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老子修经基础篇》(四)——有无之用

2019年5月2日  来源:认知与新思维 作者: 提供人:laogan45......
《老子修经基础篇》(四)——有无之用

《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精神与形体合二为一,能不分离吗?汇聚精气达到柔和的状态,能如婴儿般无欲无求嘛?冯友兰先生认为这里的“专气”就是“抟(tuan)气”,意思就是把形气与精气结聚到一起。在《管子·内业篇》中也提到:“抟气如神,万物备存”,大意是说“人如果能够将精气聚集在体内,那么他便可以拥有通晓世间无物的智慧”。因此这里的“专”与“抟”为同义,皆是指“聚集”之意。

上古哲学认为“一乃道,道乃一”,宇宙最初的形态便是从“一个质点”爆炸所形成,它的能量被无线地分离和扩散,最终形成了各类的生物和种群,人体也是如此,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精气灵魂是保留最完满的,尤其是在孩子天灵盖还砰砰直跳的时候,生命的灵气是高度凝练的,所有灵气都集中在天灵盖这一块,等到了头骨长实了,天灵盖合上了,灵气就开始往全身分解,又要供应四肢的活动,还又得为身体内部各器官补充能量,灵气也慢慢被消耗了,最终到死亡的那一刻,灵气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那些濒死之人会在最后之所以会出现回光返照,也是因为天门最后一股灵气全部释放了出来,这一股消耗完了,人也就再也没有什么能量维持生命了。

因此老子认为当一个人能够将“精神”与“形体”达到高度合一的状态时,这个人就能够将分散的灵气重新归集到天灵盖上,甚至于能够回到婴儿天门未开的状态,那个时候这个人的气将会变得非常柔顺,灵魂也会变得超然和洒脱。人作为灵长类最高级的一类,是“身”、“灵”、“魂”三者的统一,只有当此三者达到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状态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健康的人。

此章是老子整部《道德经》中有关养生的集大成之作,他提倡人应该学会“内守精气”以达到精神与身体的统一,其次也要具备“自然无为”的秉性,来顺应宇宙规律的运行,最后要达到“玄德”的最高境界,必须懂得“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真理。

《老子修经基础篇》(四)——有无之用

《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三十根木条集结在一个毂上,便形成了车轮,车轮中间空的地方,便是带动车轮运行的地方;将陶土揉和成陶器,陶器中间空的部分,便是陶器有用的地方;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空的地方,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在老子看来,“有用”之物并不一定是“有形”之物,简单来说“有价值的东西并不一定是那些能够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老子借用“车毂”、“陶器”和“房屋”作为意象来说明这个道理,来告诫那些痴迷于“物质财富”这些有形实体的芸芸众生,不要再被各种“相”所迷惑,执迷不悟地追求想要却又得不到的东西,应该转换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当我们能够领悟到“无用之用”的时候,也便可以放下心中的执念,归于平凡和淳朴。

佛教常用“色”和“空”来意指“有形的实体”和“无形的虚空”,在佛教经典读物《心经》中便以此诠释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形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就说万物“有形的实体”是构成宇宙“无形虚空”的来源,而宇宙“无形的虚空”也孕育了万物“有形的实体”,二者是互相拟合,互为因果的状态。因此其在下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非常好理解了,既然宇宙是一个如此大的“无形虚空”,那么构成这个“无形虚空”的“有形实体”,难道不也是“虚空”嘛。所以当我们能够领悟“空”的深意时,我们也就不会痴迷于“色”,也就能够“立地成佛”。

无论是道家学说的“有无”还是佛学的“色空”,本质上都在传达一个相似的理念,那就是一切事物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存在,只是它的价值是相对而论的,当“花瓶”只用来作为装饰物时,那么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花瓶外在的“有形色相”之上,而若“花瓶”用作“养花储水”,那么它的价值便体现在其“无形空虚”的内在容量之上。

《老子修经基础篇》(四)——有无之用

《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美味丰盛的食物令人味觉失灵,纵情狩猎使人心乱神迷,难得的财物令人心生杂念。

此章老子以“五色”、”五音”以及“五味”作为开章之句,形象地以“视觉”、“听觉”和“味觉”来切入主题,在老子看来,沉迷于声色犬马中的人,最终会丧失自己的心智,另外他们过度使用自己感觉器官,也会失去器官原有的功用,这种无节制的生活,是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损伤。

所谓大象无形,深邃而又隐秘,当一个人执迷于眼前色彩斑斓的生活时,他的目光就会变得十分短浅,思考问题只会拘泥于现状,看不到全局和整体面貌,正如李煜《后庭花》所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当一个人、一个集体或者是一个国家沦陷在贪图享乐的意识形态之中,那么这种“心发狂”的状态,势必会蒙蔽前进的脚步,看不清自身的现状,最终将会自食其果。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类比于《道德经》第三章中“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依然是老子一贯倡导的“无为”思想,他认为当一个社会或者集体开始具有“高低贵贱”的标准时,那么随之就会带来标准体制下相应负面的东西,当社会都在推崇某一种资源的时候,那么该资源的分配必定存在着体制下的误差,在社会学中有这么一个定律,那就是“80%的该种资源掌握在20%的富人手里,而80%的穷人只能掌握该种资源的20%”,如果这是一个文明程度不高或者经济水平较落后的社会里,那么这种二八定律随之就会衍生出“马太效应”,使得“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最后导致社会财富的两级分化。

纵观这三章,老子在第十章提到了“休养生息”时要“形气”与“精气”合二为一,达到“玄德”的境界,又在第十一章详细叙述了“有”和“无”之间的关系,重点强调了“无”也可以为我们所用,最后在第十二章告诫我们贪图享乐只会使我们的心智迷失,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求声色犬马之娱。

老子 / 道德经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