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你是在思考,还是找认同

2020年12月13日  来源:L先生说 作者: 提供人:yizhuang30......

这两天,有一篇批判腾讯的文章,开始在互联网圈子里流传开来。

我身边也有人在传播。好奇瞅了下,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赞同这篇文章的,往往也都是平时那些认为,腾讯面对阿里和字节的冲击岌岌可危的;

批评这篇文章的,基本也都是平时坚定看好腾讯,觉得腾讯市值可以赶超苹果谷歌的。

更有趣的是:同一个论点,在前者看来很精辟,高屋建瓴;在后者看来就到处都是破绽,犯了滑坡谬误……

那么,有没有平时看好腾讯,但是被这篇文章说服了的呢?好像没有看到。

有没有中间派被它说服了呢?那估计就更没有了,因为中间派压根就不关注这种东西。

抛开这篇文章和腾讯不谈,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人总是选择性接收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举几个我经常引用的例子:

2008 年大选期间,Orgnet 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支持奥巴马的人,更喜欢购买赞扬奥巴马的书籍;反之,反对奥巴马的人,更愿意购买指责奥巴马的书籍。

特朗普大选的时候,偶尔会在推特上发一些惊人之语。对于这些言论,反对派们会认为「这说明他智力低下、头脑简单」;但对于同样的内容,支持者则会认为:这是他故意为之,目的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为竞选造势。

依然是特朗普。这次疫情期间,美国许多知识分子都在痛骂他的无能和傲慢,认为他在谋杀美国人的生命;但在铁锈带的底层工人看来,特朗普却是拯救国家的英雄,是他保卫了国家经济和安全……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和思考,往往容易让位于什么呢?我们事先预设的立场。

你的立场是什么,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如果有跟「我眼中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东西,那就把它扭曲掉。

我们平时都说,要独立思考,要批判性思考,要客观理性……

但很多人接收信息的习惯是什么呢?大多是这样的:

1)先看作者的立场是否跟我一致。

2)如果一致,再看文章里有没有我认同的地方。

3)如果不一致,就看文章里有没有我不认同的地方。

如果符合3,就拎出来把作者批判一番,随即在心里强化自己先前的立场。

如果符合2,就深表赞同,认为「作者真是写到我心里去了!」然后再在心里强化自己先前的立场……

无论怎么样,我看到了什么不重要,我巩固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才重要。

所以,你会观察到一个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许多人不但没有变得更开放,恰恰相反,变得更固执、更封闭,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了。

为什么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许多人对信息的接收,其实本质上不过是在「找认同」罢了。

很多时候,你觉得一篇文章说得很好,未必是真的好,也许只是因为它刚好说中了你的想法。

你是在思考,还是找认同?

这种「找认同」,是有意的吗?很多时候其实也未必。

只不过,它的背后有一整套完整的机制,我们很难觉察到这套机制,更难以摆脱它。

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只要能够不思考,它什么都干得出来。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思考是一个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大脑不喜欢这种状态 —— 这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因此,大脑会需求稳定:无论是下一个武断的结论,还是向外界求助,目的都是一样的:尽可能追求稳定,回避「思考」。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大脑会尽一切努力,让自己「不用思考」。

有没有觉得很自相矛盾?但大脑就是这么的……一言难尽。

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在意一个观点是不是对的,一个逻辑是否严谨、自洽,一个论据是否可靠、可信,我们关注的是:它「看起来」是不是很合理。

只要一段信息看起来很合理,不需要大脑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加工,它就会给我们造成一种「流畅」的感觉。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把这种「流畅」,默认为「正确」。

这就叫做「加工流畅性」。越是「加工流畅」的信息,我们的大脑就越容易相信它,忽略它可能存在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 Eryn J. Newman 一项 2012 年的研究发现:只要在一个观点旁边加上一张图片,哪怕图片并不能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人们也会更倾向于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

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这种行为符合了大脑的预期,让大脑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流畅」。

也就是说:大脑会为一个事物的「正确性」寻找支持。当它旁边出现一张图片时,它就会满足大脑对于「支持」的需求 —— 大脑会把它当成证据,从而形成这样的结论:

既然都有证据了,那大概是真的吧……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看看另一种东西:口号。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设计朗朗上口、简短有力的口号?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更容易传播,还因为:简短有力的口号,本身就具备了极高的「加工流畅性」:好认,好记,斩钉截铁,无需思考。

所以:简短的断言是有魔力的,它蕴含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它每一次出现,每一次重复,每一次在你的脑海里出现,实质上,都会令到你的大脑,更相信它一分。

你是在思考,还是找认同?

除了加工流畅性,另一种现象,叫做「脑补联系」。

什么意思呢?大脑是善于脑补联系的。把一堆相关的信息放在一起,哪怕没有明确构建逻辑链条,大脑也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共性,去脑补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是一个发生在潜意识里,几乎不容易被觉察到的过程。

蒙太奇其实就用了这样的原理。两个镜头,很可能一个是在A地拍的,一个是在B地拍的,但是剪辑到一起,就会令人以为是发生在同一时空的。

一个经典的实验是:先给你呈现一段信息,然后再在跟你的对话中,有意识地提到一些权威机构、专家的名字。结果是什么呢?哪怕这些机构和专家跟这段信息无关,参与者也会更相信这段信息的真实性。

许多信息就很喜欢这样的伎俩:先给你呈现许多正确的、没有疑问的事实,再夹带一点未经证实的观点,俗称「夹带私货」。

虽然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可能欠缺逻辑联系 —— 从前面的事实并不能推出后面的观点,但许多人并不会这么细致地去思考。

他们会被前面的事实影响,在心理上树立「它说得对」的立场,从而把后面的观点也一并吸收进去。

最后,是第三种现象,「熟悉度」。

一个观点,只要它能唤起你的回忆,让你模模糊糊觉得「我好像听说过」「跟我的某些经历很相似」,那么,它就很容易躲过大脑的检查,获取大脑的认同。

这种现象在行为心理学里,就叫做「易得性启发式」。

大脑就像一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保安。本来按规定,需要检查每一个来访者的证件。但大脑觉得,哎呀好麻烦,这个人看起来很眼熟,算了你过去吧;这个人看起来很斯文,不像坏人,你过去吧;这个人颜值很高,行,你过去吧……

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机制:

一个观点,只要它足够简单粗暴,看起来很合理,就会具备更高的加工流畅性,从而被我们接受和相信。

一旦我们接受了它,它就会慢慢成为我们的既有立场。那么,跟它相似的、相容的观点,也就具备了更高的熟悉度,更容易被我们认同。

哪怕这些观点存在逻辑上的问题,我们也会通过「脑补联系」,自行构建出一套合乎情理的逻辑,来使它更加「流畅」。

反之,跟它相悖的观点,由于流畅性更低,我们对其就会更加苛刻,从而也更容易发现它的不妥之处。

这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久而久之,我们就只会接收那些「我们已经相信的事物」,排斥那些除此之外的信息。

这也就是「找认同」背后的机制。

你是在思考,还是找认同?

这种「找认同」的现象,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演变成什么呢?

1979年,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他们把一批人集中在一起,这批人中,有人认为应该废除死刑,有人认为应该保留死刑。然后,让他们分别为自己对死刑的态度打分,并进行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实验方让每一组都阅读两份报告。一份认为死刑有威慑力,一份认为没有。接着,再让他们给自己对死刑的态度打分。

结果是什么呢?支持废除死刑的人,经过讨论和阅读报告,更加坚定地认为应该废除死刑;另一方则更加坚定地支持死刑。双方的态度都被强化了。

也就是说:在一个群体里面,只要存在意见不同的两派,让他们自发地去讨论、交流、吸纳意见,不但不会使他们变得更中立,反过来,有可能会造成更强烈的对立和割裂。

原因很简单:一个个体在跟其他个体碰撞时,他会找认同。那么,就会趋近于立场相似的个体,疏离立场相悖的个体。而立场相似的个体聚合到一起,又会产生共鸣,让双方都觉得「我们果然是对的」,从而强化这种立场。

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分化几乎一定会出现,而且只会越来越对立。

这就叫做「群体极化」。

这种思想的极端分化,在全球已经初见端倪了。从英国脱欧,到特朗普当选,再到疫情,都昭示着全球各个角落,不同阶级、圈层之间,视野和思想已经有很大的割裂。

尤其是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和新媒体,更加剧了这种群体极化和割裂。

很简单:传统的模式下,人与人之间要交流、讨论,并不容易,故而极端观点不容易得到认同和拥护。但互联网打通了沟通壁垒。今天,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观点,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拥趸。故而,群体的诞生,变得再无障碍。

尤其在算法时代,基于特征和标签的分发模式,让每个人困守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看到自己愿意看的内容、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

这就导致了,人群被更大程度地隔绝开来。你作为一个个体,只会永远跟相似的个体在一起。

在未来的若干年里,这种现象很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上还是线下,也许,我们都要做好小圈子区隔的心理准备。

你是在思考,还是找认同?

最后,回到我们自身。

对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去过多干预。但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让自己在「极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所以,培养自己的思考习惯,就非常重要了。

虽然前面讲过「大脑是不喜欢思考的」,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完全交给直觉呢?当然不是。

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的训练,把一整套思考的过程「压缩」「打包」,重新写入大脑的程序里面,替代掉并不理性也并不严谨的直觉判断。

举个例子:做过财务或数据分析的人,对数字会有更高的敏感度,一眼能看出数字的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在碰到数字时,都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呢?当然不是。因为这种对数字的敏感,已经被内化成了大脑的一种本能。

这就是我们要去追求的目标:规范大脑的本能,用一套合理的思考过程,去替代掉大脑粗糙的、原始的直觉判断。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练习。

1)拓展认知空间

这个时代的许多信息,都是奔着「代替你的思考」来的。它们的目的就是让你无需思考,频频点头就是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就会变得线性:一个信息进来,刺激你的大脑,出去,新的信息紧接着进来……我们的大脑停留在这种新鲜刺激的享受里,无瑕去审视和构建这些信息的逻辑和结构

那么,我们就会失去一种能力:在脑海里保持更多信息的能力。

而这恰恰是良好思考的基础和前提。

所以,我有一个习惯:时常锻炼自己的脑力。比如,读完一篇文章,我会在脑海里回忆它,尽可能还原它的结构、逻辑,把它揉碎了、打散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

有读者问:这个过程不会很费时吗?但只有这样,你读到的东西,对你而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你也可以试一试:不往回看,想一下:这篇文章整篇讲了什么?结构是什么?逻辑是什么?

一开始也许会有点难,慢慢练习。这是让大脑变得强大而充实的前提。

可以参考:如何提高记忆力?

2)立体批判信息

什么叫立体批判呢?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思维模型,分享给大家。

任何一个观点,你都不妨这样去想:它的本质是一个「体」,你所看到的,只是作者想呈现给你的一个「面」。那么,你看不到的那些面,是否还有什么,是需要去补充的?

比如:

  • 它的来源是什么?信源可靠吗?

  • 它的推理链条是如何作出的?是否滑坡谬误,是否以偏概全?

  • 它的反面可能是什么?除了作者说的信息,作者没说的可能是什么?把问题反过来想成立吗?

试着把这些变成大脑的「默认思考过程」,你会发现,思考其实也不怎么费力。

3)从高层次看问题

找认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立场先行。认同,必然是基于已有的立场的。

但有一个原则分享给大家:立场不是结果,只是过渡阶段。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立场,但我们要追求的,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达到统一的共识。

举个例子:一群人对不同的制度,可能有争议,这些争议可能基于大家的立场,但是否可以从共识回溯问题:无论什么制度,它最终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让人过得更好?

一旦能确立这个共识,我们就能够从它出发,来理清楚:我们之所以会有争议,分歧点在哪里?既然基础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衍生出不同的结论?是不同人的理解有偏差,还是价值观有分歧?

内化了这个思维习惯,很多时候,你就不会再去计较一城一地的「认同」了。你总是可以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共识,在这个层次,很多原本纠结的地方,其实也未必很重要。

当眼前豁然开朗,很多原本的问题,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 闲聊时刻 ——

1)大家平时读文章,也可以自我批判一下,问一问:

我觉得它说得有道理,是因为它跟我观点一致,还是因为它真的逻辑严密?

多想想,多反思,会有好处的。

2)当然,也的确存在一种现象:

我知道它不一定对,但它跟我立场一致,管它呢,嘿嘿。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条消息是不实消息,当与参与者的政治立场一致时,他分享出去的可能性是 37.4%;反过来,如果消息是真的,但跟参与者的政治立场相悖,则分享可能性只有 24%。

只能说,人类的本质果然是复读……啊不,党同伐异。

3)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相悖的新观点,同样会强化自己的原有立场?

这个就叫做「逆火效应」。简而言之:如果一个观点不足以说服你,那么你就会认为「我原有的观念是更有力的」,因而它就会反过来强化你原有的观念。

4)聊些开心的。

最近看了几个纪录片:《生活如沸》和《风味人间2》。都还不错。推荐给大家。

尤其适合在深夜看,特别有感觉喔。

THE END

- 晚 安 -

思考 / 认同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