舒服,看到她"即使不舒服还坚持做了饭",但是这种期待她是藏在自己心里的,她不肯说,因为她潜意识里觉得,说了"就成了求别人",结果,粗心的丈夫果然没有经得起考验,甚至吃完饭还"变本加厉",连自己的碗都没有刷,妻子认为丈夫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底线,于是被彻底激怒,最终一场刷碗之争演变为一场离婚大战。
2."作"的动机:源于期待的落空。
为什么会触发"作"这个行为?本质上是因为挫折感——习惯"作"的人常常被自己的挫折感打败,然后用"作"的形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挫折感又来自于哪?实际上来自于自己内心的期待常常落空。
① 期待——另一种控制的类型。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含期待的付出。即使是最值得标榜的父母对子女之爱,也依然如此。而期待本身,是一种限制。限制的意思是:它包含着对"回报"的渴望。
对于一些人格发育相对健全的人来说,期望本身不是什么问题,有期望可以大方说出来,但是对于习惯用"作"的方式相处的人来说,期望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说出来,也就失去了这个游戏的"乐趣"。所以,他们的期望往往是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也还好。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付出者还在潜意识里限定了对方回报的方式——即你必须以我认为对的方式来对我寄予回报,别的形式我都不想要。
这就势必会带来挫败感——因为即使是最完美的母亲,也不可能对一个孩子内心世界有100%的体察,也无法做出完全符合婴儿需求的事情。
比如说小A,她对男朋友有期待,她期待男朋友在饭局结束早的时候,能主动来找她呆一会,这样,她就能感受到男朋友对自己的爱了。如果男朋友不这样做,她就会失望,并依此判定男朋友不爱自己——看,能和我在一起的时候都不抓紧时间,那就说明我根本不重要咯?
但事实上,男朋友会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她的爱,但是那些方式,都被小A选择性的忽略了,她执着于自己的期望,凡是没有满足自己预期的,都是"坏"的,满足自己期望的,才是"好"的。
这个关于好与坏的评定标准在她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她无意识的不断使用这把尺子衡量男朋友的行为,并"排除异己",动不动就要作一下。
事实上,不管是小A对男朋友,还是父母对子女,任何一种关系中,期待本身,都暗含着一种控制。尤其是高期待,更是如此。因期待未达成而产生的失望,被对方感知到,就等于受到了"因为没有满足对方期待"的惩罚——比如一个孩子,妈妈期待孩子在吃梨的时候先让自己咬一口以表示对自己的感恩、亲密等,结果孩子没有,这时妈妈很失望,虽然可能没有立刻发作,骂孩子一顿白眼狼,但是只要她内心有一点这种失望的情绪,就一定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这种失望的情绪一旦被孩子感知,ta就会不知所措,或者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于是,下一次吃梨时孩子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先给妈妈咬一口,于是ta发现这样妈妈就会很高兴,于是孩子的行为和人格就在妈妈的期待与失望(或者满意)中被限定了。
期待,本质上也是一种评判,而评判,则意味着被限定。
② 期待:不能说的伤
为什么期待不能说出来?为什么有要求不能大方的提出来?这个问题必须要追溯到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中。
有句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一个人的人格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影响,但是一般来说,一个人出生时更像一张白纸,ta后天的很多固定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情绪反应模式以及行为模式,大多数是后天环境"教化"的。
就像刚才举的那个吃梨的故事一样,父母无意识的言行实际上决定了孩子人格和行为的走向。具体到"作"的这类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内心戏十足,但就是不肯说出来。之所以"不肯说",实际上是基于ta之前的经验。
当一个人的希望提出来总是得不到满足,甚至总是得到羞辱、漠视的时候,ta就会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建立一个条件反射的模型:我不能提自己的希望,因为提希望就意味着被否定、被批评、被嘲笑等等。
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尽可能的"允许"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这并不是放纵孩子,而是给到ta心理上的支撑感,让ta成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渴望和需求的人。从这个角度说,越自由,越自律。
"作"的人最大特征就是拧巴——我想要,但是又不敢说出来,于是我希望对方猜出来——这是一个"投射性认同"的游戏。而毫无疑问,这个游戏一定会令ta失望,因为没有人能猜出ta所有的想法。退一万步说,即使ta真的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实际上对ta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人和ta一起玩上了这个"投射性认同"的游戏,这个人每一次猜对ta的想法,都等于是对ta的这种依赖心理增加了一层砝码,于是ta越来越依赖这个游戏,越来越希望对方能猜到自己所有的心思。这意味着,ta的"自我"是完全建立在他人身上的,那么一个完全丧失"自我",而只保有"自恋"的人,会面临什么结局,不言自明。
3. 破解"作"之道:认知与行为,双面出击
说了现象,说了原因,接下来,该说说如何改变了?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反思自己,同时又具备"作"的特质的人,那么在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相信你一定对自己的这种心理越来越清晰了。
我相信,凡是有一定自省能力的人,其实都曾经寻求过破解之道,只不过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于有可能陷入更深的"习得性无助"中。
改变自己,说难很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执念",所谓执念,就是我们自己感觉无法突破的瓶颈,它限制着我们的思维,限制着我们的行为。而这些执念的来源,是我们过去的经验。但是改变,说容易也容易。它来源于深层认知的改变,我常说一句话,叫"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当真正懂得了一个道理,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和这个道理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结果。
① 不合理信念:改变的基石
"不合理信念"是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它指的是个体内心中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站不住脚的信念。即那些绝对化的、过分概括化的、极端化的思想认识。
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经验、认知,我们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所以,想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这是一个宏观的话题,我们尝试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去理解它。比如说,小A对男朋友的期待,是合理的信念吗?期待本身是允许的,但是如果对方没能实现自己的期待,自己就会失望,这个"失望"本身,是合理的吗?
小A的期望,包含了一个意思——"我想你怎么做,你就必须怎么做",当我们将它拆分,呈现在桌面的时候,你会很清晰的看到这种信念的不合理性。如果调转身份,是男朋友对小A要求"我想让你怎么做,你就必须怎么做",相信小A一定不能容忍。
所以,调换身份,也就意味着跳出了自己的执念,看到了自己的不合理性。有了这层觉知,就有了把自己被潜意识支配的命运中解脱出来的可能。
说到这,我想起了荣格的一句话:"潜意识在支配着你的人生,而你,却误以为那是命运"——这句话听上去无比悲观,但是荣格后面又说了一句话:"当潜意识被呈现,命运也就被改写了"。
当我们深藏于潜意识中的不合理信念被从潜意识呈现到意识层面,我们也就有了改变自己的可能。
② 从外部行为入手,以"行为"改变"认知"
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我们的信念发生了改变,行为的改变就变得水到渠成。
但其实,从行为到认知,从外到里,也依然可以改变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是人格再完善,认知再高明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一个人毕生的经验实在是太有限了,即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使我们看了很多很多书,懂很多很多道理,但是对于人生和宇宙,人的认知,始终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们当然可以从认知上改变自己,这是一条高效且快捷的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行为改变入手,再加上一份觉知,这同样可以帮助我们通向罗马。
这两条路并不矛盾,且可以相辅相成。
比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如果小A能在感觉"没法再聊下去"的时候,可以按一下暂停键,冷静的看一下自己的情绪发生了什么,也许她会意识到自己又一次的陷入到"过去经验"的怪圈中了(具体对话参见上一篇文章,可点击查看链接始于“聊得来”,卒于“聊天死”:拆除自恋的高墙,方能重塑关系的末尾)——她过去的经验是:她曾经说的话,表达的诉求没有被父母看到,当这个体验不断的发生时,她逐渐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不合理信念:"我说的话是没有人愿意听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会真正的懂我"。并因此而陷入到一种绝望的情绪中,她会用"封闭自己,拒绝交流"来保护自己,同时惩罚对方。
但是如果她肯在自己又一次有类似感觉的时候按下"暂停键",而先不急于下结论(比如男朋友确实不懂我,我应该和他分手),她就会冷静下来,看到自己将现在当下发生的事和过去的经验连接在一起了(没有活在当下,而是将现在与过去混为一谈)。
这时候,她就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和男朋友进行沟通。当继续沟通之后,她会发现,原来她的理解和事实有很大偏差,她自动化思维的结论常常是站不住脚的:男朋友并非不懂她,只是没有和她相同的体验,所以不容易理解她而已,男友本身并无恶意,也没有想要抛弃她、挖苦她的意思。
当她进一步和男朋友沟通,可能她就会理解到:男朋友只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试图理解她,而且经过和她进一步的沟通,也逐渐理解了她的感受。
按下"暂停键"这个行为,就是从行为上改变自己进入过去死循环。这种方式,加上自省,就很容易的把自己从旧模式中带出来,停止"作"的游戏。
"作"是一种病,严重的干扰我们实现真正的诉求——我们本想建立亲密关系,但结果,却越来越远离亲密。它源于过去的经验,但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破除它的魔咒,成为一个有能力建立高质量亲密关系的人。
写在最后: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无法决定自己的环境(尤其是最初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很被动。但同时,人永远有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权——改变源于需求,始于痛苦,开始于"开悟"。从这个角度,人生又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确实掌握着人生之船的划桨。
接受不能改变的,选择自己想要改变的,用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不管是"作" 也好,其他什么人格缺陷也罢,想改变,永远不会太迟。
与君共勉。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欢迎互动,欢迎点赞,欢迎打赏,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