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意识-什么是自我意识+意识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吗?-意识和思维动力学-揭开意识的奥秘:兼谈认知相对论纲领-还原论方法无法解开意识之谜,理解意识需要整体考虑+意识是什么?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答案-“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现在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理论依据-意识是什么?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答案-意识之谜即将揭开?-未被完全意识到的工作空间-寻找神经关联+人的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意识”就是感觉与认知-破解认知之谜,你需要准备哪些知识?-意识是神经系统调节的副产品-人对事物进行分类感知的底层原理(1)-人对事物进行分类感知的底层原理(2)-人对事物进行分类感知的基本原理(3)-罗素所谓的完美语言体系究竟存在吗?-判定意识或认知理论体系有效性的测试标准-理解意识的科学研究范式-神经系统为什么存在-动物机体存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大脑需要不断接收各种信息?-论信息的本质-为什么人对不同的刺激的适应性不一样?-人体对环境的自适应调节是如何建立的?-潜意识、意识与行为,三者的关系如何?-神经网络、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络有什么本质性的异同?-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人的意识是什么?思想是什么?我们被什么东西规定着-想不想知道,你的意识和思维怎么来的?+大脑网络如何实现从意识到潜意识的状态转变?-开悟:玄秘意识的最高境界如何界定?-你的意识可以离开躯壳吗-为什么喝醉后,身体和意识都不是你的了-意念是如何影响健康的?看完这一篇就全懂了+意识是如何运作的?本文将颠覆你的认知-为什么”你越禁止,孩子越要干“?科学解释来了-人类拥有智慧,但大部分人从来没有真正调动过「智慧」,为什么?-《脑与意识》关于意识的研究-第一部分到底什么才是“意识”-第二部分人脑与意识的关系-第三部分意识的活动规律-人类意识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何会出现理性+脑与意识-推荐序:开启意识探索之门-引言 寻找思维的物质基础-从笛卡尔谈起-意识——人类的终极之谜-界定“意识通达”-看得见VS看不见-主观报告科学吗-寻找意识思维的标志-意识科学的未来-1 如何以科学方法研究意识-意识面面观-最小差别实验-双目竞争-注意瞬脱-掩蔽意识知觉-相信主观报告-2 打开“黑箱”,探索无意识-无意识研究的历史-在脑中定位无意识-阈下启动效应-自动视觉加工-象棋大师的无意识思维-声音和图像的自动联结-无意识的语义启动-批评与自我批评-无意识算术-不依靠意识的概念组合-无意识与注意-无意识与决策-无意识与问题解决-在睡眠中获得灵感-阈下知觉小结-3 意识有什么用-无意识统计,有意识抽样-意识让思维延续-人类图灵机-社会分享-4 发现主观意识的客观标志-意识——神经激活的雪崩-意识通达的时间进程-滞后的意识-区分意识与无意识-全脑启动-深入意识脑-全脑激活的意识网络-引爆点-解码有意识的思维-现实与幻象-如何阻断意识-罐中之脑-5 意识理论的构建和计算机模拟-意识是全脑信息的共享-超越模块化-交流网络的演化-编码意识思维-全脑神经工作空间-计算机模拟意识的启动-无休止的自发活动-自发活动的进化-无意识的分类-物质的主观状态-6 将意识科学应用在临床-意识疾病的分类-能够思考的“植物人”-如何与植物人沟通-提出检测意识的新方法-皮质探测-检测自发想法-如何恢复患者的意识-7 意识科学的未来:让人类意识不再孤独-婴儿有意识吗-动物有意识吗-猴子有自我意识吗-人类意识是独一无二的吗-为什么人类会有精神疾病-如何建造有意识的机器-致谢-译者后记+意识与脑:一个还原论者的浪漫自白-第1章-第2章-处于科学萌芽期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研究神经细胞的生物物理学-加州理工学院、教学、研究和物理学家眼中的脑-再次面对意识的冲击-第3章-感受质和自然世界-意识的功能是什么-对意识定义的困难-论动物的意识-论自我意识-第4章-在脑中发现意识-一览无余的隐藏物体-并非所有的神经元都参与意识-新皮层的高级区的神经元与意识紧密相关-注意到某物,可却没看到它-第5章-调节意识特定内容的一些灰质小块-概念神经元编码了霍默·辛普森和詹妮弗·安妮丝顿-两个皮层半球中的每一个都能产生意识-意识能够永久地消失,留下一具僵尸-第6章-脑中的僵尸行动者-社会无意识-无意识无处不在的影响对我的探索意味着什么-第7章-自由的强立场与实用立场的细微差别-经典物理学与决定论:钟表装置的宇宙-钟表装置宇宙的终结-心智针对一个量子事件而实现另一个量子事件的自由是有限的-作为对行动的事后想法的意志-自主性,或这个有意识的意志体验-评估这个处境-第8章-狗,或者意识是出自脑吗-意识内在于复杂性-意识与信息理论-整合信息理论-泛心论与德日进-第9章-严重受损患者的意识测量仪-运用光遗传学追踪意识的踪迹-来到新视域-第10章-二元论、灵魂和科学-宗教、理性和弗朗西斯·克里克-自然神论,或作为神圣缔造者的上帝-有神论,或作为介入者的上帝-启示和经文有帮助吗-我曾有过田园牧歌的生活-将我的旗帜钉在桅杆上-意识与脑:注释-意识与脑:译后记+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赞誉-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推荐序一-PHI:从脑到灵魂的旅行——推荐序二-开场白-第1章 伽利略之梦-第一部分 证据:自然实验-第2章 导论-第3章 大脑-第4章 小脑-第5章 两位盲人画家-第6章 闭锁的脑-第7章 失去记忆的意识-第8章 分裂的脑-第9章 矛盾的脑-第10章 着魔的脑-第11章 睡着的脑-第二部分 理论:思想实验-第12章 导论-第13章 伽利略与光电二极管-第14章 各种各样的信息-第15章 伽利略与相机-第16章 整合信息:多与一-第17章 伽利略与蝙蝠-第18章 看到黑暗:解构黑暗-第19章 黑暗的意义:建构黑暗-第20章 亮光宫殿-第21章 感受质花园-第三部分 意蕴:意识的宇宙-第22章 导语-第23章 夜幕降临之一:死亡-第24章 夜幕降临之二:痴呆症-第25章 夜幕降临之三:忧伤-第26章 黎明之一:意识的减弱-第27章 黎明之二:意识的进化-第28章 黎明之三:意识的发展-第29章 白昼之一:探索意识-第30章 白昼之二:想象意识-第31章 白昼之三:发展意识-收场白-第32章 伽利略的最后三个梦-结束语-第33章 研究问题+意识本能-前言 挣脱困境,进入意识探索新视野-第1章 古人眼中的意识-早期探索:成功与失败-笛卡儿登场:身心分离-第2章 经验主义哲学的黎明-白板、人类经验与神经科学的开端-科学的一小步-灵魂是国王,而非总管-洛克的崛起-准备迎接现代观念-我是谁,自我是什么-德国人与潜意识心智-弗洛伊德和他对机械主义的颠覆-达尔文向所有人发起的挑战-第3章 现代思想的诞生-加拿大人的反抗与现代神经科学的崛起-美国人的认知革命-在梵蒂冈寻找答案-现代哲学家的一次尝试-克里克向现代科学发出的信号-第4章 模块化的脑-模块缺失却照旧工作的大脑-向更大的脑进化吗-模块化大脑的优势-模块化的诞生-模块化连接-动物脑与人类脑的差别-寻找意识-第5章 层级化的脑-复合体的结构-稳健、复杂与脆弱-通用设计策略-层级化结构中的神经科学-会进化的层级系统-规则产生自由-大脑的无数种工作方式-从染色体到意识-控制你自己-第6章 受到损伤却有意识的脑-拜访医院-无意识的僵尸-有意识的静物-皮层下的情绪引擎-意识中的感受-皮层增强意识-意识的普遍性-第7章 互补的概念:来自物理学的礼物-物理学的起点与决定论-量子力学与因果关系的统计学观点-互补原理的诞生-第8章 从无机到生命,从神经元到心智-量子力学使人头疼-断面与生命起源-符号中的生命:冯·诺伊曼的引导-符号的物理学:帕蒂按下了起始键-基因编码真的是一种代码-符号闭环:吃尾巴的蛇-投降与停战-鸿沟问题的可能答案-第9章 汩汩溪流与个人意识-两个意识不同的有意识的半球-意识就像小气泡-气泡的背景-钟楼里的蝙蝠-如果只有右半球会怎样-感受变了还是记忆错了-我感故我在-气泡是有序还是混乱的-一个著名的控制层级故障案例-进化使意识变得丰富-第10章 意识是一种本能-反直觉的大脑设计原则-最终的观点-“意识本能”致谢+意识的解释-导读暨推荐序(Ⅰ)-导读暨推荐序(Ⅱ) 理解意识——从笛卡儿到丹尼特-前言-第1章 序幕:幻觉如何可能-2.大脑里的恶作剧分子-3.聚会游戏:“心理分析”-4.预览-第一部分 问题和方法-第2章 解释意识-2.意识的神秘-3.心智素材的魅力-4.为什么二元论失势-5.挑战-第3章 访问现象学公园-2.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经验-3.我们对内在世界的经验-4.感受-第4章 现象学的方法-2.第三人称视角-3.异现象学的方法[3]-4.虚构世界和异现象学世界-5.人类学家的谨慎魅力-6.发现某个人实际上在说什么-7.沙克的心智意象-8.异现象学的中立性-第5章 多重草稿vs笛卡儿剧场-2.引入多重草稿模型-3.奥威尔式修改与斯大林式修改-4.意识剧场再访-5.多重草稿模型在行动中-第二部分 心智的经验性理论-第6章 时间与经验-1.飞逝的瞬间与跳兔-2.大脑如何表征时间-3.利贝特论“回指”-4.利贝特论对意向的意识的主观延迟-6.遗留问题-第7章 意识的演化-2.早期岁月-3.脑里的演化、鲍德温效应-4.人脑里的可塑性:布置舞台-5.自动刺激的好习惯与坏习惯的发明-6.第三种演化过程:弥母与文化演化[15]-7.意识的诸多弥母:虚拟机器将要安装-第8章 词语如何用我们做事[1]-2.官僚体制vs群魔混战-3.当词语想让自己被说出来时-第9章 人类心智之架构-2.以简短概要定位-3.然后发生了什么-4.乔伊斯机器的力量-5.但这是意识理论吗-第三部分 意识的哲学问题-第10章 展示与讲述-2.词语、图画和思想-3.报告和表达-4.僵尸、升级僵尸和用户幻觉-5.常识心理学的问题-第11章 废除证人保护计划-2.盲视:局部的僵尸状态-3.藏针游戏:一种提升意识的练习-4.修复的视觉:除了信息之外,还遗失了什么-5.“填充”vs找出-6.忽视:认知欲望的病理丧失-7.虚拟呈现-8.眼见为实:与奥托的一次对话-第12章 感质的非质化-2.为什么会有颜色-3.体验我们的经验-4.哲学的一种胡思乱想:颠倒的感质-5.“副现象的”感质-6.回到我的摇椅-第13章 自我的实在-2.一个客户有多少个自我-3.存在不能承受之轻-第14章 想象意识-2.成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样子-3.心智化和物质化-附录A 给哲学家-附录B 给科学家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2019年10月11日 字数:3015 来源:无用学派 作者: 提供人:renshen76......

副标题:精神哲学中的精神究竟指的是什么?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精神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

你的意识行为都被精神规定

知道精神是什么

你才能说

做自己

前言;

如果你要做自己,你就必须明白,究竟我们的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意识、行为都被它规定

也只有了解了精神,你才能做自己.

一句话概括精神:

当我们去认知万物的时候,万物其实都已经是我们精神中的统摄之物了,也可以说我们感知的外物都是被我们的精神扭曲过的.

比如说:你在郊外看到一只孤零零的野猫,你觉得它很孤独、很可怜,但你一定是以你自身所感去判断这只猫是怎么想的,而它本身究竟是什么样,你根本不知道,这就是万物都在我们精神的统摄之中.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精神就是一个整顿外物可感属性的逻辑系统.,也就是客观本真的事物以及被我们的精神扭曲为我们能够理解的样态,精神也称为一切万物感应属性的总称(唯独在人类这里表达为精神).

要真正弄清精神的含义,我们继续往下看.

01、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本体或始基质料?

本体论是古希腊哲学阶段的核心,主要就是追究组成客观万物的那个组成质料(组成单元)、客观本体是什么?

分为两路进行探究:

一路是“质料因”(即唯物论)

也就是把任何我们主观所感知到的实物进行无限切割(这里忽略主观意识),一直切割到不可切割为止,由此追究到分子、原子、粒子乃至现代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但直到追究到现代,那个绝对的客观本体也没有真正追究到,于是暂且定“奇点”(即现代物理上所说的那个无可言说的奇点)作为那个始基本体,但这个奇点只是一种基于当前人类认知的极点而武断假设的,因为奇点还可以分

--此可称之为自然哲学.

但就算是如此追究,也只是基于我们人类的主观精神统摄进行的追究,最终还是逃不脱人类的主观思维逻辑,也就是说永远都找不到那个绝对本体究竟是个什么

另一路从“形式因”追究(即唯心论):

形式因也可以理解为万物都是属性存在,比如结构属性、感应属性等,因为人类的主观精神只能观照属性存在,而绝不可触及无属性的存在,于是在古典哲学时期甚至明确指出客观本体不存在,万物都是人类精神感知中的属性存在,因为那个客观本体的质料根本找不到,所以人类只能从不变的属性中去寻找客观世界的本真究竟是什么样.

(属性:对一切外物能用言语形容的都叫属性)

如毕达哥拉斯的数论、欧几里得的形论、柏拉图的理念,都是对本体存在的表达,但根本仍旧是我们的逻辑形式,只不过此时的外物已经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变成了我们意识中某种认知图景.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此可称为逻辑学

也就是说,我们无论以何种方式去追究本体,我们始终都无法触及本体,在此我们就可以将本体理解为一个无法用任何言语、逻辑、形似去框范的一个存在,也就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无法触及真正的存在.

对任何本体的认知只能通过对其可感属性来进行认知,真正的本体根本无法直接触及,也根本找不到本体的组成质料和组成单元究竟是什么,这样也证明任何存在都是受到规定的.

02、精神与本体的关系

任何万物都有自己的“属性”,比如一个篮球,是圆形、褐色等等形容词去形容它,但是抛开这些人类的用语去形容外,他确实是一个实际的本体存在,但是它的客观本体却不能用言语去形容.(不要去深究我字面的意思,而是去感受字面背后的那种体会、感觉)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如果实在难理解,你将精神可以理解为就是一层附着在本体上的附着物,任何物类只能观照这层附着物,也就是只能去观照这个存在物的可感属性,而本体是决然触及不到的.

为了方便理解,我再举一不恰当的例子:

“比如我们人类识别一串钥匙,人类可以分为主体本体和精神,钥匙也分为客观本体和可感属性,但是主体本体与客体本体之间是无法进行直接对接信息的,精神与客观本体也无法直接对接信息,唯一的方式就只能是人类的主观精神去识别钥匙的可感属性,也就是我们目光所及、触及的都是钥匙的颜色、大小、性状等,却根本不能触及钥匙的本体究竟是什么”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就因为人类只能去观照精神中的存在者,于是古典哲学一直在“知”与“在”的漩涡中挣扎而不得,从笛卡尔到康德也从未说清楚精神的源头是什么,既然无法说清楚精神,那本体也绝触碰不到)

在这里,对精神的理解,大家不要因为这些例子、用词产生误解,而要真正的琢磨这个逻辑背后的精神是什么?

因为哲学上的精神是很难用言语去表达清楚的,我只能用这个不恰的例子来稍微对精神进行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表述,以方便理解.

03、精神是怎么来的?

这是古典哲学家,包括笛卡尔、康德、休谟等一批哲学家一直在追究的,但是直到黑格尔用辨证论武断的提出精神是绝对精神,对精神的来源讨论由此终结为止,也从未说清楚精神的由来、渊源,也根本不了解其规定性.

但是今天

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一书,明确的指出,精神来源于本体自身的存在性,也就是客观本体本身的存在性一步一步延伸出了精神,精神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发生源.

精神的发生源在书中表达为:“感应属性代偿增益”

什么意思?精神存在”或“感知能力”的自然发育历经了如下的渐进过程:

感应(理化阶段)→感性(原始低等生物阶段)→知性(脊椎动物阶段)→理性(人类文明符号化以后);且在任一后项之中都无例外地包含着各前项,并以全部前项作为自身的基础和支配项.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不同层次的物类都有着不同的感应外物的方式,而这些感应方式背后都有自己的逻辑整顿系统,而人类的精神就是这些物类感应属性的总和在人类层次的共和表达,只是因为符合简一原理,而形成自动化,就无法直接呈现.

这就是精神的发生脉络,精神是前体物类感应属性一步一步叠加、整合、变异而成的结果.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

精神是存在本体的存在性延伸、生发,是客观本体为实现求存而对应派生的一种属性,精神绝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先有“在”,后面才有精神,也就是说精神在这里已经不是跟本体的对立,而是一系演化出来的,是存在本身的性质逐步演化出来的.

04、精神的进一步理解

如果你对精神的理解还是有一些理解偏差.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给电脑不是只输入的“0”和“1”?但是我们居然可以在电脑上看到非常逼真的画面,各种山山水水、人类万物等都能有非常具象的表达,但是你要知道的是我们仅仅输入的是“0”和“1”,所以为什么会呈现逼真的画面?就是因为电脑背后一个电脑系统,它将“0”和“1”整顿为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样态.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而精神同样是如此.

我们收集到的无非是光量子、不同波长的震动波,但是它将这些信息整顿为一个炫彩缤纷、鸟语花香的世界,而假如我们的眼睛是一光谱仪、震频仪,那么我们的世界该是多么暗淡无色,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生存,所以精神是有先天规定性的.

就此可以将精神理解为一个逻辑整顿模型.

比如你看到一个杯子,这个杯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在你脑子里形成的图景,就是你这个逻辑整顿的结果,但是这个杯子本体是什么?你根本无法触及,但是这已经不重要.

人有人类的精神,蝙蝠有蝙蝠的精神,海豚有海豚的精神,精神是任何生物的一套主观逻辑整顿模型,而这个逻辑整顿模型是以维护载体存在为其规定,所以你的世界图景一定不同其他动物的世界图景,哪怕就是人类,由于自身的文化的局限,对世界的图景也都是不一样的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但无论是谁的精神,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一定都是局部的,绝不可能真正绝对客观.

你精神对世界的认知图景也将直接决定你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万物;如何处理你所接触的任何事情.

由此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的行为、意识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因为其精神是不可能一样的,而精神本身的组成是多因素构成的,但无论怎样,只有一件事可以确定:

无论你的精神是如何的一个逻辑整顿系统,它最大的目的就是维护你的正常生存,也就是你精神所发出的任何一个指令都是为了让你能够正常的生存.

对此,我们对古典哲学一直追究的“知”有了一个明确的发生渊源的,纵向深度的理解,从此不再陷入“知”和“在”的二元对立之中,而此刻的西方仍在“知”和“在”的泥淖中不停挣扎着.

听过很多人想做自己|但你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精神

对于这个突破,我们不得不致敬我们的王东岳先生,他将哲学真正的推上又一个前人无法跨越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另做文章分析.

由此,真正属于中国的哲学时代也即将到来!

注:关于哲学上术语要靠读者去感受,而任何对哲学具体的术语的解读,都无法真正完整的表达出原意,所以这篇文章我希望各位不要去深究具体的言语、例子,而是去感受那个背后的含义,那个过程才是真正的哲学感.

一定不要去在意具体的言语表达.

精神 / 意识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
相关核心文章
renshen7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