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人类跟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

2018年12月7日  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 提供人:lilitaoger0......

人类跟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

Q:最近几年,感觉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提一种“人工智能威胁论”。 他们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人类的隐私,就业市场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问题产生影响,甚至可能会毁灭人类。你怎么看待这类说法?

吴:我的看法跟江晓原老师不同,江晓原老师是鼓吹比较多,他说人工智能是未来人类的主要灾祸。

我认为,第一,人工智能不是突然出现的,不能一天蹦出来。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一项技术,是人类创造的,所以他创造的过程中,就会去处理各种各样的 bug 。因为你创新技术就有很多对你不利的地方,那么你在优化它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些不利地方。比方说,汽车有没有坏处呢?汽车有坏处。它跑得太快,所以不容易控制,很容易撞上,每年车祸死的人不亚于一场战争。但是,你习惯它了,不会因为坐车容易出车祸就不坐它。人类在创造汽车的时候,不光是单独创造汽车。汽车速度也不是一天搞那么快,而且汽车有限速机制、高速驾车犯法、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等等。

所以,汽车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文化,不是单纯的技术。汽车作为技术来讲,它对人类的威胁非常明显。它撞死人,一下子把一车人都报销了,多可怕呀!人类的神经反射能力很弱,可是汽车那么快,到时速 100 公里竟然只花了 8 秒,甚至 5 秒或 4 秒,那人类根本跟不上。这都是问题。但是,人们觉得没什么大毛病。为什么没大毛病?因为汽车这个文化已经发展了 100 多年,有很多辅助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人工智能领域也不是突然一天把技术弄出来,也将会形成人工智能的文化。那么这种文化里面就有很多约束。比方它会告诉你,汽车不光只有发动机,还有刹车系统。刹车系统现在也经过好多代,现在刹车很容易。那么,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它会出现很多人可能意想不到的一些毛病,那么马上就会有一些新的技术来涵盖它,来制约这个毛病。所以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未来怎么着。我不觉得它跟其他东西有什么质的区别。

你说自动机,其实自动机一直都有,比如说空调、冰箱。有人会说自动学习,汽车其实也有一定智能。因为智能毕竟是人输入给它的。你想给它多少就多少。人工智能也有这个问题。它当然要学习,可能会有这些东西。但是,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机器,作为人类的技术产物,它总是人的产物,而且总会受制于人。当然,它会有问题,(但)这些问题如果很大,人类会投入更多精力去弥补这一部分。如果很小,我们慢慢忽略它,无所谓了。所以我觉得人工智能也会这样。因为你现在想的事情并没有实现,学习也是慢慢学的。这一点我并不担心。

Google 或者百度的搜索系统,过去是单纯搞大数据,现在可以分类,也有智能,但还是做不到一步到位。所以我觉得技术跟有机体一样,也是个进化过程。它是一个人类和技术协同进化的过程。既然是进化,那么它就不会出大事。进化的意思是什么?太过分的东西给你淘汰了。你不过分,那就留着。过分张扬的物种,一般都会被淘汰。张扬什么意思?一个,你吃太多,把别人吃的都吃完了。吃完了,你就没得吃了。第二个,要不然你就特别好吃,给别人吃。所以,我也认为像人工智能这样的东西,如果它那么多坏处的话,早就被灭了。

学者吴国盛:科学没有真正进入我们民族精神更新的运动之中(上)

Q:我觉得这里可能涉及我们对技术的根本态度。传统上,人们对技术要么是乐观主义,要么是悲观主义。但我看你的说法,其实是有第三条道路,技术就是对人的超越,对我们肉身的一种自我超越。能不能具体讲讲?

吴:技术乐观主义是说,人可以压倒技术。技术悲观主义是说,技术会压倒人。这两个思想共同前提是认为技术和人是两张皮。一旦造出来之后,人要么受制于技术,要么就控制技术。其实都不是。实际上,我的第三条道路意思是说,人和技术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件事情。

你看起来好像技术在我们外面,构成一个内外关系。其实它是个镜像关系。所以,从人类打磨石器开始,石器好像是我们的外部?不对!每一次打磨石器都是在按摩你的脑沟回(脑皮层)。也就是说,人类做外部的东西,同时也在塑造自己的内部。

人类跟技术实际上是一个协同进化的过程。它是一体的。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人性。有什么人性,就有什么样的技术。

人和技术的协同进化是有差异的协同进化。这个差异有时表现为技术先行,做的事情让人措手不及,就产生尴尬,人类的局促。比方说,汽车一不小心,嗖!跑出去了。你本来想踩刹车,结果踩油门了。但是,你不能说汽车失控。失控是少数,但是它能够失控,说明它有差异。所以有时技术走在人前面。但是,有时候技术走在人后面,它限制人。一个人喜欢或者习惯用传统技术,他会对新技术产生排斥。

技术的先行或者滞后,其实也是技术和人协同进化的题中应有之意。就像你要进化,首先得有新的物种。新物种哪儿来?就靠变异。变异就是某种先行。滞后就是现在这个生活环境适合哪些基因、物种的生存,那它要选择。所以这是一对矛盾。没关系。这个矛盾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运作方式。所以第三条道路不是什么别的道路,其实它就是一个人与技术协同进化的问题。

在技术哲学意义上就是说,你不能把技术看作人的他者。如果你非要看的话,那么只能说人本来就是以一种他者的方式来生存。人和动物不一样在哪儿?动物永远就是它,而人永远是人的存在加上 something ,人要多点东西。人多出来那一部分,你可以说就是技术。没有技术不行,就不是人。

所以邓晓芒老师有一个讲法,我觉得挺好。他说,人不是创造工具的动物,也不是使用工具的动物,人是携带工具的动物。那个携带通常是手上拿着,也可以身上穿着,甚至一丝不挂,你也在携带技术。你始终跟技术在一起,从来也没有分开过,分开的只是某些个别的、具体的技术。那个分开称之为差异化。当然,那个差异化很快又转化为一种新的协同进化方式。

学者吴国盛:科学没有真正进入我们民族精神更新的运动之中(上)

科学 / 民族精神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