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职业里的窍门

2021年9月29日  来源:表象与本质 作者:[美]侯世达;[法]桑德尔 提供人:zhaotou97......

职业里的窍门

任何领域,不论远看时多么有限,都可以在横向即范畴的数量,以及纵向即抽象的层级上无限地改进扩展。若想完美反映出现实的情况,则需要无数个经过仔细雕琢的范畴。但是,任凭是哪位也能力有限。那我们能达到什么程度呢?这个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它取决于我们在领域中定下的目标。

让我们来从专业的角度考虑一些有关职业的例子。对于雇员自由职业者蓝领白领经理员工,或是工业服务业,我们都熟知二者之间的区别。但是这些粗略的区分可远远不及专业的职业分类。举例来说,在建筑行业,有电工水工瓦工,还有水泥工钢筋工管道工,更别提还有铆工了。在木工里,还能找到专门做仿古木门的工人呢。

职业列表的纵向层次里有交通运输业这种通用的范畴。若是由此向下,可以看到陆运空运海运铁路运输等范畴。要是从陆运继续向下细分,可以分出司机内勤。司机又能分出货运客运等范畴。若是跨到空运的范畴中继续向下分的话,有行李工加添燃料员跑道维护工等职业。最后,要是跑到了制造业里的工艺品业,那儿有金属矿石竹木布类加工工人等不同职业。

在网上找工作的时候,人们可能一上来先看到几十个大范畴,如销售房地产金融或是IT业等。在每个大类之下又有成百的子类,继续向下,就有各种各样数不尽的职位供人选择。乍看之下,这些范畴复杂得令人称奇。但这也仅仅是个概括,每个子类下又可以更进一步地分门别类。不论是跑到了医疗业、出版业还是工业,都有多种多样的分类方式,以及成百上千的工作等着你。这感觉就像是能在其中无限地缩放。

让我们来看一看通常处在分类列表最底端,即在最具体层级中的一个工作——大学教师及研究人员。对于处在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大学教师及研究人员”这个称号一点儿也不具体,这里面的门道可大了去了。在这个世界里,职位可以分为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教员讲师,还有访问教授访问研究员访问学者。别忘了还有助教助研(皆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说到这儿,咱们还没提具体的学科呢!

总的来说,如果有人想制作一个涵盖所有职业的表格,那里面得有成百上千的范畴,也许更多。当然了,没有人脑中能有这么个大表格。所以如果想成为行家,制作这么个表格并非至关重要的头等大事。但是,身为某个领域的行家,则意味着在心中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个大概。

祝你有个好胃口!

谈了这么多的职业,让咱们来换个领域,一个十分具体,每天都能见到的领域。而且,乍看之下,这和微妙的范畴没什么太大关系。我们接下来聊聊食物,聊聊豆腐的世界。这听着可比那些职业简单多了。豆腐,主要原料无非是黄豆,说破了天能变出花儿来吗?在美国的超市里,豆腐也就是指躺在那儿的一盒盒“Tofu”罢了。可是,在中国,豆腐的花样可真就多了去了。汪曾祺先生便是其中的行家,在他的笔下,若是豆腐点得老些,那便是北豆腐;点得嫩些,则是南豆腐。若是再细分下去,还有北京的“老豆腐”,四川的豆花和湖南的水豆腐。由名字便知,一个赛着一个的嫩。据说,在意大利,意大利面有八十来种。豆腐有多少种我们在此无法作出定论,但是也绝对少不了。

在豆腐的世界里,当然还存在别的分类方式,可不仅仅只有软硬这一个标准。若是把豆腐压紧,那就是豆腐干;压成大张薄片,则是豆腐片;再紧点,就成了南方的百页或千张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带来不同的口感,因此而生的做法更是不计其数。实际上,这也是豆腐有这么多范畴的主要原因。豆腐买来,若是凉拌,既可以做小葱拌豆腐,也可以做松花蛋拌豆腐。要是手边还有令汪曾祺先生时常念叨的高邮咸蛋,与豆腐拌在一起,想必味道也十分不错。(10)若是打算红烧,那选择就更多了。“虎皮豆腐”“家乡豆腐”“菌油豆腐”“麻婆豆腐”,还有“汪豆腐”,多得都可以摆出一桌豆腐宴了。当然还不能忘了中国的另一大发明——臭豆腐。更有甚者,还有安徽屯溪的毛豆腐呢。每个喜欢做豆腐的大厨,心中都有着一个关于豆腐的网络,其间节点相互联系,揭示出下意识间形成的范畴体系。

请喝茶!

说罢豆腐,咱们接下来聊聊喝的。中国人的一大饮品就是茶。茶的范畴简直是不计其数。新手也就只能分出红茶绿茶或是花茶等大的范畴。稍有经验的人能品出是何种叶子(如碧螺春、龙井或是毛尖)以及产地(如洞庭湖、西湖、信阳或是都匀等)。不过,品茶的行家知道的可远远不止这些。于他们而言,一杯好茶可以细分到具体的产地、产期,甚至对泡茶的水都很有讲究。比方说,一杯虎跑水泡出的雨前狮峰龙井,是指用虎跑泉水泡出的,谷雨前于狮峰山采摘的上好龙井。

那么,对于品茶之人而言,虎跑水泡出的雨前狮峰龙井算得上是一个范畴吗?当然算。人们可以从许多角度描述它,比如色、香、味,还有市价、配套的茶具,或是泡茶的水温等。而留存于市面上的茶叶就是这个范畴的延伸,它们都是其中具体的成员。不过,别看它的描述如此细致,它同任何其他范畴一样,到了边界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假冒的或是没挂牌子的,喝了一半的、没泡好的、煮沸或是蒸发了的,还没准儿只是倒茶时滴在桌上的那几滴等。用不上再起什么别的名字,这个范畴本身就是块金字招牌。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写:“……一是在虎跑喝的一杯龙井。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真是好茶!”(11)

常有爱茶之人说道:“红茶、绿茶和花茶里,还是绿茶最对我的口味。”此话与上文汪先生所写一比就能看出茶的范畴有多么丰富。一般人心中可想不到这么多的细节。不光是点明了绿茶的种类,还预设读者熟悉多种细微的范畴:产地(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和虎跑),还有产期(明前、雨前、头春、二春等)。若是哪位把茶品到了这个地步,则当之无愧是位行家了。

抽象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