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行为经济学-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译者的话+第1篇 导 言-1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2)-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3)-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4)-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注释+第2篇 价格与偏见-2 有效歧视-现实中的歧视-少数民众的歧视-有效歧视——注释-第3篇 政治和法律-3 竞争与民主-4 犯罪与惩罚+基本分析-模型-违法的供给-惩罚-行为关系的改变+罚款-最优条件-罚款-补偿与刑法-对付犯罪的私人支出-几点应用-总结与结论-犯罪与惩罚——注释+第4篇 时间和家庭生产-5 时间分配理论-改进的选择理论-应用——工作时间-应用——时间的生产力-应用——收入弹性-应用——运输-时间与产品之间的替代-时间分配理论——总结-时间分配理论——注释-6 时间与产品的时期分配-人力资本投资-年龄和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和消费-分析的扩展-实证分析-7 新消费者行为理论-传统的选择理论-传统理论的弱点-家庭生产函数分析:一种说明-先驱们的建树-家庭生产函数分析的应用-评价-新消费者行为理论——注释+第5篇 非理性行为-8 非理性行为与经济理论+第6篇 婚姻、生育力和家庭-9 生育力的经济分析-10 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11 婚姻理论+第7篇 社会相互作用-12 社会相互作用理论-13 利他主义、利己主义及遗传适应性:经济学和社会生物学-译者后记+“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推荐序一接地气的经济学-推荐序二 塞勒三部曲导读-引言-第一部分 行为经济学的发轫:1970—1978年-第1章 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经济人与非理性的人(2)-第2章 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机会成本和禀赋效应(2)-第3章 非理性行为清单-第4章 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神奇的价值函数曲线图-第5章 加州圆梦之旅-加州圆梦之旅(2)-加州圆梦之旅(3)-第6章 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似乎-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激励和学习-行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市场-第二部分 心理账户:1979—1985年-第7章 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这笔交易到底值不值(2)-第8章 沉没成本-沉没成本(2)-第9章 漏水的桶与财务预算-第10章 扑克牌桌边的怪诞行为-第三部分 自我控制:1975—1988年-第11章 意志力和延迟消费-意志力和延迟消费(2)-意志力和延迟消费(3)-第12章 计划者与行动者-计划者与行动者(2)-计划者与行动者(3)-第13章 现实生活中的人类行为-希腊峰滑雪场的定价策略-通用汽车的库存问题-第四部分 我与卡尼曼合作的时光:1984—1985年-第14章 怎样才算公平-怎样才算公平(2)-怎样才算公平(3)-第15章 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关于公平的博弈实验(2)-第16章 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从代币实验到马克杯实验(2)-第六部分 金融市场:1983—2003年-第21章 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2)-选美竞赛和股票投资(3)-第22章 股市反应过度了吗-股市反应过度了吗(2)-第23章 价值股比成长股的风险更大-第24章 价格并不都是合理的-第25章 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动物精神和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2)-第26章 果蝇、冰山和负股价-果蝇、冰山和负股价(2)-第七部分 助推计划:1995年至今-第27章 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2)-当法律遇上行为经济学(3)-第28章 挑选办公室的风波-挑选办公室的风波(2)-第29章 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2)-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3)-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4)-球队选秀与贝克尔猜想(5)-第30章 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2)-有奖竞猜类节目你该怎么玩(3)-第八部分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2004年至今-第31章 “明天储蓄更多”计划-“明天储蓄更多”计划(2)-“明天储蓄更多”计划(3)-“明天储蓄更多”计划(4)-第32章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与助推策略(2)-第33章 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2)-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3)-助推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4)-结语:经济学的未来-结语:经济学的未来(2)-结语:经济学的未来(3)-结语:经济学的未来(4)-第五部分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1986—1994年-第17章 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2)-理性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的辩论(3)-第18章 股市、赛马与反常现象-第19章 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打造一个行为经济学家的明星团队(2)-第20章 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2)-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3)-狭窄框架与出租车司机的工作时间(4)

对付犯罪的私人支出

2020年7月14日 字数:628 来源: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作者: 提供人:pigu61......

许多公共行动和私人行为都在试图减少犯罪数量和发案率:雇请警卫、看门人和会计、安装保险锁和警铃,扩大保险范围,避开公共场所和街坊四邻,以乘坐出租汽车代替步行或乘坐地铁,等等。1965年对付犯罪的这类开支接近20亿美元,见表1。这无疑是个低估了的数字。在高度相互依赖的现代经济中需要大量的私人行为,因为,在这样的经济中,一个人经常要让雇主、雇员、顾客或卖主“关心”他的资源,包括“关心”他本身。

如果一个人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少犯罪在收入方面对他的预期损害,那么,他可以从前面公共最优决策的分析中导出最优私人决策。对个人而言,存在一个与(18)式类似的损失函数:

Hj项表示违法行为Oj对j造成的损害,Cj表示达到定罪可能性pj的成本。注意,Cj不仅与Oj正相关,而且与对付犯罪的公共支出C、其他成员的私人支出集Ck负相关。[58]

bjpjfjOj项用以衡量对任何违法行为Oj的惩罚对j的预期[59]损失。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惩罚导致社会的净损失,但它们对实际受害者经常带来好处。例如,向实际受害人支付罚款,对社会而言只是一种转移支付,但显然有益于受害者;类似地,监禁惩罚对社会造成净损失,但对受害者不过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损失,因为他们通常只为监禁成本承担微不足道的责任。这就是bj通常小于或等于0而与此同时社会损失系数b大于或等于0的原因。

由于bj和fj基本取决于有关惩罚的公共政策,由j直接控制的主要决策变量为pj,如果他选择某一pj,从而使Lj最小,那么类似于(22)式的最优条件是:

弹性衡量pj变化对针对j的违法数量的影响。如果bj<0,如果(32)式左边改变Oj的边际成本大于0,那么(32)式意味着。由于违法者可在受害者中寻找替代,可能比εp大得多,而εp为违法总量对平均可能性p的变化的反应。因此,在由(22)式决定εp<1的最优条件的要求和(32)式的的要求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犯罪 / 惩罚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