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多巴胺实验室”的创始人拉姆塞·布朗曾经说过“这世界上肯定存在让人上瘾的代码。”这句话对于国内知名的抖音、快手等应用来说非常恰当。那么这世界上真的有令人上瘾的代码吗?这些代码究竟是好还是坏呢?
记得十几年前,电子游戏刚刚兴起时,很多人对其口诛笔伐,甚至将其比作“电子海洛因”,认为电子游戏并不应该做的“那么吸引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发现其实令人上瘾的应用和当初令人着迷的电子游戏一样,都是制作者精心设计的产物。就像一本好书让人忍不住熬夜看完,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让人通宵刷完,一道美味的佳肴让人时时想念一样,好的电子游戏和应用也的确应该让人爱不释手才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发现,有些专家认为,好的作品的确会让人“上瘾”,但纯粹激发人们“上瘾”行为的作品,却值得警惕。如今的神经生物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应用的设计者可以预测什么样的设计会激发用户大脑中的奖赏机制。
类似多巴胺实验室的公司会跟踪用户的每一个行为,然后在关键地方和时间点设计“奖赏”:悦耳的声效、虚拟币,或者忽然跳出来的赞,从而提高用户的留存度、打开率和停留时间。根据资料显示,做过这类优化的应用可以使用户更频繁地打开应用,并且花更多的时间发送信息给亲朋好友。
多巴胺在人体内发挥多种多样的信使功能,在血管、胰脏、肠道和免疫系统里各有不同作用,在大脑里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就算大脑里的多巴胺也分处多个不同通道,传递不同信息。它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功能就是调节欲望、满足和奖赏。从实际效果来看,如果一个人预期做某件事情可以获得正面的回报时,大脑中的多巴胺就会增加,如果实际回报大于预期,多巴胺还会有第二次的增加,反之,如果回报低于预期,多巴胺就会降低到比最初更低的水平。所以,无论是吃甜食、玩游戏还是刷朋友圈,背后的推手都是多巴胺。
了解清楚多巴胺的作用机制后,就使得操纵用户行为成为可能。老虎机是一个典型的刺激用户大脑分泌多巴胺并对其上瘾的案例。这种赌博机经过精心的设计,他背后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在未知的情况下,突然提供奖励。令人上瘾的应用其核心也和老虎机类似,这些应用使用小红点、鲜艳的图案、自动播放的视频这种最直接的愉悦来刺激用户的大脑,把这些内容送到眼前,让用户不停使用。
有专家曾总结出令人行为上瘾的6个要素:1、诱人的目标;2、自动出现的随机正面反馈;3、逐渐进步的感觉;4、越来越困难的挑战;5、有挑战需要解决又未能解决的紧张感;6、强有力的社交联系。
如今的应用,总是能够满足其中的一点或几点,导致人们在使用这些应用时,难免有“上瘾”的感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科技频道认为,作为用户在使用应用时,要保持一定的自觉性,如果仅仅通过这类应用打发碎片时间,放松一下无可厚非,但如果让其占用了大片的时间,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就需要加强对自己的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