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团队自主
先不管你在家中排行老几,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家中排行老三会是什么样子?对于选择谁出现在你身边,你没有发言权。更糟糕的是,你周围的人中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不是很欢迎你的到来,就算只摆脱他们中间的一个通常也不可能。
找份新工作,或者待在原来岗位上也与此类似。有胆识的人也许能勉强做到工作内容自主、工作时间自主、工作方法自主,但是工作团队自主很难实现。人们之所以希望成为企业家,其中一个原因是那样就有机会组建自己的团队了。即使在更传统的环境中,一些公司也发现了让人们自由选择同事的好处。
在有机食品连锁店全食超市(Whole Foods),每个部门名义上的负责人并不负责招聘,这项工作由这个部门的员工完成。应聘者在30天的试用期内与所在部门的团队一起工作,之后未来的队友就会投票决定是否全职雇用此人。戈尔公司(Gore & Associates)是戈尔特斯面料(GORE-TEX)的制造商,也是驱动力3.0系统身体力行的又一例证。在这里,无论是谁想要升职成为团队领导者,都必须自己召集愿意和他工作的人。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对雇主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弄清楚每个人眼里哪项自主最重要。
能够自己挑选成员组成一支团队,是20%项目吸引人的另一个地方。这些创举通常会把公司的格子间切开,把那些有相同爱好的人联系在一起,就算他们不在一个部门也不要紧。谷歌工程师巴拉特·梅迪瑞塔(Bharat Mediratta)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如果你在20%的时间里想出了一个新产品,通常很容易找到几个志趣相投的人,然后一起写代码。”梅迪瑞塔说,推动公司进行更系统化的改变,实现工作团队自主非常重要。这种尝试需要他所说的“小团体”(grouplet):这种小型团体由自己组织,几乎没有什么预算,甚至也没有什么权威,但是它想要在公司里做出一些改变。例如,梅迪瑞塔建立了一个测试小组,鼓励全公司的工程师用更高效的方法测试电脑代码。这些非正式的程序员自主建立了一个不受上级指挥的团队,“慢慢地让机构以他们为轴心转动起来”。
尽管如此,自主的愿望经常会与其他义务相矛盾。Atlassian在衡量工作内容自主实验的得失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大多数员工花在副项目上的时间少于20%。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他们不想让手头的项目烂尾,让现在的队友失望。
尽管团队自主在4个自主中实现的状况最不好,但是随着社交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以及手机应用的出现,这种自主实现起来已经容易多了,并且不再局限在单个机构之中。我在第1章中提到过开源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自发组建的临时团队开发出了新的浏览器或者更好的服务器软件,他们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科学再次证明了传统企业不情愿接受的价值观的正确性。大量研究证明,在自发组建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比在成员早已固定的团队中工作的人满足感更强。与此类似,德西和其他人的研究已经证明,内在积极性比较高的人是更好的同事。如果你想要和更多的I型人一起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也变成其中之一。事实证明,自主也是会传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