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死亡对个体的影响

2020年7月19日  来源:人人都该懂的哲学 作者:【英】彼得·卡夫 提供人:heidong86......

以上,我们探讨了自我如何持续存在的问题,这很容易引起我们对存在的终点——死亡的兴趣。或许存在争议,但我们假定死亡是彻底的灭绝。如果把持续存在看作一系列自我的连续更替,其中,每个自我之间都紧密相连,且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那么,人就自始至终都在不断经历着某种程度的死亡,或者说,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在经历死亡。作为婴儿的你,已然不再存在;现在正在读书的你在某种程度上是作为婴儿的你的延续,但明年,这个你也将不复存在。因为明年的你,只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在的你的延续。

听到以上的观点,可能有些人会非常开心,并欣然接受。因为假如持续存在,即活着只不过是许多相似体的连续更替,那死后继续存在就是有可能的。肉体死亡之后,可能还有新的相似体继续存在下去,比如可能有人受到你的影响,与你持有相似的信念、观点,或者拥有关于你的记忆等。

相较而言,我们这些把持续存在(活着)看作物理实体(肉身)之存活的人,都明白这个物理实体终将消亡。那么,如何发自内心地不再担心死亡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求助于古典时期的论辩,有一句格言对其进行了精妙的总结:

死亡来临的时候,我们就不存在了;我们存在的时候,死亡就没有来临。

这句话出自伊壁鸠鲁(Epicurus)。伊壁鸠鲁是公元前4世纪时的一位哲学家,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伊壁鸠鲁主义者。需要注意的是,伊壁鸠鲁主义的内容在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伊壁鸠鲁所说的幸福,并不像后期伊壁鸠鲁主义者那样,过分强调对感官快乐的欲求。他认为,幸福在当下就是完美、完整的;纵使幸福的时间再长,也不会使幸福变得更加完美或完整。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或许迷信死后的世界,或许绝望地在此生寻求更多的满足,但这两者都将腐蚀日常的幸福生活。

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设计了一个清晰的论证,并以此来支持伊壁鸠鲁的立场。以下是他的论证:

前提1:当且仅当一个人对事件有了经验感受时,对他而言,该事件才能被评价为好的或坏的。

前提2:死亡的人无法拥有任何经验感受。

结论1:对于死亡的人而言,任何事件都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

前提3:当且仅当某事件对一个人而言是坏的时,他害怕该事件才是合理的。

结论2:害怕成为死人,是不合理的。

这个论证其实还需要修正,因为它最多说明了对死者而言,死后发生的事情不是坏事,但不能说明死亡过程对将死的这个人来说不是坏事。而死亡过程的坏处就在于,它将导致人死亡,使人成为死人。

不过,就这个论证而言,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忽视了死去的人将失去他们的未来。对此,有一个简单但有误的反驳:这些人本来就没有未来,又怎么谈得上失去未来?这种荒谬的推理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个差劲的论证,即我们永远都无法避免意外的发生,假如避免了,它们就没有发生,因而就不是意外。

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卢克莱修强调,我们无法把“你死后的、完全不存在的岁月”与“你本该死但没有死成时额外获得的岁月”进行比较。真正能够进行比较的是“真实的生命跨度”与“假设的、更长的生命跨度”。你失去的,只是想要拥有却没能拥有的岁月。除此之外,即便死亡能够让你失去一些东西,但由于你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你也意识不到失去了什么。就像第1章中所说的“背叛”那样,厄运会降临在我们身上,但有时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进一步说,即便我们不存在了,厄运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这就是说,人的存在超出了其肉身,超出了其出生与死亡。所以,你出生前的某个事件可能会伤害到你,例如,母亲在你出生之前吸毒,而这导致你的健康状况很差。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上天的不公平,因为有人家境好、聪明、有天赋,有人则不然。在第5章中,我们会提到,机会平等主义者就想通过政治的方式对生而存在的不公进行补偿。

总而言之,不同于卢克莱修的观点,我们死后,我们消失殆尽之后的事件似乎仍然能够伤害我们。比如说,当肉体不再存在之后,他人仍然能继续污蔑我们的声誉。有一个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只有面对死亡,我们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死亡正是生命的坚实根基。若要理解一个幸福、繁荣、有意义的人生,死亡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当然,幸福的人生涉及道德的问题,所以,就让我们转向道德,看看应该如何生活吧。

要点总结

个体同一性难题:

1.通过洛克所说的意识判断个人同一性,会面临道德、法律上的困惑,并且违反逻辑上的可传递性。

2.如果通过心理状态判断个人同一性,会面临可以复制人的难题。

3.通过记忆或心理连续性判断个人同一性,会面临循环论证的难题。

死亡 / 个体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