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强烈的表现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因为不能耐心处理问题而焦躁不安的人。如果我们看到某个人无法控制情绪而又脾气暴躁,并且总是处于活动状态,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个人非常自卑。假如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虽然他不一定总是成功,但也不会感到焦虑。自卑感强烈还表现在儿童的好斗、草率、骄傲。找出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就是找出他们为什么自卑,我们有责任找到自卑的原因,这样才能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治疗。我们绝对不能指责或者惩罚原型生活习惯中的错误。
我们可以通过非常特殊的方法来辨别儿童身上的原型特征。我们能够通过各种活动来辨别原型存在的特点。比如,他们不断设立目标并且努力接近目标,他们为了达到超越他人的目标而坚持奋斗,他们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各种特别的兴趣。有一些人有种尽量排斥他人的个性,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行为,只想在自己觉得安全的小范围内逗留,不想融入新的环境,不管是在生活、学校、婚姻里,还是社会中都是如此。他们希望达到优越的目标,但是只想在狭窄的范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我们发现具有这种特点的人非常多。其实应对所有的事情一定要做好遇到各种情况的准备,才能够取得成果,可是他们并不懂得这一点。要是有人失去了与他人或者环境交往的可能,他就只能以自己的知识作为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其实个人的知识根本不够,人需要常识,也需要与社会交往。
如果一名哲学家想要完成他的作品,那么他就要集中思想,总结自己的论点,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这就需要长期独处,他不能总和其他人一同去用午餐或者赴晚宴。不过在这以后,他还是需要接触社会,这样才能够发展自我。在他的发展中,这种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如果遇到这样的人,要考虑他的需求是双方面的。同时我们还要牢记,至于这对他是否有用,也是不确定的。对于他的有用行为和无用行为之间的区别,我们一定要认真区分。
人们经常为了去寻找一种自己的地位比别人更加高的环境而去努力奋斗,这个事实中包含着整个社会进展的关键。所以如果一个小孩的自卑感比较强,那么他的玩伴可能都是比他弱的孩子,或者他能够管制和压制的孩子;对于比他强的同龄人,他总是在排斥。这表现为一种病理性的不正常的自卑感,自卑的程度和特点才是关键,但自卑的意识并不太重要。
这种不正常的自卑感,被称为“自卑情结”,不过这种自卑感已经深入社会个性中去了,所以“情结”这个名称并不太准确。这基本上算是一种疾病,而不只是一种感情。随着境况的不同,其危害程度也在变化。所以如果一个人在工作,而且他对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信心,那么我们就不能发现他的自卑感。但另一方面,他可能对自己与异性的关系,或者与社会的适应关系感到不自信,这时他真实的心理状态是能够被我们挖掘出来的。
在艰难而又紧张的环境中,我们发现错误基本会变得更加严重。陌生的环境或者艰难的环境,能够真实地体现出原型。其实,如果某种环境是艰难的,那么基本也是陌生的。这也就是在一种新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兴趣的程度能够暴露出来的原因。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在第一章讨论过了。
假如把一个孩子送去上学,然后观察他在学校里的社会兴趣,并把这种兴趣当作社会生活中的兴趣来考虑,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他在躲避自己的同学,还是与同学们友好共处?有些孩子总是犹豫不定,想要让他有所行动,就要满足附加的条件。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同样的特点是否会在他们的个人生活、婚姻生活、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有些孩子非常聪明,但也过于调皮,活动频繁,我们一定要对他们的内心世界进行观察,才能发现到底是什么原因。
有些人经常抱怨:“我原本应该从事那样的工作……”“假如我是他,我会这么做……”“我本来能胜过他……可是……”自卑感强烈的信号包括所有类似于“是的……可是……”的句子。其实,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些话,就会从这种不确信的感情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很清楚,一个患有疑心病的人总是什么都做不好,原因就是他疑心太重。不过,如果“我不去”这种话从他口中说出来,那么他就一定会去。
如果一名心理学家想做深入的观察,那就一定会发现有些人是非常矛盾的。自卑的表现也包括这些矛盾,不过实际情况并不仅仅是这些。对于眼前的问题人群的行为,我们一定要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发现他们与人接触、相处的方式非常匮乏。我们要观察,他们在与人接触的时候,身体表现出哪些姿势,会不会犹豫。在他的生活里,我们常常看见这种犹豫不定的态度。自卑感强烈的表现还有,向前迈一步又向后撤一步,很多人都是如此。
训练这些人甩掉迟疑的态度是我们的整体目标。妥善的处理方式绝不是打击,而是鼓励。我们一定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有能力克服困难。正确应对自卑的唯一方法和建立自信的唯一方式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