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了背景信息的铺垫后,接下来就进入故事的重头戏——冲突了。之前我们说过“无冲突,不故事”,可总有学员跟我说:“我的生活很平淡,根本没什么冲突啊,难道要为了讲一个故事,故意制造冲突不成?”
为了帮学员挖掘故事,我通常会让他们回想一下最近感受到的一个负面情绪是什么,它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包括伤心、沮丧、害怕、丢脸、担忧、着急、恐慌、压力、失望、泄气、生气等。然后我就让他们想想,当时是什么东西点燃了他们的这些情绪呢?点燃这些情绪的事情,就是冲突。
比如你年底没有涨工资,你感到非常生气。有些人说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不好,有些人说是互联网大趋势,也有些人会怪公司管理层,或者怪老板对自己不好,要不然就是其他同事跟自己竞争,当然也有些人会归因于自己没好好奋斗。在你的故事里,那些阻碍你达成目标或是威胁你的东西,就是冲突。冲突可以是环境跟你的冲突,别人跟你的冲突,或是你和自己的冲突。
其实,我们生活中面临的任何冲突,都逃不出以下这3个层面。
◆ 外部问题:造成阻碍的外因,可能是环境,可能是他人。在我和Hubert的故事里,这个外部问题就是:我们两个都没钱。
◆ 内部问题:这个阻碍存在的内因。绝大部分困扰我们的问题,都来自自己和自己的斗争。外部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你如何看待这个存在,其实才是冲突本身。比如在我们的故事里,没钱是我们的客观存在,因为没钱而带来的不自信和好面子,期望对方接纳自己没钱的这种内心挣扎,才构成冲突。
◆ 哲学问题:那个探索自我存在的问题。这个冲突就是动力和价值观层面的冲突。在我们的故事里,其实Hubert最为担心的,是我们是否拥有相同的价值观,这个共同的价值观,才是一段关系能够长久的原动力。
在一个故事中,这3个层面的冲突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是单独呈现的。
拿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来做例子,主人公想要解决的外部问题是越狱。但如果光是外部问题,那就没人关心了,因为我又没在监狱里,我为什么要关心他是怎么越狱的?我们之所以被剧情牵着鼻子走,跟随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因为除了外部问题,还有一个内部问题,那就是自我怀疑,这么戒备森严的监狱到底能不能翻出去呢?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想一想,我们是不是都活在自己的“监狱”里?很多人之所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被套在自己不满意的婚姻里,跟着自己讨厌的老板,都是因为不知道如果离开了,自己到底行不行。这些都是我们渴望挣脱的心理监狱。然而我们的自我怀疑让我们宁肯焦虑、纠结,也无力挣脱。所以,当肖申克从又脏又臭的下水道钻出来,在大雨中张开双臂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像自己也挣脱了心理监狱,深深地和他产生了共情,并在心中为自己呐喊加油。
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那些说自己没冲突的人,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也没有刻意去反思。这个反思冲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梳理价值观,让我们看清楚到底什么对我们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同样一个事件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故事,就看他们把“原因”归于什么或是归在谁身上。你可以通过冲突想象未来故事如何延伸,主人公最后能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