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纪念赖特: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阶级就不会消亡

2019年1月27日  来源:土逗公社 作者: 提供人:看见那......
纪念赖特: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阶级就不会消亡

导语:尽管赖特教授已经与世长辞,但他在左翼领域的理论建树尚存。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社会阶级关系就仍是形塑我们生活的最强有力的、也是最具有根本性的一种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我们对阶级问题的分析也就不会停歇。

上网的时候突然看到消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的埃里克·奥林·赖特(Erik Olin Wright)教授不幸因病辞世。悼念之余,不禁想起多年前我与赖特教授也有过一段往来。

我有幸于2011年9月到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访问了一段时间,并与赖特教授进行了交流。在赖特教授等左翼学者的推动下,该校社会学系具有鲜明的左翼风格。该校社会学系的活动室里挂着许多左翼风格的宣传画,比如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以往的抗争记录。一时之间,竟让人有不是身处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而是某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感觉。

纪念赖特: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阶级就不会消亡

作者摄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社会学系活动室。

该系也定期邀请世界其它地区的左翼学者访问讲学。在访问该系期间,就有来自德国的奥菲教授(Claus Offe,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及《不稳定无产阶级》(The Precariat)的作者斯丹丁(Guy Standing),约兰·瑟伯恩(Goeran Therborn)教授等左派学者来该系交流做讲座。除了给研究生开课之外,赖特教授还在该系给本科生开了讲授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课程,有趣的是,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授课地点是在威斯康星大学里的一所教堂内。

纪念赖特: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阶级就不会消亡

赖特教授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授课地点

图片由本文作者拍摄

麦迪逊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到了晚上七点,街上的多数商店就关门打烊,行人也寥寥无几。其他学者的纪念文章提及,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社会学系每个学年之初都会举办骑自行车环游麦迪逊的活动,赖特教授自然身体力行,我也有幸参加了一次活动。在骑自行车环游麦迪逊的时候,赖特教授在途中特别停下来向骑行活动的参与者们指出并介绍了一个合作经营的咖啡店。赖特教授似乎比较推崇这种合作经营的办法。值得一提的是,在麦迪逊,还有一个也是采取合作经营形式的左派书店——“彩虹书店”(Rainbow Bookstore),其中有大量左翼学者的著作。

大家都知道,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范畴。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都有人鼓吹“阶级消亡论”。真正对社会现实有所研究就会知道,这种主张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自从1973年智利军事政变,皮诺切特上台,新自由主义进入政治实践以来,尤其是1980年里根、撒切尔等人在欧美发达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阶级分化都在加剧、都在恶化。赖特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就是在阶级分析领域,他的研究对于分析当代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阶级状况有着极大的意义。他在这个领域的主要著作《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国内均已译介。在这些著作中,赖特教授提出了多元分层模型,以补充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并且更有力地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当代资本主义中的阶级尤其是所谓“中产阶级”,赖特教授提出了“矛盾的阶级地位”这个理念。这个范畴确实能够描述当代资本主义中“中产阶级”的状况。事实上,不仅在当代资本主义中“中产阶级”如此,从19世纪以来,所谓“中产阶级”就处于“矛盾的阶级地位”之上,他们的政治行动也是他们处于这个地位的表现。他们既反对大资产阶级和旧式权贵,也反对工人阶级(例如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英国和德国的“中产阶级”都在工人运动的高潮中组织武装并与之对抗)。

纪念赖特: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阶级就不会消亡

赖特教授的著作《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其著作中,赖特教授还注意到了新自由主义得势以来美国小资产阶级地位的下降(当然在这里应该指出,也正是这些人,构成了美国乃至世界其它地区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基础,美国南方尤为突出)。赖特教授的阶级分析框架是多元性质的,在他的理论里,一共有四种资产,以及四种剥削机制。这四种资产是:物质生产资料(这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最为强调的一种资产),劳动力,组织资产和技术资产。四种剥削机制则与这四种资产类型相对应。

在微观层面,赖特教授提出了阶级位置、阶级意识和阶级实践这三个范畴。在宏观层面,除了阶级结构之外,赖特教授提出了“阶级形成”(Class Formation)这个概念作为阶级结构和阶级实践之间的桥梁。不仅赖特教授强调这个方面,另外一位美国左派学者阿罗诺维茨(Stanley Aronowitz)在其著作《阶级是怎样运行的》(How Class Works)中也提出了这个范畴。性别(Gender)也是国际上左翼学者关注的一个领域,女性主义理论家们甚至试图把性别而非阶级设定为当代社会不平等,以及相应的社会批判的核心概念。赖特教授在其著作中分析了阶级和性别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阶级和性别之间相互影响的几种机制,例如性别把人们分布到一组独立创造的阶级地位中去,而工人阶级的体力劳动要求会强化对于“男性气质”(masculinity)的追求,以及相应的文化。

应该说,赖特教授的上述研究和范畴都是很有启发性、很有意义的。较之十九世纪,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显然更加复杂,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兴起得势以来,碎片化、原子化等因素都对当代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的运动和斗争造成很大冲击。而且,其他学者如戴维·略迪格(David Roediger)的研究也表明,阶级和种族也是纠缠在一起的,美国尤甚:美国的白人工人在历史上就因为受到白人种族主义的影响,难以和黑人工人展开共同斗争,这种分裂状态显然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形成极大的阻碍。不过略有遗憾的是,赖特教授的阶级分析模型对种族问题关注得似乎稍显不足。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赖特教授无疑是有政治追求的,他也积极投身于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的社会运动。他的另一本主要著作《展望现实的乌托邦》(Envisioning Real Utopias)就是其政治追求的说明。在本书中,赖特教授首先提出了“解放性社会科学”(Emancipatory Social Sciences)的概念。这样一种社会科学并不只是“价值中立”地描述现实,而是对现实进行“诊断”和“批判”,并且提出有效的替代。熟悉社会学的人们不难发现,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延续。

纪念赖特: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阶级就不会消亡

莱特教授在一次关于展望乌托邦主题的演讲上

图片来源:Printerest

接着,赖特教授对资本主义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当然,赖特教授和很多西方左翼人士一样,对苏联模式尤其是苏联模式的僵化等方面并不满意,并秉持批评态度,他提出的设想自然也和苏联模式颇为不同:在政治方面,赖特教授自然和左翼人士一样主张直接的、参与式的民主;在经济方面,赖特教授主张设立“普遍的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最早由比利时学者范帕里斯(Van Parijs)提出,近年来被国际左翼学者热议),也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不需要满足其它任何条件就能够获得的基本收入。除此之外,赖特教授主张用“社会所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经济活动不再是以追求利润为唯一动机,而是为全社会服务。根据前述赖特教授的态度,这种“社会所有制”应该是某种类似合作经营的办法。赖特教授在本书中详述了他的具体想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

在麦迪逊期间,我参加了一次对《展望现实的乌托邦》的读书讨论会,并提出了一个问题:赖特教授在此书中提出了用渐进手段侵蚀资产阶级的权力,并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但是,正如历史已经证明了的,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是不会对他们的权力和宰制受到侵蚀视若无睹、无动于衷的,那么他们会如何反应呢?赖特教授当时似乎没有考虑得十分充分,但当下左翼面临的这些实际性问题也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多年过去了,赖特教授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思维活跃,笔耕不辍。我与赖特教授的最后一次联系是2016年11月特朗普上台后不久,在交流过程中,他直接把特朗普上台称为“政治和道德上的灾难”。两年来美国以及全球的状况也充分说明,赖特教授的判断是准确的。尽管赖特教授已经与世长辞,但他在左翼领域的理论建树尚存。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社会阶级关系就仍然是形塑我们生活的最强有力的、也是最具有根本性的一种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我们对阶级问题的分析也就不会停歇。

本文及封面图首发于两颗土逗,转载请联系土逗获得内容授权。

作者:叶攀

编辑:Targaryen

美编:太子豹

阶级 / 马克思 / 资本主义 / 赖特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