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章
本章导读
本章说明道德的深邃、内敛、冲虚和含藏的特性。道的显现不是外炫的,而是返照的,所以不易为一般人所觉察。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1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2若颣3。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4,质真若渝5。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6,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7。
1建言:立言。
2夷道:平坦的道。
3颣(lèi):不平。
4建:通“健”。偷:作“惰”解。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懈怠的样子。
5渝:变。
6大方无隅:最方正的却没有棱角。
7贷:施与。
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为道。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说过这样的话: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低下的川谷,最纯洁的心灵好似含垢的样子,广大的德好似不足,刚健的德好似懦弱的样子,质朴纯真好似随物变化的样子。
最洁白的好像污黑,最方正的好似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
最大的乐声反而听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
只有道,善于辅助万物并使它完成。
赏析与点评
“不笑,不足以为道”,林语堂曾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
万物负阴而抱阳2,冲气以为和3。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4。)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著名的万物生成论的提法,描述道生成万物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简至繁,因此他用数字一、二、三来代指。
2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3冲气以为和:阴阳两气互相交冲而成和谐状态。冲,交冲,激荡。冲气,指阴阳两气相激荡。和,有两种讲法,一:指阴阳合和的均调状态;二:在阴阳二气之外,还有另一种气,叫作“和气”。
4本章是说万物的生成,和这一段文义并不相属,似为三十九章错移本章。
译文
道是无独有偶的,浑沌未分的统一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二气,阴阳两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人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穀”,但是王公却用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减损它有时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有时反而受到减损。别人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它当作施教的根本。)
赏析与点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一”、“二”、“三”用来形容“道”创生万物时的活动历程。“道”原为未分阴阳的混沌统一体,其后分化为阴阳两气,阴阳两气相互交冲形成新的和谐体。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稷下学派、庄子学派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十三章
本章导读
本章强调“柔弱”的作用与“无为”的效果。水是最柔不过的东西,却能穿山透地。老子以水来喻柔能胜刚的道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1。无有入无间2。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3。
1驰骋:形容马的奔走,这里作“驾驭”讲。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之中。无有(that which is with out form)指不见形相的东西。无间:没有间隙。
3希:一本作“稀”。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能够有人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