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观点/评价-相信一个观点之前,先问一下这几个问题-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导语-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导语(一)-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导语(二)-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导语(三)-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导语(四)-引言——哲学的规则+第一部分 偶然与逻辑-第一篇 信念的确定-信念的确定(二)-信念的确定(三)-信念的确定(四)-信念的确定(五)-信念的确定(六)-第二篇 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二)-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三)-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四)-第三篇 关于偶然的学说-关于偶然的学说(二)-关于偶然的学说(三)-关于偶然的学说(四)-关于偶然的学说(五)-第四篇 归纳的概率-归纳的概率(二)-归纳的概率(三)-归纳的概率(四)-归纳的概率(五)-第五篇 自然规则-自然规则(二)-自然规则(三)-自然规则(四)-自然规则(五)-第六篇 演绎、归纳和假设-演绎、归纳和假设(二)-演绎、归纳和假设(三)-演绎、归纳和假设(四)-演绎、归纳和假设(五)-第二部分 爱与偶然+第一篇 理论体系-理论体系(1)-理论体系(3)+第二篇 小探必然性学说-小探必然性学说(2)-小探必然性学说(3)-小探必然性学说(4)-小探必然性学说(5)-小探必然性学说(6)+第三篇 心智的规律-观念的连续性-观念的连续性(2)-观念的连续性(3)-时间的分析-观念的影响-心理规律遵循逻辑的形式-规律的重述-第四篇 人类的玻璃本质-人类的玻璃本质(2)-人类的玻璃本质(3)-人类的玻璃本质(4)-人类的玻璃本质(5)-人类的玻璃本质(6)-人类的玻璃本质(7)+第五篇 演化的爱-反“福音”书-反“福音”书(2)-反“福音”书(3)-和平的提议-和平的提议(2)-区分方法-区分方法(2)-区分方法(3)-区分方法(4)+附录:皮尔士的实用主义-皮尔士的实用主义(2)

人类的玻璃本质(3)

2020年6月18日 字数:1184 来源:如何形成清晰的观点 作者:(美)查尔斯·S.皮尔士 提供人:yanjia82......

事实上,几种不同的离解必须被区分开来。

首先,有化学分子的离解:在常规的化学原理作用下,离解形成多个化学分子。这可能是一种复分解,因为氢碘酸离解的式子是:

HI+HI=HH+II

也可能是简单分解,如氯化磷:

PCl5=PCl3+ClCl

依据热化学定律,这些离解都要求温度增加。

其次,还有物理聚合分子的离解,也就是因物理吸引力结合在一起的几个化学分子的离解。我倾向于假定这种离解是固体和液体在加热过程中会普遍伴随发生的。因为在这些物体内部,随着温度的升高,压缩性的增大远小于膨胀性的增大。

最后,还有我们现在所关注的离解:必须假定是不饱和亚分子或原子从分子中的一种脱离。就像我说过的,分子可以被比作一个太阳系。同样,分子会干扰相互的内部运动,这样,一个“行星”,也就是亚分子将偶尔脱离轨道并四处徘徊,直到它发现另一个可与其结合的不饱和亚分子。这种由干扰带来的离解自然是因分子互相之间接近而促成的。

现在,我们来考虑一种或者说一类特殊的物质,它的特性构成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像硅酸盐的特性是矿物学的首要研究主题一样。我指的是生命黏质物或者原生质。让我们先将这些黏质物的普遍特征进行分类。它们一概是以两种聚集状态存在的:固体或接近固体状态,以及液体或接近液体状态,但是它们不能通过普通的熔化从前者变为后者。它们可被高温轻易分解,尤其是在液体状态下;它们也不能承受低温。它们所有最重要的活动都是在比分解点温度低一点的温度下进行的。这种极端的不稳定性是证明原生质的化学复杂性的很多事实之一。所有化学家都会同意:原生质比蛋白要复杂多了。蛋白的每个分子估计包含大约一千个原子,因此自然而然可以假定原生质包含有几千个原子。我们知道,虽然原生质主要是由氧、氢、碳和氮组成的,但是很多其他微量元素也进入了有机体中。很可能这些元素中的大部分进入了原生质的成分中。因此,既然化学种类的数量随着每个分子中原子数量的变化在急速增长,那么当然会有无数的物质,其分子包含有20个原子或者更少,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原生质物质的数量加起来有数十亿或者数万亿。凯莱教授给出了一个“树状图”的数学理论,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类疑问,这样看来,数万亿数量的估计似乎都有些过于保守了。生物学家确实提出并捍卫过一个观点,即只有一种原生质,但他们自己的观察资料几乎推翻了这一假设。从化学角度来看,这一假设似乎完全不可信。化学家的预期毫无疑问将会是:拥有原生质特征的各种十分不同的化学物质,或许不仅能够解释神经黏质物与肌肉黏质物之间、鲸鱼黏质物与狮子黏质物之间的差别,还能解释物种和个体间的普遍变化。

概括地讲,原生质在静止状态下是固体,但是当其以某种方式被干扰时,或者有时甚至在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自发运动时,它就会变成液体。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一个无核原生质团,在显微镜下能够被观察到内部黏质物会因重力作用而慢慢地流动。液化开始于干扰点,并扩散到整个物质团中。不过,这种扩散在方向上并不是统一的;恰恰相反,在同质团内的扩散一会儿是这个方向,一会儿又是另外一个方向,变幻不定。干扰的原因被消除时,这些运动会逐渐停止(高等物种的原生质会快速停止),黏质物回归到固体状态。

概念 / 哲学 / 原生质 / 分子 / 固体 / 液体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