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白昼

2018年12月17日  来源:规模 作者:杰弗里·韦斯特 提供人:看见那......

关于衰老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理论已经有很多解释,但罕有从更加量化和机制性的角度出发,而这正是我想强调的。[14]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想回顾关于衰老的一些需要用寿命理论量化解释的显著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可能提示我们普遍的潜在机制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讨论都是关于人类的,但我现在想把话题延伸至其他动物,这样就可以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规模法则和理论框架联系起来。我们的讨论只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描述,所以关于这些说法无疑会存在一些异议甚至例外。对衰老和死亡的问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衰老和死亡的特性与其他生理过程的特性不同——它们并非在进化过程中被直接选择的。自然选择只需保证一个物种中的大部分个体活得够长,能繁衍足够多的后代,并保证进化适应性得到充分利用即可。一旦自然选择发生,即这些个体已经完成了它们的进化“任务”,那么它们再活多久就无关紧要了,所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个体和物种的寿命长短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人类进化到了至少能活40年,这样可以生育10个左右的孩子,而且至少一半都能活到成年或是更久。所以女性4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可能并非偶然。然而为了保证我们中有足够多的人能活到这个年龄并按计划进行生育,人类进化到了“过度设计”的程度——从数据上看,我们大多数人都能活得比40岁长很多。

我们可以用汽车做一个有趣的对比。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学和技术上的原因,汽车已经“进化”到只要妥善保养就可以行驶至少10万英里的程度。考虑到制造过程的变动以及保养、维修的程度,有些车的寿命要比预期长得多。只要保养、维修得当,适时更换零部件,汽车就可以跑很长时间。人类从这样的类比中学到了很多,比如好好吃饭、高质量生活、每年定期去医院体检(好比汽车发动机的修整)、保持卫生,有时也可以更换身体部位(好比汽车更换零部件)。然而我们不可能像对待汽车一样,无限期地让一个人活下去,因为和简单的汽车不同,我们人类是复杂适应系统,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不是可替换零部件的简单线性叠加。

总结一下关于衰老和死亡的需要理论解释的一些重要特征:

1. 衰老和死亡是“普遍的”:所有的生物体最终都会死亡。这会带来一个必然结果,即存在最长寿命,而且随着寿命延长,存活率会逐渐降至零。

2. 生物体半自主的子系统,比如我们的各种器官,几乎以统一的步调变老。

3. 随着年龄增长,衰老几乎是线性发展的。例如,图4–16显示了器官功能是如何随着年龄增长退化的。[15] 图中的纵坐标是各种生命机能的最优值百分比,从图中我们可知,20岁左右人体成熟后生命机能几乎立即呈线性下降态势。我们还可以看到我们身体条件最佳(100%)的平均时间只有短短几年,20岁左右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还是有点令人沮丧的。还可以注意到,在成长阶段,我们的身体机能很快就达到了最优值。之后我会说明,衰老过程即便在我们最年轻的时候也在发生,比成熟来得还要早,但衰老会被成长的压倒性优势掩盖。鲍勃·迪伦(BobDylan)唱的那句“人,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还是挺有道理的。

4. 寿命会随体重按比例增加,遵循幂律,指数是1/4左右。我们可以预料到验证这个法则所需要的数据会有很大差异,这部分是因为,对于包括我们在内的哺乳动物而言,没有关于寿命的可控生命历程研究。有些数据是从有关野生动物的报告中得到的,这些动物有的来自动物园,有的是家养的,还有的来自研究室,每一只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大不相同。

5. 如本书第1章图1–2所示,所有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次数大致相同。[16] 因此,鼩鼱每分钟心跳1 500次左右,约有两年寿命,而大象每分钟心跳仅30次左右,能活75年。二者体形差异虽大,但平均一生的心跳次数均为15亿次左右。虽然由于我刚才提到的种种因素影响,这一数字会发生巨大波动,但这种奇特的恒定性几乎适用于每一种哺乳动物。最大的例外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就现代人类而言,我们的心脏平均能够跳动25亿次左右,几乎是一般哺乳动物的两倍。然而,正如我所强调的,我们拥有如此长的寿命,不过是近100年来的事。纵观整个人类历史,除了相对较近的这段时期,之前人类的寿命仅为我们当前水平的一半,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当,都遵循了“15亿次心跳”的恒定“法则”。

6.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恒定量,是所有哺乳动物,确切说来是所有同属一类的哺乳动物,其一生中每一克身体组织所消耗的总能量。 [17] 这个恒定量约为300卡路里。从更本质的角度来说,对于所有同属一类的哺乳动物而言,细胞通过呼吸代谢合成能量的次数大致相同,约为1亿亿次。因此,人体内产生的支持身体组织的ATP分子(我们身体里最基本的能量“通货”)的数量也恒定不变。

图4–16 生命机能随年龄变化而衰退


图4–17 人的衰老

图4–18 生命机能随年龄变化

图4–16描述了不同器官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请注意生命机能在成长时期快速增长,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就是稳定的线性下降阶段。尽管如此,健康、积极的生活依然是可能的,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系统中不因其他参数变化而变化的数量在科学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它们反映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而并未局限于某一系统的具体运作机制和结构本身。能量守恒与电荷守恒,这两个例子正是这一理论在物理学上的体现:在某一系统内,无论能量与电荷的转变和交换使系统演化变得多么错综复杂,总能量与总电荷数始终恒定不变。因此,如果你一开始就统计出系统内的总能量与总电荷数,无论之后发生什么,这两个数值都不会发生变化——当然,前提是你没有从外部环境向系统内添加新的能量与电荷。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30亿年前,宇宙发生大爆炸时仅仅是一个致密的点,虽然之后各种星系、恒星、行星以及生命形式不断演化,但现在宇宙内的总质能与当时宇宙的总质能仍然完全相等。

复杂的衰老和死亡过程中存在着几乎不变的常量与标度律,这给予了我们重要的提示,即衰老与死亡并不是随意的,其背后可能蕴含着不太严谨的规律和原理。更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是,长寿的规模法则有着与其他所有生理与生命史事件相同的1/4次幂结构。

在进一步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将这一点与汽车的较长使用寿命进行比较。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关于汽车以及其他机器的规模法则分析,尤其是在其较长的使用寿命方面。不过,哈佛大学工程师托马斯·麦克马洪对割草机、汽车以及飞机内燃发动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些发动机都遵循了简单的等比例伽利略立方定律——这一点我们已经在第2章讨论过了。例如,这些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可类比为发动机的“代谢率”)与发动机的重量呈线性比例关系,即要提高一倍的输出功率,就必须增加一倍的重量。因此,与生物体不同,发动机体积的增大并不能带来规模效应。此外,麦克马洪还发现,发动机的转速(“心率”)与其重量之间呈反3次幂关系。[18]

这与生物体遵循的1/4次幂规模法则截然不同。生物体遵循1/4次幂规模法则源于其经过优化的类分形网络结构:生物体的代谢率(“额定功率”)以3/4的指数按比例缩放,其心率(“转速”)则以–1/4的指数按比例缩放。内燃发动机缺少复杂的网络结构,也不遵循1/4次幂规模法则,这一现象为从生物学上解释1/4次幂规模法则起源的基本网络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由于人类生产的发动机满足了经典的立方定律,也许就有人会猜测,人的寿命也会根据体重增长呈现3次幂变化,而非1/4次幂的变化。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这一点。然而,定性地看,它确实预测了体积越大的汽车使用寿命越长。事实上,排在前10位的寿命最长的汽车,全都是卡车和越野车,只有三种标准尺寸的轿车跻身汽车寿命排行榜前20。如果你只注重汽车寿命,你就应当买大车:福特F-250是首选,排行第二的是雪佛兰索罗德,排行第三的是雪佛兰萨博班。

通常,人们会期望汽车寿命能达到15万英里。实际上,正如生产汽车的人类一样,汽车寿命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急剧增加,在过去50年里,汽车寿命几乎翻了一番。让我们看看这意味着什么,假设一辆普通汽车按照时速30英里行驶,它的“心率”(发动机转速)为每分钟2 500转,那么在它15万英里的使用寿命中,“引擎心跳”的次数约为10亿次。有趣的是,这与哺乳动物一生中的心跳总次数所差无几。这只是个巧合,还是告诉了我们衰老机制的共性?

衰老 / 死亡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看见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