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第3章 谣言传播中的心理因素

2021年9月25日  来源:谣言心理学:人们为何相信谣言,以及如何控制谣言 作者:(美)尼古拉斯·迪方佐;(澳)普拉桑特·波迪亚 提供人:zhaotou97......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前几个月,“硝烟”弥漫,本书作者之一迪方佐收到了一则关于竞选者参议员约翰·克里(JohnKerry)的谣言。

主题:参议员约翰·克里与《约翰福音》第16章第3节。

上帝有办法告诉人们谁真正了解他,而谁并非真正了解他。让我们思考一下,参议员克里上周进行了关于“为什么信仰对我来说如此重要”的大型演讲,以此来说服美国民众选举他为总统。克里宣称他最喜欢的《圣经》章节是《约翰福音》第16章第3节。然而,撰写演讲稿的人想引用的是《约翰福音》第3章第16节(原文: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但克里团队中居然没有人熟知《圣经》,以至于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你知道《约翰福音》第16章第3节说了什么吗?“他们会这样做,是因未曾认识上帝,也未曾认识我。”圣徒行事,出人意料。

后来,也有同样的关于乔治·布什总统的谣言在大选期间流传。

——米克尔森和米克尔森(Mikkelsonand Mikkelson,2004)

在本章中,我们探究谣言传播背后的心理因素。我们关注其中涉及的个体层面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传播谣言时人们想达到什么目的?目前关于谣言的心理学文献认为有五个因素与谣言传播关系密切:不确定感、重要性或结果相关性涉入(outcome-relevantinvolvement)、缺乏控制感、焦虑以及相信(Bordia&DiFonzo,2002;Rosnow,1991;Walker&Blaine,1991)。我们回顾了与这些因素有关的研究文献,并且回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因素会影响谣言传播?我们认为这些因素代表了人们社会认知和行为的基本目标,人们通过传播谣言来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应用社会行为动机方面的相关文献来理解这些推动谣言传播的目标。此外,我们将给出支持这些动机基础的实证证据。

这种动机取向的研究范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虽然过去的研究已经总结出一些与谣言传播有关的因素,却较少关注从理论上阐明为什么这些因素能够影响传播过程。第二,基于动机的研究取向帮助我们在谣言文献和更广泛的社会心理学文献之间建立联系。例如,通过将谣言传播视作一个自我提升(self-enhancing)行为,我们能够将其与社会认同的相关文献建立联系,思考谣言通过何种途径损害外群体利益,提高内群体自尊。第三,核心动机的取向指出了谣言传播的各种影响因素,帮助我们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缺口。例如,谣言传播的关系增强(relationshipenhancement)功能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什么因素在推动社会互动?一般来说,人们参与社会互动是为了实现以下三个目标中的至少一个:有效行动、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Cialdini&Trost,1998;Wood,1999,2000)。在实现“有效行动”的目标方面,社会互动帮助人们积极应对周围环境,获得经过社会确认的现实感,更有效地应对环境。在实现“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目标方面,社会互动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持对于人类这一社会性动物而言至关重要的关系。最后,自我提升目标是一个更自私的目标,可能导致一系列信息加工偏差。也就是说,在社会互动中,人们设法肯定自我意识,以各种方法利用社会背景来提高自尊。

在谣言传播中,这些目标表现为三个动机:事实寻求(factfinding)、关系增强和自我提升。在本章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回顾有关这些动机的谣言传播文献。在每一节中,我们首先关注这些动机对应的基本目标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然后将这些动机应用于谣言背景下。之后,我们讨论在谣言传播中这些动机的前因和后果。最后,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帮助下,我们对这些动机在谣言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进行说明。

动机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