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组织的理解
在理解了上述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对于组织的理解:
1、组织一旦成立,就有了独立的生命。组织自有其运作的逻辑,此逻辑超越个体。
不管某个组织是谁发起成立的,只要其一旦成立,这个组织就有了独立的生命,其特质就像人一样:组织有其使命,就像人有自己的信仰;组织有价值观,就像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组织有生长周期,就像人有生老病死;组织有其战略,就像人有成长计划……这就是组织的生命特征。组织一旦成立,如果个人想去超越它,或者个人想去干预它,就会变得非常非常困难。
大家都知道晚清时期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的组织成长非常快,最辉煌的时候占领了天京(今天的南京),基本上把大半个中国都打了下来。今天总结太平天国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整个太平天国的兴亡转折点就是天京的“内讧”,史称“天京事变”。而“内讧”的背后,其实是太平天国的组织逻辑存在致命的缺陷,但个人逻辑(即洪秀全的逻辑)是无法超越组织运作逻辑的,所以“天京事变”存在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具体而言,太平天国运动起于拜上帝会,教主也就是后来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是以“上帝次子”自居的,就是这样一个“上帝次子”为整个组织埋下了BUG,导致他在享有至高无上的教主地位的同时,失去了替“天父”、“天兄”传话的权利。而杨秀清作为天父的代言人,则可以随时制约洪秀全。太平天国这种类似“政教合一”的组织逻辑、神权高于王权的组织契约,导致神权旁落的洪秀全与“天父”杨秀清之间必然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组织逻辑超越个体逻辑的一个小案例。
太平天国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但历史上成功的案例也非常多,比如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历程,历次的思想之争、路线之争,若感兴趣大家可以读读金一南的《苦难辉煌》,类似案例非常多,类似的书籍也很多,但都反映出我党组织成功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毛主席的伟大,既能充分尊重组织的逻辑和规则,又善于利用组织的逻辑与规则。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厉害,他绝对不会破坏组织的规则,因为一旦破坏了组织的规则,他说的话就再没有人相信了,这跟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一个道理。谁都知道组织背后有潜规则和明规则,明规则就是制度条文,潜规则其实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谁也不会因为潜规则把明规则破坏掉,一旦破坏了规则组织就运作不下去了,这就是组织背后的逻辑。
这个逻辑大家必须理解,即便是亲手缔造了某个组织的伟大人物也不例外。所以,大家看美国的宪政组织,建立200多年了,到现在虽然有修改,但整体格局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任何个体即便贵为总统,想要修改美国的宪法,都是非常困难的。
2、人无往不在组织之中,但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任何人都在组织中,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这既是对上述第一点的说明,也是对第一点的补充,核心要表达的就是组织运作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实际上就两点,一个叫想象共同体,一个叫共同契约。
大家可以去琢磨琢磨,其实任何组织实际上就这两点。比如上文提到的太平天国,那个时候大家为什么会加入太平天国?因为他们觉得加入拜上帝教,大家就真的能过上好日子,跟着天王干就能有衣穿、有饭吃、男女平等,这就是想象的共同体。一开始他们确实是宣传男女平等的,但是进入天京之后,所有的男女兵就开始不能见面,见了面就要拉出去杀头;男馆和女馆是分开的,就好比今天大学宿舍的男生和女生是分开住的一样;这个时期太平天国的高层干部每个人都有好几个老婆,洪秀全的老婆都排上一千号了。这就完全是男女不平等了,想象共同体一旦破灭,组织的凝聚力就开始松动了。
共产党也是一样,想象共同体就是共产主义,大家都要相信它。最明显的就是那些教会的教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是如此,肯定有一个想象共同体,其蓝本就是《圣经》、《古兰经》等,这里面都有。但是,只有想象共同体也还不行,还必须要有共同的契约。
共同契约有两个面,一个是明面的制度契约,一个是沟通大家心理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狭义的理解就是组织文化。实际上任何组织,所有的底层逻辑都是如此。我们想要分解组织,就需要把它掰开来、揉碎了看,看这个组织有没有想象共同体?看这个组织有没有共同的契约?这两者一旦建立就很难改变,只能在组织发展的过程当中去微调。就像公司一样,公司都有一个章程,这个章程很重要,修改章程大多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同意才能去修改,审批难度非常大、审批程序很严谨。
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无论你加不加入企业,都肯定属于某个组织。组织的一个典型标志是什么?就是当我们从出生开始,就需要到处去注册。要登记户口、要注册身份证、结婚证,甚至我们上网买个东西还得注册会员,到公司上班要办理入职,这都叫登记在册。登记在册的行为就是在告诉你从此你加入了该组织。所以,人无往不在组织之中,但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组织之上。
3、组织本身没有使命,是“人”赋予了组织以目标、追求,形成组织的价值观。
组织本身是没有使命的,是人赋予了组织以目标、追求,慢慢有了组织的价值观。组织本身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一个组织看什么?一定是看这个组织的老大、核心的决策层,他们的追求是什么?他们个人的追求是什么?要把他们个人的追求理清楚。他们个人的追求,经过沟通之后才能慢慢形成组织的追求、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的使命。假如你是水泊梁山的老大,无论你是晁盖、还是宋江,你会有什么样的追求?不同的追求决定了组织不同的使命,晁盖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想法,就想着兄弟们要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能够占领一个地盘过日子就挺舒服的。后来也有人非议宋江,因为整个一百单八将的命运都不是那么好,被招安相当于被收购了,大多数人都走向悲剧的结局。所以,假如你作为被收购企业的负责人、作为水泊梁山的老大,你怎么建立公司的使命?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思考清楚我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组织的未来到底走向哪里?这个思考太重要了!你看毛主席真正的伟大之处和过人之处,就是一直在探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国的未来究竟在哪里?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救中国?毛主席一直在摸索这条道路,一直在反复的论证和推理,但并不是一步到位的。
金一南在《苦难辉煌》里也有很大篇幅在讲,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会存在?那个时期的中国至少有三个政府,北洋政府以张作霖为主,南京政府是国民党,共产党的政府则在苏维埃。国民党内部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从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到山西的阎锡山,最后到中原大战东北易帜才慢慢统一。所以,毛主席一直在思考的,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红色政权为什么会存在?此其一。其二,就是毛主席把国民党的统治看的非常清楚,就像我们理解的一桶大块石头的中间一定有空隙可以装进去碎石子,碎石子中间又有空隙可以装进去细沙,细沙中间还有空隙可以装进水。同样,两个国民党的地盘中间一定有空隙,有空隙了我们就可以装进去碎石、细沙和水。所以你很难想象,如果是一个统治非常严密的政权,怎么可能让你在江西的根据地能够坚持那么长时间而不被消灭掉,这就是利用了国民党之间相互矛盾的力量,而且更重要的是,毛主席摸索到了能够让广大农民支持的一种政府组织,苏维埃这种土改的实验,为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所以,作为一个组织的负责人,无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企业,甚至小到某个部门,一定要思考这些问题:组织要往哪里去?组织为什么可以去到这些地方?如果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思考清楚了这些问题,看问题就可以比别人更加通透,才能够建立起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抗日战争时期,有些人盲目悲观坚持中国必亡论,有些人盲目乐观坚持中国速胜论。这时候毛主席又站出来了,提出了《论持久战》,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抗战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道路,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确实,这种思考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具备的,但我们依然要培养这种思考能力,因为没有这种思考能力,组织一定做不长久。
4、组织与人相互赋能,正如组织与战略也是相互促进一样。
组织与人是相互赋能的,正如组织与战略也是相互促进一样,在《向韩先楚将军学习》这篇文章里,我曾详细阐述过这种组织与战略的互动关系。这是一个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好的组织能够吸引优秀的人、给优秀的人提供更好的平台;而优秀的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能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变得更优秀、并不断修正组织存在的缺陷、持续通过实践沉淀组织能力,进而促进组织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