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财富-认清财富的本质,才能掌握更多财富-财富的起源-序言:百余年来最深刻的变化+第一部分 范式转移:从传统经济学到复杂经济学-01 财富起源之谜由来已久-财富的未解之谜-人类最复杂的创造-250万年经济史概要-两个部落的故事-人类财富的爆炸性增长-创造出适合的设计-复杂经济学-02 传统经济学的时代已经结束-对于新方法的需求-定义传统经济学-大头针制作与看不见的手-健康的均衡-新科学的梦想-像万有引力一样可以预测-趋于至善的经济-新古典综合派-从分配到增长-传统经济学的遗产-03 一场动摇传统经济学根基的辩论-巨人的冲突-不现实的假设-简单到不可思议的世界里的聪明到不可思议的人-时间不等人-制造有趣的外生因素-对于事情的限制-现实验证-供求“定律”-一价定律-数百万兆年里的均衡-非随机游走-被误用的比喻-尚未成熟的物理学-芝麻开门-经济的错误归类-瓦尔拉斯的教堂之外-第二部分 洞悉财富起源真相的工具:复杂时代需要复杂经济学+04 定义复杂经济学:审视经济的五种视角-欢迎来到糖域的世界-富者愈富-伸进糖域的“看不见的手”-遗失的均衡-进一步定义复杂经济学+05 视角一:经济是一个动态系统-动力学与反馈-非线性系统-经济是复杂的,但不混沌-看不见的手偶尔会颤抖-06 视角二:行为主体是通过归纳推理进行决策的-斯波克去购物-认知失调-你这头自私的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法计算-归纳理性-为何“深蓝”系不了鞋带-行为主体的大脑-青蛙的学习-青蛙的诗-股票机器人+07 视角三:经济是一个复杂互动网络-网络是如何变得火爆的-随机朋友的价值-大即是美:信息规模-大即是糟:复杂灾难-可能性VS.自由-层级的好处-无聊更好+08 视角四:经济是一种涌现现象-商业周期就像抖动的果冻一样吗-现在我们都是(新)凯恩斯主义者-多即不同-振荡:啤酒世界的繁荣与萧条-间断均衡:有“关键物种”技术吗-幂律:地震和股市-为什么股票市场如此不稳定+09 视角五:经济是一个进化系统-人工生命-一种创新算法-乐高积木图书馆-进化设置-进化过程:孩子的游戏-复制因子只想复制-适合度景观的探索-大冠军搜索算法-妙把戏、强迫移动和路径依赖-剥离进化,回归基础-从进化论到经济现实+第三部分 财富起源于进化:复杂经济学中的三种进化力量-10 力量一:商业设计-囚徒困境博弈-冠军的锦标赛-计算机模拟策略-一片比特雨林-森林之王-无法预测但能够理解-巴别图书馆-斯密图书馆-一个经济进化模型-11 力量二:物理技术-经济人的黎明-物理技术空间-物理技术阅读器-物理技术促进自身发展-技术进化中的演绎-探寻法-模仿是最真挚的恭维-解释技术S形曲线-科学革命:重新编程进化-12 力量三:社会技术-让我们变得有组织-竞合-欺骗者(基本)从不会赢,而赢家(基本)从不欺骗-从家庭单位到商业单位-和平、爱和理解-由人组成的计算机-13 经济是三种力量共同进化的结果-企业的“生与死”-选择单位-策略胶水-变异:从企业家到官僚-选择:大男人对市场-选择如何在市场系统中运作-复制:放大成功-简述经济进化-赞扬市场——以不同的理由-元创新:回顾1750年-14 重新定义财富-怪人和不成熟的投机者-不可逆性:打破鸡蛋做蛋饼-降低的熵:粉色的汽车和炸弹能创造价值吗-适合度(第一部分):偏好的进化观-适合度(第二部分):按下我们自己的快乐按钮-通用效用函数-财富就是“适合的秩序”-我们通过测试了吗+第四部分 财富的积累及增长:如何利用复杂经济学理论决胜于商业社会-15 战略:把机构和社会设计成更好的进化体-你作出承诺了吗-决定历史走向的小概率事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秘密-策略是“红桃皇后竞赛”-创新的不是企业,是市场-战略就是试验组合-环境:创造有准备的意识-变异:你的战略树够茂密吗-选择压力:定下愿景-放大:群蜂智慧-适应心态-16 组织:创造“心智社会”,释放个体的创造力-组织——复杂适应系统-执行与适应-个体:透过玫瑰色的玻璃看世界-个体:适应与规避损失-个体:经验的代价-个体:“僵硬”VS.“灵活”-结构:多少个层级-结构:资源和商业计划的共同进化-文化:行为法则-文化:十条戒律-文化:内在张力-创造适应性社会结构-心智社会-17 金融:预期的生态系统-教科书上挑选股票的方法-拉斯维加斯、丘吉尔园马场和华尔街-棉花价格、肥尾与分形-华尔街的非随机漫步-市场是不断进化的生态系统-价格不等于价值-市场效率的新定义-资本成本-股票期权是否有意义-公司的目标是什么-持续与增长-18 公共政策:左右派争论的终结-左右派时期-人性与强互惠-左派乌托邦和自由市场幻想-政府作为适合度函数的塑造者-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2)-社会资本与“大破坏”-社会资本与“大破坏”(2)-不平等现象合乎道德吗-缺乏社会流动性-贫困文化-罗尔斯的逻辑与政策-改变文化,创造一个“共同层”-未来方向-财富的起源:后记

青蛙的学习

2020年7月9日 字数:1911 来源:财富的起源 作者:埃里克-拜因霍克 提供人:kangtao76......

假设有一只青蛙名叫克米特,它幸福地坐在池塘中的睡莲叶子上。37它的蛙生目标非常简单:远离危险,吃到苍蝇。克米特的心智模型里拥有各式各样的探测器,能够通过感官来检测环境中的状况,比如移动的、有条纹的、大型的、近处的、嗡嗡作响的。克米特还有一套描述它所能进行的各种行为的感受器,例如逃跑、求偶、伸舌头、无动于衷。克米特的心智模型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探测器和感受器一起放进“如果-那么”规则里,以便更好地实现它的目标。举例来说,克米特的大脑中或许有这样一条规则:如果遇到小型的、飞行的、位于视野中心的物体,那么就要伸出舌头。

克米特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如何获得这些规则的,它又是如何不断学习的呢?有一套基本标准是通过DNA嵌在克米特体内的,因此在蝌蚪时期,它就拥有能够进食和躲避危险的初始设置。然而,一旦进入广阔世界,克米特的规则设置就会马上开始扩展。比如,克米特身上与生俱来的规则是“如果遇到是小型的、飞行的、位于视野中心的物体,那么伸长舌头”。但在经过几次与蜜蜂和马蜂的不愉快接触后,它或许会将规则修改为“如果遇到小型的、飞行的、蓝色的、位于视野中心的物体,那么伸出舌头”,以便更准确地捕捉到苍蝇。同样,由于蜜蜂和马蜂带来的糟糕经验,它或许会增加一条规则,“如果遇到小型的、飞行的、有条纹的物体,那么不做动作”。

随着规则根据环境所提供的反馈不断修改和扩展,它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矛盾。我们可以想象有一天,克米特看见了一个小型的、飞行的蓝色物体,与此同时,一片阴影掠过头顶,那么它的探测器会激活两条规则“如果小型的、飞行的、蓝色的物体位于视野中心,那么伸出舌头”;另外,“如果阴影在头顶,那么逃跑”。这两条规则都在争夺克米特的注意力。我们将会假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克米特的心智模型进行了一个可信度赋值的过程,它会根据过去这两条规则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表现来给它们打分。成功的规则能够得到高分,失败的规则则会得到低分。“如果阴影在头顶,那么逃跑”这条规则对于帮助克米特避免成为猛禽的午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克米特的心智模型的打分系统里,这条规则会被赋予100分。与此同时,捕捉苍蝇的规则也很重要,但是不如前面那条规则重要,因此它会获得90分。这样一来,两条规则就都被激活了,但克米特的心智模型将会选择得分更高的规则,然后逃跑。接下来,它的心智模型还会记下规则是如何为目标服务的,并且更新每条规则的得分。

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导向了学习。比如,克米特有一条这样的规则,“如果听见‘嗡嗡’声在左边,那么向左转头”。但偶然有一次,克米特把头转向右边并碰巧捉到了一只苍蝇,于是它又有了一条规则,“如果听见‘嗡嗡’声在左边,那么向右转头”。这两条规则是矛盾的,且都在过去让它获得了午餐,所以这两条规则各得10分打平。现在,我们可以将这两条规则比较一下,在青蛙的世界里究竟哪条规则可以带来午餐。只要分数相等,克米特就都会试一试。我们会清楚地看到,一段时间过后,向左转头规则的效果好过向右转头,它的分数也会不断变高。

然而,这其中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我们不希望这个系统变得过于死板——一旦某条规则的分数从10变成了11,克米特就永远不会再尝试其他的规则。毕竟,如果克米特尝试向右转头,然后偶然间捕捉到了一只苍蝇,让该规则的分数变成了11,死板会导致它永远不会尝试向左转头规则,然后被饿死。因此,更高的分数可以增加规则被激活的可能性,但不确保一定会激活。我们还希望用一些分数非常接近的规则进行实验,甚至会希望偶尔尝试不受待见的规则,看看世界是否发生了变化。其次,我们还会遇到一个问题——行动和反馈有时候是分离的。这样的系统如何能够学会依照战略行动呢?也就是说,在短期内会有成本而在长期有回报的时候,克米特会怎么做?

霍兰德及其同事的答案温暖了经济学家的心——我们拥有市场。他们的假设是,存在于你心智模型里的规则会互相竞争,利用各自的信用分数竞标你的注意力。38信用分数越高,一条规则胜出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并不一定胜出。比如,竞标规则之间的5分差距或许意味着它们被选择的概率是50︰50,而10分的差距意味着60︰40的概率,以此类推。此外,竞标通常不是由规则本身,而是由复杂的规则链决定的。举个例子来说,克米特或许有这样一条策略——寻找苍蝇很多的地方并接近(暂时会吓走苍蝇),静坐一会儿直到又有苍蝇飞回来,然后用舌头击中它们。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规则链说明,获得回报的规则(如果出现苍蝇,那么伸出舌头)与规则最初被设立时的情况(如果有有气味的东西吸引苍蝇,那么靠近)存在一些差别。

在规则市场中,我们能将链条上的这些规则想象为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伸出舌头”规则购自“静坐不动”规则,“静坐不动”又购自“靠近有气味的物体”规则。因此,当伸出舌头获得回报时,它必须向供应商规则支付,供应商又会向上一层供应商支付,等等。这样一来,创造利润的规则(它们增强了规则链获得回报的能力)会不断增强,被使用的频次也会增加。然而,随着规则不断向链条的远处回溯,支付的涓滴效应也会不断减小,这可以归因于中间商的存在。由此产生的更低支付为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距离设定了自然而然的限制。这样的结构与实验假设相符,即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能够依照策略行动,但在很长、很复杂的因果链中就很难进行推理。

归纳推理 / 行为主体 / 决策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