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2019年5月14日  来源:幽明轩笔记 作者: 提供人:duanan53......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如果想要理解这句话,就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器”。

1. 先从“君子”与“小人”说起。

商周实行分封制度,天子之下分封诸侯,诸侯被称为“国君”,国君的儿子即是“君子”也就是“国君之子”的意思,后来泛指拥有贵族血脉的人。而随着词义的演化,“君子”的概念扩大,一些士大夫也被称为“君子”了。而另一个相对的概念“小人”,则指的平民、庶民,也可能包括奴隶。

上古时代的“君子”与“小人”,生存环境是迥然不同的,“君子”们衣食无忧,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因而通常有文化、有修养,知书达礼,举止优容。“君子”们是有闲阶层,不需要为生存而劳作,多余的精力就可以用来探寻天地之理,洞幽万物之微,也就是所谓“天道”。而“小人”们掣襟露肘,饔飧不继,要担负供养天下的重任,显然不可能有这份闲情逸致。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世界另一端的古希腊贵族哲学家们,也是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下,才做起了思考世界的大事。可见艺术、哲学、文化等,实在都依赖人类社会生产之外的剩余精力。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对于“君子”,“小人”们缺乏教养,生活困苦,他们的人生追求,恐怕不过是衣可遮体,食能果腹而已。那么“小人”们的行为,就常常不得不为利益所驱使,在“君子”们看来,他们是没有文化,鄙陋、低等的人。

《管子·牧民》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诚也。

因为“君子”与“小人”在文化与礼仪上的巨大差别,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这两个词已经多了很多褒贬的味道,逐渐由名词向形容词过渡。但“小人”在语意上还没有包括进后世加上去的那么多恶行,以至完完全全变成一个骂人的词,“小人”的意思大概和现在的“庸人”、“俗人”差不多。比如,孔子的学生樊须(子迟)向孔子问种地种菜的事,孔子很不高兴,称樊须为“小人”,当然不是指樊须人格卑劣,而是认为他格局太小,像陋民一样,胸无大志。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其中“怀土”两个字被后世的学者们解释为“心怀故乡”,我认为有点想多了,那个时候“小人”们的工作,基本上都和农业有关,“怀土”的“土”就是指的土地。所谓“怀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心里想的,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后面的“怀惠”(心里只想着恩惠),都是在说“小人”没有格局,目光短浅,这与另一句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相近。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儒家对“君子”极为推崇,一部《论语》,仅仅对“君子”的直接描述,就有大概八十多节,加上“圣人”、“仁者”、“贤者”、“士”、“大人”等和“君子”相关的,占了大多数篇幅。甚至可以说《论语》这本书,基本上就是教人怎么做“君子”的。

“君子”是一个较为意象化的词汇,并没有严格清晰的定义,对君子之行的界定,散见于各种儒家经典中。总之,凡是符合儒家理想的行为,就标榜为“君子”,否则,就贬低为“小人”。

2.“器”是什么?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周易·系辞》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用现在的语言解释,“形”大概等同于客观世界的外在表象;而“道”是统摄客观世界内在本质的永恒精神;“器”是人在客观世界中的造物。

“器”是有形的,“道”是无形的,“器”是人为的,“道”是先天的,“器”是物,“道”是理,“器”是单一的,“道”无所不容。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道”与“器”的认识,那么超凡脱俗的“君子”们,他们的首要任务乃是领悟难以把握的“天道”,而不是作为“器具”浪费在具体的物事中。

孔子的学生子夏在《论语·子张篇》中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这是对“君子不器”最好的注解。

那么“君子不器”的思想为何会形成呢?这不能不说一下儒家的最高理想——

3.“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一个人内在修为达到圣人般的境界,而后对天下推行“王道”。其中“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而达到“内圣”,需要时刻不停的磨练自己的心智,参悟天地玄机,洞悉万物之理,这就是“求道”。这一点和道家的目标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是,儒家不止于“求道”,还要积极入世,以求得的“道”,治理天下。

在这样宏伟的目标之下,“君子”当然不能“器”,如果甘于为“器”,就等于失去了志向,沦为苟且的“小人”。

当然,不可能每一位儒者都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但只要始终不懈向着这最高的目标追求,就可谓为“君子”了。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这在孟子那里被总结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善其身不是放弃济天下的理想,而是随时做好准备,能为则为之,不能为则待之。

儒家立志做社会的管理者,那么“君子不器”,就是对自己理想的提醒。

《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孟子又进一步发挥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君子不器”本质上是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划分一条明确的界线,“君子”作为“劳心者”,不能去修习作为“劳力者”的“小人”的技能,这是一种必要的身份隔离。而且,他们作为“治人”者,理应由被他们治理的“小人”们供养,这就是他们理解的“天下通义”。

4.“君子不器”的后世影响。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治世”精神与对“道”的追求,为其带来了崇高的荣耀感。作为“士”的文人群体,在精神和地位上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和“农、工、商”等群体之间有巨大的天然鸿沟。

“士”构成了古代社会的官僚体系,能在这个体系中居于高位的,往往源于其在文化上的才能,专业化的技术人才从来不会列入选拔目标。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考验的是文人的文学修养及对儒家精神的理解,凡是在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即被认为是可以经世治国的人,在这种制度的鼓励下,中国官僚士大夫阶层知识结构变得单一。

而事实上,当儒家经典成为在科举中谋取声望与地位的敲门砖之后,就很难在士子中区分真正的理想者与世俗的投机者了。虽然每位读书人都宣称自己怀抱儒家治世求道的理想,但真实动机更可能是为了功名利禄,就像西方的教廷以上帝的名义谋求权力和利益一样,任何理想一旦僵化成了教条,必然只会徒具形式,而难觅它的初衷。

传统文化解罔——“君子不器”的思想渊源及对后世的影响

那么在后世,所谓“君子不器”到底是文人治世理想的精神坚持,还是维持其虚伪体面的遮羞布,就很难说了。

在“君子不器”的滥觞之下,中国传统的知识阶层重“道”而轻“器”,长期疏离社会生产,不关心于国计民生极为重要的技术,也没有探索科学的动力。中国传统社会既创造了人文领域灿烂的文化,也在科学发现方面陷入知识的贫瘠,而最终在近代不同文明之间的大碰撞中遭受了惨痛的教训。

5.结语。

“君子不器”的思想,在文化落后,智识阶层相对较少的上古时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其在后世的僵化,又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惰力,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的。

在现代社会,所谓“君子不器”,当然是难以实行了,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早就没有了身份意义上的“君子”与“小人”。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分工协作中,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专业的技能,才能更好的发挥和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世界上也不存在不需要验证的,放之万世而皆准的“道”来供我们追求,“不器”的人,其实就是无用。我们现代人,不妨可以保留“君子”之志,但一定不能“君子不器”。事实上,在社会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皆可谓之“大器”,正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楷模。立志成为于国家于人类有用的“大器”,而不是做大而无用的空谈家,才是现代社会我们最应该追求的志向,这样的人,才是现代社会真正的“君子”。

君子不器 / 论语 / 君子 / 小人 / 内圣外王 / 荣耀感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