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小墨
本文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可能是因为刚生了宝宝,我开始考虑诸多为人父母才会考虑的事。
这几天,我总想起去年发生在成都几个小区之间的学区房之争。
年入50万的业主瞧不起年入10来万的业主,认为他们没能力为优质教育资源买单,他们的孩子没资格就读优质小学:
“好一点的小学,暑假都有去美国的游学项目,花费至少要4万-6万元……我女儿5岁,每周我都请国学老师来给她教礼仪,每个月花费1万2千元……你们半年工资就没了。”
“如果负担不起而拖后腿,反对这些项目,甚至举报乱收费,势必拖累我们精英业主子女的教育。”
“假如你连买学区房的财力底气都没有,也就不要指望通过划片给娃儿带来良好的教育。”
看到这些言论恼怒吗?恼怒。
人怎么可以精致利己,拜高踩低,势利眼到如此堂而皇之,理直气壮的地步!
但诚如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这本书里所说:“越是感到烦恼和愤怒,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
理论上我们都是平等的,但阶层是就算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这样的阶层故事,恐怕每天都在上演。
而凡是讨论阶层的文章,必提及和引用保罗·福塞尔的这本《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这本初版于1983年的书,在阶层观察和思考这件事上,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思考阶层问题的时候,这本书带给我许多启发。
1、低薪白领
为什么并不真的羡慕月入3万的煎饼大妈?
到底什么东西决定一个人的阶层呢?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金钱。对,财富量级是划分阶层的重要标准,但绝非仅此一项。
记得曾经有一条社会新闻引起热议:
北京一个煎饼摊,一个顾客拿到煎饼后坚持认为煎饼大妈少给自己打了一个鸡蛋,煎饼大妈急了,脱口而出:“我月入三万,怎么可能少你一个鸡蛋!”
月入三万刺激到不少低薪白领,他们纷纷调侃自嘲。但如果你认真地问:谁愿意辞职去卖煎饼,谁愿意和煎饼大妈交换人生,100个人里面恐怕也没一个愿意。
他们并不是真的羡慕月入3万的煎饼大妈。
为什么会这样呢?《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对比观察。
有两位居民,一位是汽车修理厂的机修工,典型蓝领,一位是出版社的雇员,典型白领。两个人的收入完全相同,但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蓝夫人就在家附近买东西,白夫人却要到城里的服装店买自己的衣服;
蓝领先生买了一座农场小屋,白领先生却买了一栋破烂的旧屋,自己改造装修;
蓝领夫妇经常对着对方大吼大叫,声音穿透各个角落,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白领一家总是和和气气地交流;
蓝领家里看不到一本书,而白领家里书籍是重要的家具摆设。
两个家庭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他们属于不同的阶层。
区分社会阶层的绝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与金钱同样重要的还有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这就是,就算到手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低薪白领,也不愿意和煎饼大妈交换人生的原因。
更有意思的一点是,作者保罗·福塞尔发现,对于“什么东西决定一个人的阶层”这个问题,不同阶层的回答完全不同,他们各自有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
底层的人们乐于相信,等级是以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来作为标准的。
他们用自己最缺乏的东西来定义阶层,但其实他们缺乏的远远不止金钱。
生活在中层的人们承认金钱与等级差别有关,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类型同样重要。
中产阶层并不一定拥有中等水平的收入,他们最骄傲的是他们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体面的职业。他们用自己最骄傲最得意的东西来定义阶层。
而接近上层的人们则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判断等级身份不可或缺的标准,而对于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反而不怎么看重。
他们用其他阶层稀缺的东西,来定义自己的阶层。
现代社会的阶层,边界并没有那么清晰。《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正是应时而生的一本阶层表象观察指南。
《格调》的作者是一个非常善于捕捉阶层信息的社会观察家,整本书他抛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区分社会阶层的绝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一个人的阶层是他所有社会行为的混合产物。
作者保罗·福塞尔从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等各个方面来论述不同阶层的表现。
阶层对他来说是一系列细微之物的组合,比如穿什么衣服,喝什么酒,去哪里购物,到哪里旅行,有什么样的阅读趣味,听什么的音乐,空闲时间选择什么样的消遣,而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有多少钱或者可以挣多少钱。
生活品味和社会等级息息相关,这也就是为什么鄙视链怪圈广泛存在。
说起来也挺可笑的,喝茶有喝茶的鄙视链, 喝黑茶的(主要是普洱),瞧不起喝青茶的(单枞和岩茶),喝青茶的瞧不起喝绿茶的,喝绿茶的瞧不起喝白茶的,喝白茶的瞧不起喝黄茶的,喝黄茶的瞧不起喝红茶的;
听音乐有听音乐的鄙视链,听古典音乐的瞧不上听摇滚的,听摇滚的瞧不上听民谣的,听民谣的瞧不上听主流流行音乐的,听主流流行音乐的里面听老歌的,瞧不起听新歌的。
所有人的人自愿或不自愿,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拉进一条又一条的鄙视链里。
阶层是一个人所有社会行为的混合产物,最终会内化为一个人的行为处事的方式和待人接物的姿态。
比如较低阶层的人,进入他不熟悉的高于他所在阶层的场所,会变得非常拘谨和不自在。高阶层的人,无论进入什么场合,都非常自在。
就像美剧《权力的游戏》的游戏里,八爪蜘蛛对小恶魔说的: “你一看就是有钱人。你走在路上,就像这路是你家的一样。”
2、底层孩子
上哪所大学最有可能改变阶层?
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中产阶层在教育问题上如此焦虑?现在才想明白,说到底还是关于阶层分野。
在开头的成都小区学位之争里,年收入50万的中产,以及他看不上的年收入10来万的小中产,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不遗余力,为了争取优质教育资源不惜争得头破血流,无非是害怕下一代阶层掉落,内里是一模一样的阶层焦虑。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教育军备大赛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上海以民办小学办学水平顶尖著称,甚至有“小学不读民办,大学就读民办”的民间谚语。
为什么教育如此重要,并且和阶层分野如此息息相关呢?
保罗·福塞尔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社会品味》里说出了问题的关窍。
“鉴于美国是个如此年轻的国家,根本没有一个世袭的等级和封爵制度,也不存在王室加封的传统,甚至连一条众人皆知的可以往上爬的社会阶梯也没有,因而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人更加依赖自己的大学体系,指望这个机构培养人们的势力观念,建立社会等级机制。”
中国的情况和美国如出一辙,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大学体系在强有力地建立社会等级,且处于垄断地位。
大学体系在扮演着划分社会等级的角色,大学文凭就是一枚等级徽章。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本质就是这个。
而没有世袭的另一个结果是,每一代人都要重新定义自己的社会等级。财富可以承继没错,但保有财富、增加财富规模以及保有阶层地位,却不是轻松的事。
所以中国的家长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如此焦心。
一个顶尖大学毕业的家长,如果他的孩子上了二三流的大学,他比较难把孩子带入他所属的圈层,他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掉落一个阶层。
大学体系划分社会阶层是如何完成的呢?
先说体制内,你想想中央部委要招公务员,他们要的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人?普通大学毕业的,有入场机会吗?
再说体质外,世界500强企业也许会告诉你学历不重要,能力更重要,但他们根本不会去二三流大学招聘。如果你去投简历会发生什么呢?
一位大型企业人事直接爆出潜规则:招聘会现场会把985和非985的简历分开放,非985的不会带走,会留在招聘会现场,直接扔到垃圾桶。
ofo的创始人戴威,前段时间因为不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回顾他的创业经历,你会发现他的第一笔投资来自他北大校友的100万。你如果就读一个普通学校,你去哪里找一个投100万让你随便烧的校友?
这就是圈层,这就是顶尖名校所链接的资源。
你可能会说,我听说有很多小学毕业照样当大老板的。
我只能告诉你,也许过去有,但那种时代永远过去了,也许低学历的老板也会成为一个企业主,但大概率是中小企业主,而且不仅在新的商业世界很难再抓住新的风口,而且守业艰难。
新富阶层是完全不同的一群人,不信你可以看一下这两张互联网乌镇大佬聚会的照片。
大学体系能够扮演起划分社会阶层,是因为大学体系本身等级分明,社会的等级,与大学体系本身的等级无缝接轨。
中国的大学等级体系从高到底依次是:C9、“985”、“211”、一二三本。C9里面清华北大叫自己国内top2。
《格调-社会等级与社会品味》里有一句话非常残酷,但非常真实:“仅有成功还不够,还必须有人失败。”
有顶尖大学还不够,还要有二流、三流和末流的大学来衬托他们的价值。
在纪录片《出路》里有个成绩不好的农村女孩,倾尽全家的财力上了民办大学。负责招生的老师非常良心不安,因为他在ppt里说的关于学校师资和资源的宣传全都是谎话,连图片都是网上下载的。
这样一个女孩毕业以后会做什么工作呢?可以想象得出来,她毕业找工作一定会四处碰壁,最后会在小公司找到一份低薪的白领的工作,成为城市的底层。
出身贫寒但成绩优异的同学,有,但永远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不仅出身贫寒,成绩还根本赶不上城里同龄人的学生。
底层孩子上哪所大学最有可能改变阶层?只能沉下心,埋下头,考一所大学等级体系里尽可能排名前面的大学。
3、在阶层崇拜的时代,应该如何自处?
关于阶层的是是非非很多,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呢?
对于境况不如你的人,不要倨傲,记住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一句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对于各方面条件远远高于你的人,不要谄媚,也不用自惭形秽,妄自菲薄,更不要因此去假装和冒充一个高于自己真实情况、不属于你的身份。
也别轻易就觉得别人在炫富,一个人如果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金钱,他如何昭示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呢?自然是无限消费升级的各类商品。
这些名牌的、高档的东西,不过是一种社会符号而已。就连项羽这样的历史强人都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何况普通人呢?
这也是一种奖赏和激励机制,就像跑步比赛,如果前100名和最后100名,得到的东西没什么区别,谁还肯奋进呢?这是社会想出来的,激励人们去创造社会财富的方式。
更聪明更精干的人,获得更好的东西和更好的生活,这是他们应得 。那富二代凭什么坐着祖荫上炫富呢?那是因为财富积累是一代一代的接力赛,由几代人积累,不是冲刺跑呢。
所以我对炫富这件事,态度非常平和。
不嫌贫,不仇富,才是坦荡君子。
如果高攀低就都让人不舒服,那就和同类在一起好了,人和背景相似的人待在一起是最舒服的。
对消费等级清楚的人,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消费清单,迅速勾勒出一个人的阶层肖像。比如多少收入,常穿哪几个牌子的衣服,用什么品牌的护肤品,甚至用多少钱的马桶。
消费主义的世界,广告总是在传递隐蔽的价值观,群体认同,但不要被大众传播把自己变成需要靠收集商品确认自我的人。
真正属于成年人的天真,应该是熟悉社会运作的规则,理解这个世界纷乱的现象之后,还能清醒地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不为光怪陆离的表象和符号所迷惑,能在看清楚一切之后,依然秉持自己的本心。
在阶层崇拜的时代如何自处?
我的建议只有一条:
永远记住剥离了所有符号之后,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End-
来源 / 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作者 / 李小墨
编辑 / 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