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判无处不在。
评判这个词有些晦涩,是心理学的名词,作为普通人,我们了解其意义即可。生活中,评判无处不在,刺耳的负性评判更如此:孩子玩耍时弄脏了衣服,妈妈不高兴,说,你又把衣服弄脏了,妈妈一天给你换几次都不够,真麻烦。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妈妈说,你就是太粗心了,你看你这卷子上好几道题都是因为粗心做错了,这样丢分太可惜了。老公出去喝酒应酬,回来晚了,老婆说:这么晚回家,跟外面的人那么多话说,我可从来没见过你跟我有什么话说。老婆又买了一堆衣服回家,老公说:又买这么多衣服,你根本就不是个过日子的人……
生活中,不管是我们对别人,还是别人对我们,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评判。有些否定评判是直接的,比如批评,指责、挑剔、抱怨等,有些是隐晦的,比如叹气、皱眉等表情。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对对方带来"被伤害"的感觉。
因为任何人天生都是希望自己有价值、有自尊的,都是希望被别人喜欢和认可的。所以,当否定性的评判袭来时,第一反应是不舒服,这几乎是一种必然现象。在这个事件中,作为当事人之一的A,无端躺枪,她的感受肯定也是不舒服。有愤怒的情绪。所以,她从行为上才会又发布了一个微头条作为"反击",虽然在内容上保持了克制,避免了攻击性的词汇,但是内心的不适感是无法掩藏的。在随后她与自己粉丝的对话中也可见一斑——例如,她会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文人何必相轻",有人问她,"爆"她的人网名是啥,她回答"人家没爆我的名字,我也不能挂她,毕竟帮人打广告我是要收费的"等等。
生活中我们遭遇评判会不舒服,但是我们却几乎无法避免评判性的环境。小到家庭环境,大到社会环境,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评判。包括对是非对错的评判,还是上升到道德节操的评判,小到一双脏袜子脱下来应该扔在哪,大到一个人工作能力、学识水平,评判无处不在。
所以,如果能看清这一点,就会对评判首先有一个客观的认知:评判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所以被人评判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免不了评判,你也一样,从这个角度说,世界倒是公平的呢。
但问题在于,我们如果不能避免别人对我们的评判,那么自己该如何应对它呢?
2、在对方评判性的语言背后,ta究竟在表达什么?
我记得在一篇文章里,我写了沟通的四部曲。人与人的交流,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步骤。①甲的初心,也就是甲真正想表达的意思②甲的表达。甲根据自己的初心用语言或其他肢体动作表达出来,其表达的对象是和ta交流的乙。③乙接收到甲的表达,根据自己当时的感受和过去固有的习惯、模式等,对甲的信息作出自己的解读和处理。④乙根据自己的解读和感受,将自己的回馈信号反射给甲。这个回馈,有可能是西瓜,也有可能是手雷。具体是什么,取决于第三步,即乙对甲的解读。
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最容易引发偏差、误会的,是第①→②和②→③这两个步骤。
也就是说,除去表达一方没有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意图之外,倾听的一方也很可能对表达者要表达的意思做出自己的误判。
还以家庭中常见的沟通为例:老公出去喝酒应酬,回来晚了,老婆说:这么晚回家,跟外面的人那么多话说,我可从来没见过你跟我有什么话说。
问题来了,在这个案例中,老婆想表达什么呢?老公对老婆对话对不同解读,决定了老公随后做出的反应。如果老公解读为老婆"骂"自己或者"讽刺"自己,老公可能会反唇相讥,说"我怎么跟你没话说了?你倒是说说",甚至直接开启怒怼模式"我当然跟你没话说了,谁看见你这张长白山脸还有兴趣说话?"。反之,如果老公解读为老婆"希望自己早点回来,希望能获得自己更多的陪伴和沟通",老公就可能会安抚老婆的情绪,或至少对自己的应酬做出解释,例如"不好意思,今天的应酬人比较多,大家好久没见,所以就多说了几句",也可能还会说"可能是我之前沟通的不够,以后咱们多沟通"…..老公的反应不同,自然随后老婆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很多时候,对于对方的评判,我们做出的解读,会直接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行为反应。这个解读,实际上就是认知。
当我们认可别人在否定我们、歪曲我们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有相应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恼火等,当我们将对方言语中评判解读为关心、需求的时候,就会有同情、怜悯等不同的反应。
很多人在第①→②步出了问题,例如这个例子中的老婆,她的真实意思是:我希望老公能多陪伴我,给我更多的时间,和我更多的交流。但是她表达的方式是抱怨、讽刺、挖苦。这也是很多人不会"好好说话"的表现。
当在这个步骤出现了偏差之后,如果接收信息的人(老公),能够解读出对方抱怨背后真实的需求,那么仍然可以将话题引向正向、积极的方向,而不是陷入一场冷战或争吵。
我们无法要求(事实上,是要求也没有用)别人做出改变,但如果想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可以先从自己这步开始,也就是②→③这个步骤中,尽量读懂对方评判性语言背后的真实内容。这样不仅仅是为对方考虑,更是对自己大有裨益。当我们能够真正的"不生气",很豁达的时候,难道最舒服的不是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