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知识优势造成的怪圈
现在要谈谈人类的堕落,一种基本上是全球性的愚蠢做法。按照“上面领导”的意愿编好程序的电脑,变得那么“优秀”,它们简直可以(我这里要说得形象化一点儿)通过作弊让自己获益,或说得直白一点儿,是欺骗。对各种不同的产品进行比较已经非常困难了,更困难的是譬如对艺术品的估价(莫奈的画作肯定比马奈的更值钱吗)。可是在服务业呢?我们或多或少地要与服务业人员打交道,我们就要自问了:
·我能不能相信这位医生,他为我这么做是最好的选择,还是在我身上只管哪儿有利可图?前面要做的那么多项检查难道都有必要吗?
·我是不是最好还是太太平平地死去,还是别人仅仅要赚钱而非得要我接受没完没了的化疗,让我再也没有一天好日子过?
·谁知道这位汽车修理师傅在检查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真的像账单上写的那样给我的汽车里添加了贵得要命的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专用机油吗?我真的需要这东西吗?
·银行的客户经理真的给我推荐了最好的理财方案,还是那台电脑讹诈了我?他是不是个新来的临时工?他是不是真的懂业务?
·每次我登录网上银行时都看到,银行答应给新客户提供诱人的条件,那么我呢?他们给老客户什么呢?
·购买贵得多的“全能型无忧险”真的最划算吗?
·附近的那家餐馆做的菜真的都是新鲜原料吗,还是解冻了的?
·我在二手车市场是不是被敲竹杠了?
·花了建议零售价买东西是不是大傻瓜?
·税务顾问该扣的都替我扣除了吗?或者他仅仅把现成的表格一填,很快写出了账单?
·我的手机费套餐是最适合我的吗?
·那个房产中介真的值几千欧元?还是他也仅仅在网上搜了搜?
·为什么这种柴油能多跑100千米,还便宜了0.12欧元。
·买航空机票难道像是买彩票?(我刚找到一张德国之翼公司54.99欧元从维也纳飞往苏黎世的机票,同一时刻的奥地利航空公司只要花43.8欧元,而且用小号文字说明:这趟奥地利航班“由德国之翼执行”。这么说来,我乘坐的是同一架飞机飞往苏黎世!而且奥地利航空和德国之翼两家公司都属于汉莎航空!)
·每升0.69欧元和1.29欧元的牛奶有什么差别?奶牛不还都是一样的奶牛吗?奶农们说不一样。真是这样?
·生态食品真的是生态的?还是他们把皱巴巴的东西当作生态的?
我并不是说所有服务商都是骗子,但是他们中那么多的人到了投机者的边缘,让我们不得不普遍产生了怀疑。在上述领域里领教了那么多事情,使我们对那些服务商不得不先掂量掂量,能不能信任他,究竟是不是可靠。
我们通过网上搜索来做好防备,通过互联网来检查,在智能手机上查看。我通过网上搜索了一件衣服,在eBay上可以花119欧元立即下单,在慕尼黑的实体店里则要花298欧元。免税店里的价格很多要高于网上的价格,我们可以拿免税店的商品与手机上亚马逊App里的进行对比。我们在爱尔兰休假时参观了一家有名的爱尔兰酒厂,厂里向我们提供了非常优惠价的威士忌。真的吗?我马上掏出手机,在德国亚马逊网站上查了查,那里所有威士忌的价格都要便宜10%~15%,而且我不必一路背回去。
这种情况总是让我们感觉吃了亏。原因在于,服务的提供者比我们更加清楚他所提供的服务价值多少。从经济学上讲叫作(服务委托方与服务代理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谓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的是双方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可能出现的利益受损的问题。
不过并不是只有企业或服务提供者(想要)占我们的便宜。我们普通人也会多找医生看看病,因为我们反正买好了保险;请个病假,因为工资照发;午休超过规定的时间;老年员工偷偷懒,因为反正这个年龄已经不允许被辞退了(暗指对公务员的偏见);我们看到许多人由于肥胖而让医生开一个疗养期治疗,结果在疗养地吃饱了、养好精神了再回家。雇主总是不信任我们,认为我们“钻道德空子”,如果不被注意就要群体钻空子。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于1970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的著名文章,凭此在2001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阿克洛夫的妻子是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耶伦从2014年起担任美联储主席。柠檬在英语里除了水果柠檬外,还表示残次品,转意成“报废车”或者“拼装车”。德国的经济学家们通常还借用柠檬这个词表示垃圾货。好了,我们就来说说柠檬问题。
阿克洛夫对二手车交易进行了研究,买家在买车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判断车的质量。阿克洛夫发现那里的旧车市场显然有人用“柠檬”(意思是指“报废车”)欺骗买家。在此类恶意行为下,买家们极为愤怒,商家立即信誉扫地,其带来的后果是:商家们无论把车说得有多好,买家都会降低对质量的信任度,尽量压低价格,避免买到报废车的风险。所以阿克洛夫的研究发现,旧车市场的价格普遍大幅度下降,结果质量好的旧车也遭到了压价而导致巨大损失,这样一来,质量好的旧车就不敢再被提供到市场,最后就是市场上根本买不到质量好的二手车了,顾客当然很快就发现了这一事实,更加降低了对汽车质量的信任,他们就只愿意花更低的价格买车。这样让“第二好”的商家也遭受了损失,也拿不出好车来卖了。如此继续发展下去,再发展下去,死亡的循环一直向下传递。到了最后,市场上真的只有报废车了,非常便宜。在参与双方彻底的不信任下廉价抛售,市场很快就会趋于萎缩。
客户想要买到好的汽车,商家想要把生意做好,但最后的结果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人人都很茫然。
阿克洛夫的论文获得了诺贝尔奖,因为他对经济学上一个铁的基础理论提出了质疑:全世界都认为,也许今天还有人在说,(神圣的)市场通过价格来平衡供求关系,市场用这种方式,像一只“无形的手”(亚当·斯密语)一样保持着平衡。这句话不符合阿克洛夫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所得到的研究结论。在这样的市场里,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数量不对称,掌握信息多的一方会有投机行为,或多或少地为自己多得利益。
本章的前面我列出了一大串市场和交易关系,你可能匆匆扫了一眼,没有多做思考。不妨再看一遍,所有上述情况里的信息都是不对称分布的。或许你愿意认为:信息这么不平衡,与其说是例外,倒不如说是司空见惯。
阿克洛夫的理论认为:如果市场的参与者利用信息优势进行投机甚至剥削,那么整个市场就进入了死循环,最后只剩下最差的质量和甩卖货的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