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为什么我们会上瘾——译者后记

2021年9月25日  来源:为什么我们会上瘾:操纵人类大脑成瘾的元凶 作者:[美]迈克尔·库赫 提供人:zhaotou97......

统完最后一遍稿,我长舒了一口气,端着咖啡倚窗而立。这一刻,我似乎对“成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但又似乎从未真正认识它。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逐渐揭开了“成瘾”生理机制的神秘面纱,但对于如何成功戒瘾,这本书里似乎并没有提到太好的灵丹妙药。戒瘾,可以说是个一直未被人们真正攻破的世界性难题。以吸毒成瘾(即狭义的药物成瘾)举例,截至2017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近400万人,若按照每个显性吸毒者对应5名隐性吸毒者的经验统计方法,这个数字更是高达2 000万。其中在戒毒场所的戒毒者仅有35万人,而这些戒毒者中九成以上的人将会复吸。我也不确定自己停掉咖啡那天,“戒断反应”是不是也会如期而至。

当我们谈论“成瘾”时,它既包括常见的药物、酒精、尼古丁成瘾,也包括饮食、赌博、性等类型的成瘾。这些成瘾有着类似的、复杂的生理机制。我们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格、生理、基因等各个方面,似乎能够更加理解成瘾之易和戒瘾之难。经过大量研究,科学家和医学工作者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成瘾是一种慢性的、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它就像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常见的慢性病一样。而对于这种慢性病,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可能是唯一通向真正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本书作者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结合了成瘾过程中大脑内部的深刻变化,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更加充分和深入理解成瘾者及其成瘾过程的窗口,这也许是真正帮助陷入成瘾泥沼的人的必需步骤。鉴于成瘾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对成瘾者更好的解决方案是为其提供专业的治疗和关爱的同时,协助其重建稳定的“社会联结”,由此而带来的正面社会效应也远胜于对成瘾者的抛弃或道德谴责。

2015年末,我身边一位好友的至亲因长期吸烟而出现肺部问题,其家人在手术前被告知做好最坏的打算。虽然最后结果是万幸的,但这一过程中,朋友所经历的焦虑和深重的痛苦让我感同身受,引起了我对这一主题的关注。机缘巧合,2016年末,我看到了此书的原稿,并希望能够承担翻译工作。虽然当时正值自己从事教学工作的“收官期”,各种总结、报告、阅卷奔袭而来,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我还是充满期待地开始了翻译工作。白天无暇顾及,我唯有向夜晚偷点时光,享受着翻译书稿带给自己的充实和宁静。因此,翻译前期进程缓慢也是在意料之中,直到寒假来临。

假期里,我陪着7岁的女儿参加了冬令营,她白天外出参加活动,我便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翻译工作。每到晚上,她活动结束后兴高采烈地归来,看着她那红彤彤的笑脸,以及描述一天欢乐时光时的手舞足蹈,这种欢乐和幸福让我更加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远离包括成瘾性疾病在内的所有疾病。我想,这是促使和推动我翻译此书的另一股重要的力量。最后,我也衷心希望这本译作能为中国读者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也是我做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非成瘾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虽然在翻译过程中竭尽全力,反复斟酌,多方证实,但依然难免存在疏漏和瑕疵,希望广大读者多多谅解,给予批评和指正,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最后,非常感谢在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从事戒毒研究的师弟叶勇豪鼎力相助,给我提供参考资料,不厌其烦地帮我求证翻译措辞的准确性。感谢我的丈夫郑飞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帮我腾出时间完成翻译。感谢我的女儿,尽管非常不舍,但多次放弃妈妈睡前的陪伴,让我在很多个夜晚得以安静的工作。感谢我的同学兼挚友谢晶、张宏宇的支持与帮助,以及学生郑鑫雨、刘志卉协助完成部分基础性工作。最后,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商业新知事业部,尤其是本书责任编辑的耐心沟通和辛勤工作,多谢!

王斐

上瘾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