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自悟空问答。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本身就有点意思,是不是说,如果不能改变命运,我们就不需要知识了?
“知识改变命运”,且不说正确与否,但在中国人的认知里,有一些可以玩味的现象,值得好好来谈一谈。
如果说中国人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看起来好像不太符合事实。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世界上很少有国家的人像中国的父母一样,对子女的教育如此重视,如此急切。甚至到变态与疯狂的地步。
就算最最没有文化的人,也懂得时时叮咛孩子要“好好学习”,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乎被强调为唯一可把控的决定人生未来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教育资源的争夺,在中国是极其惨烈的,为了“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的父母们不惜花天价购买学区房,费重金聘请课辅老师,五花八门的教辅书更是买起来毫不心疼。
北京某地段的学区房曾经被炒到46万一平米,你敢相信吗?
这些现象是否足够说明中国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而与对子女的教育不计成本的投入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成人几乎是不怎么读书的。
据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不超过一本,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严谨,但依我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应该大致符合现实。
一边要求孩子拼命读书,一边自己又坚决不读书,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真实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似乎说明,中国人热爱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的“功利性”。中国人也许并非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而是信奉“文凭改变命运”。要求孩子读书,是因为读书是获取文凭的必要途径,而文凭,是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资本。成年人不读书,是因为读书并不会带来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的奖励,说明白点,就是读书不能让你立即赚到钱。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商业化时代无可依靠的焦虑感与紧迫感。如果身边每个人都在拼命攫取资源,还有什么人敢于以一种从容不迫的优雅姿态生活?
有一种人,在中国社会受到普遍的嘲笑,那就是“书呆子”,这用来形容满腹经纶而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有一副对联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学问与文章,在中国是一项相当重要的生存技能。精通这项技能的人,能做到四方讨巧,八面玲珑,在社会上更容易混的风生水起。
读书读多了,就很容易产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明辨是非”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却是一个大忌。因为人情社会讲究的是“不问是非,只论亲疏”。读书多了,明白了是非善恶,心中难免多少会有一些原则与底线,这样的人,就离“呆子”不远了。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如果一个社会中不读书的人看起来好像能混的更好,那么这个书,傻子才愿意去读。
不读书的中国人,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却是“智慧”。大部分人的心思,都用在琢磨人,琢磨社会,努力将自己磨练成一个“社会油子”。
美国人卡耐基写过一本书,叫做《人性的弱点》,这是一本鸡汤型的成功学书籍,在西方相当畅销。但翻译到中国以后,却受到一些“国学大师”的鄙视,称其在中国文化面前,这本书最多小学水平。
原来卡耐基写的书是教给直肠子的老外们怎么处理一些社会人际关系的。大言不惭的说,在这方面,西方人和中国人相比,实在是太Low了。西方人表达意思,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直来直去。而中国人说话,却喜欢曲里拐弯,绕来绕去,有些东西,需要从话里话外去体悟。卡耐基这种人,就是矮子里面拔将军,在直性子的外国人中算是比较油滑一点的,他的书,糊弄糊弄憨傻的西方人还凑合,在中国的社会油子中随便拉出一个人,都能当他的老师。
比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往往喜欢说“吃了吗?”无论你吃没吃,通常都要回答,“吃过了。”如果是西方人听了这句话,可能就会傻傻的想,咦,你要请我吃饭,太好了,去哪里?快走快走!
你说这不就尴尬了吗,哎,听我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客气,客气而已…………不,不算骗人……卧槽扯不清了,嘿,我说这位老外,你特么懂什么是客套吗?
在人际交往领域,粗直的西方人相比阴柔的东方人,就像一群毛还没有褪尽的猴子。
不过,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在百年前中西方文化的大碰撞中,不通世故的西方人,硬是凭借手中叫做“科技”的东西,把“精明”的东方人搞的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为什么每个人都精明,合在一起,却不能成就大事?我们究竟败在何处?
我认为东西方文化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西方人侧重于“做事”,而东方人侧重于“做人”。西方人喜欢讲规矩,是就事论事,中国人不喜欢讲规矩,是就人论事。做事,当然越认真越好,一件事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搞清楚事实,才是做好事情的基础。而做人则完全不同,在中国,方与圆是相对的,不是说“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吗?在中国,连鹿与马都是相对的,在关键人物一锤定音之前,鹿与马通常如同薛定谔的猫一样处于测不准状态,随随便便指鹿为鹿,指马为马,指马为鹿,指鹿为马可能都不对,都是犯了冒失的错误,一件东西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这里面的学问大了。中国人讲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难得糊涂,才被认为是高明的智慧。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差异最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性格。
重视“做事”的民族,必然注重知识的创造与积累,也必然尊重创造知识的人。比如,科学巨擘牛顿在英国受到圣人般的崇敬,其逝世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享受到国葬的待遇。而在传统的中国,人们尊崇的是孔子,朱子,曾文正公等这类道学家,将其视为为人处世的楷模,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因为在知识上的发明贡献而获得崇高社会地位的。
具体的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被视为奇巧淫技,细枝末节,而不受重视。所谓君子不器,君子们都去洞幽玄之又玄的天地之至理去了,不屑于做这种没有档次的事情。
当西方人筚路蓝缕,毛举缕析的一点点开拓科学的功业时,中国人仍然沉迷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大而无当的玄学幽思里。中国自古没有知识,而只有学问,没有科学,而只有文化,这是中国在近代全面落后于西方最根本的原因。
世界近代史证明,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智慧”、“技巧”、“精明”、“策略”统统不过是炮灰。以严谨,理性,规范为核心的源于西方的科技文明最终牢牢主导了世界。
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科学,感性大于理性的传统文化最终使我们吃了大亏。但滥觞之下,如今还继续影响着我们,我们引以为傲的古老文明到底是一种荣耀,还是一种累赘呢?
中国,有号称5000年的文明传承,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经济体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军事实力也逐步提高。但和中国日益上升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的是,中国的文化输出能力,相当薄弱,而中国人的整体文化素养,十分底下。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其著作《低智商社会》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虽然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喜欢一个日本人这样评价中国,但恐怕我们拿不出足够的事实来反驳对方的论调。
在中国这个过于急功近利的人情社会,人们缺乏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如果没有明显的功利化的需求,就算去打麻将都不愿意拿起书本。网络与自媒体的兴盛更加剧了这一点,快餐式阅读越发占据了人们的时间,不负责任媚众取宠的垃圾信息腐蚀着人们的心智,使人们彻底丧失了从书本上获取深层知识的机会。
庸俗、肤浅、杂乱的知识结构,使人们没有独立思考与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人愚弄而人云亦云。在很多大众能够广泛参与的一些信息平台上可以看出来,大众的很多言行特征完全符合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的定义。
知识结构对于一个人,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虽然我们有时候看不出一项知识对于俗世生活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但实际上它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眼光与格局。比如一个人对概率论有一定的了解,通常就不会相信什么彩票预测之类的玄学,就不会钻入电子赌博的圈套。如果一个人对经济学有一定的常识,就不太容易被传销之类的骗子蛊惑,不会相信国家会去主导什么阳光工程。如果具备一定的现代生理学或医药学知识,就很难被一些虚假宣传的无良保健品商家所忽悠,就很难相信所谓的中医保健真的有效。
没有牢固的知识体系支撑,一个人的所谓“智慧”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以为眼光远大其实只是坐井观天。中国人的知识结构里,到处都是伪知识,伪智慧,伪科学,伪学问。不读书的中国人,只是小事精明而大事糊涂。不读书的中国,成了骗子和各路大忽悠们的沃土,乐园,天堂。
请记住,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即使不能明显的提高你的人生上限,但至少可以抬高一个人的人生下限,使人可以最大限度的摆脱无知与愚昧的困扰。
从这个角度来看,知识当然可以改变命运,并非一定是获得所谓“成功”才算改变命运。如果知识能够使你避免做出一些必然失败的愚蠢的决策,就已经改变你的命运了。
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同样可以成立,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普通不懂得科学,甚至连被科普的基本理解能力都没有。那可以想见,一个国家的科学事业将会多么艰难,对,不必隐瞒,我说的就是转基因。
什么时候一个国家的人们不再仅仅为文凭而读书,为功利而读书,而是发自内心的拥抱知识,赞美知识。那么一个国家才能真正当之无愧的成为一个文化大国,才真正具备了强大的软实力,才有可能形成强大的文化辐射,文化输出的能力。否则,幻想永远只能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