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这张图01,你看到的这个图形是什么?
图01
大多数人,第一眼应该觉得就是数字13,因为数字是我们生活里面的高频模型,它是最容易被调动的。
我如果告诉你这是B,你信不信?估计会很多人反驳说:“不对,就是13”。
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此时,我如果再告诉你这是B,你估计就相信了。
图02
从图02到图01,在刚才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来模拟下刚才这一过程,大脑的逻辑建模过程:
- 当我们看到任何东西时,比如图01这个黑色图案,大脑第一时间把这个图形的光信号通过大脑里面的【先天模型】转化我们能解读的信号,比如在这里,任何人,包括幼儿,都能看到黑色图形。
- 这个【先天模型】就是我们视觉的感光原理,光的本质光量子,是一束最小能量的单元的集束包,这束光量子包含所有不同波长的光波。我们眼睛及视中枢的这个【先天模型】,把光波400-700纳米波长建模成7种主要颜色。
- 图01,就是黑色所对应的光波波长打到我们视网膜上,在视中枢被建模成黑色,以及由黑色所集合成的形状,传递到我们大脑,于是我们看到图01的黑色图形。
- 大脑此时接收到这个黑色图形信号 ,对这个图形信号进行判断,大脑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判断有两个主要特征:
- 对比第大脑里面事先存储的任何模型;
- 对比眼前所看到的场景模型。
- 默认情况下,大脑都会在瞬间完全以上2步,然后对比彼此之间的答案,最终汇总出一个结果。
- 由于图01没有眼前可对比场景,于是大脑主要搜索知识背景,以辅助完成判断,比如把这个图形放在数字的模型中,于是我们得出13的答案。【此时用于对比的背景知识是数字】。
- 而有些人英文比较好,或者数字不敏感,他们可能会说有点B,不太确定,因为单单从这个图形解读出B有些勉强,毕竟它不能完全匹配。【此时用于对比的背景知识是字母】。
- 而当我把图02展示出来时,大脑的B模型与眼前的模型匹配上了,此时我们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是B。【此时是对比眼前的场景模型】。
这就是我们大脑的一个简单的用智方式,其核心就是通过先天的与后天的模型模拟与对比,然后形成对目标信号的快速识别与判断。
这种判断机制具有如下几大特征:
- 它是通过模拟与类比的方式以达成识别与判断的
- 同一个过程,涉及到多个模型参与对比,从感光的模型到图形模型,从基础到复杂,从先天模型到后天模型。
- 基础【先天模型】所有人都一样,比如感光模型,大人跟婴儿都能看到黑色图形。因为【先天模型】是通过数百万年内置的大自然进化内置到基因层面的,因此,所有人都一样。
- 【先天模型】有长时间的大自然进化与打磨,因此,它极为完善及高效,它被内置到我们本能中,我们瞬间就可以看到这个黑色图形,并且非常稳定,所有人看到的都一样。【当然,不同物种就不一样了】。
图03
比如上图,同一朵花,左图是人眼看到的,而蜜蜂看到的是右图那样的,因为蜜蜂需要花朵的花蜜,而花朵反射紫外线的能力比绿色的叶子和茎强,于是蜜蜂进化成可以看到我们人眼所看不到的紫外线。
如蛇,蛇的视力极差,但它却进化出能感应我们人类无法感应到的红外线,这使得蛇能够在夜间有效辅食田鼠
- 【后天模型】不同人不一样,因此,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比如没学过数字与字母的人,其只能解读出一个黑色图形。
- 我们会用我们最熟悉的模型来解读所看到的一切,比如经常与数字打交道的,数字比较敏感的人,他一定首先会看到是13,当然,数字模型高频次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因此,13是最容易解读出来的。
- 我们会被眼前的对比所左右,比如,看图01时,我们基本都会解读出我们熟悉的数字13,看到图02时,我们会坚定是B,因为眼前的【事实】明摆着要我们解读出B。
- 于是大脑更倾向于判断这是B,而放弃刚才解读出来的13,当大脑模型与眼前的【事实】证据相冲突时,我们会更倾向于眼见的证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会说【眼见为实】的原因。
然而,【眼见为实】不成立
【眼见为实】不成立
根据现代物理学,眼睛并不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应,眼睛只是一个感光器官,而光的本质是频率与波长,它决不展现为明亮或者颜色,而我们的眼睛为了可以快速达成对这个世界的依存,必须把400-700纳米这300个频段的波长扭曲错觉为7种识别度高的可区分的颜色。
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五颜六色的世界,如果把眼睛换成一个光谱仪,那么多姿多彩的世界变成了不可区分的波长。
此外,眼睛所看到的可见光,仅仅占所有光波波长的十万分之一还不到。
这是眼见为实不成立的第一个原因。
我们其他器官的原理都一样,器官通过基因突变与大自然的进化形成对这个世界的有效依存,其原则仅仅是为了实现依存,而不是为了求得对象的真实本质。
相反,正如光波波长的真实本质,我们的眼睛也仅仅只需要看到我们生存所需要的那些颜色即可,除此之外任何一点多余的波长也不想看到,因此,每看多一点信息,意味着能耗,意味着更大生存代价,这是违背最小作用量的,是首先要被淘汰的。
【眼见为实】不成立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所谓的【事实】,都是被这个眼见的对比模型给左右的。
图04
比如如上这张图,箭头所指向的左右两个圆,左边的看起来会比右边的大,仅仅就是因为周边的圆,周边的小圆会全中间的圆看起来更大,周边的大圆会使得中间的圆看起来更小。
大的会使得小的看起来更小,小的全使得大的看起来更大。
视觉的类比原理更多的是关注目标对象与我们所要对比的那个对象的关系如何,而对于目标对象的真实情况,似乎不是关键所在,因此,视觉的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常常是被眼见的类比对象所左右。
图05
这就是【眼见为实】的另外一个不成立的原因。
思维经济原则
人类的感官及大脑的进化基本是在近几百万年的丛林环境中完成的,由于物种都具有最大播散其基因的本质,导致丛林时代的一个最基本特征就是资源总是不足的,因此,任何物种的进化都是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进行的。
体现在物种的器官功能上表达为能【快且有效】达成依存的能力。
这种【快且有效】的能力使得物种在资源匮乏的丛林时代面临竞争时,能存活下来,因此,他是所有物种的进化原则,这也是自然选择的一个主要依据。
在我们人类的大脑上,这体现为【能不用脑就不用脑】原则,也叫思维经济原则,为什么?
因为人类大脑进行逻辑思考时,会进行全脑搜索模型,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就好比当我们在电脑的硬盘搜索资料时,电脑的CPU及内存会被大量占用的道理一样。
因此,大脑在长期的进化中,将大部分的日常行为压缩打包成自动反应的惯性模块,比如我们的可见光,原本是300个无区别的不同频段的波长,大脑的视中枢对这300个不同频段的波长进化建模,把它对应到7种主要的颜色,于是我们能瞬间完成对颜色的识别与依存,这是一个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年的集成。
视觉是5亿7千万年前在扁形动物上出现的,万物一系演化,如果从这个深度出发,那么我们的视觉就是这么长时间的进化的结晶。
宇宙在137亿年前从一个奇点爆发出我们今天这个物质态宇宙,然后万物不断演化,38亿年前出现细胞,演化至人类,我们今天人类的脑细胞有数千亿个,这数千亿个脑细胞在如此长的时间尺度内,不断通过基因突变与大自然选择,把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打包压缩成一个个自动反应的模型,形成对外界的快速反应。
这就是思维经济原则的有效性所在。
【从众心理】的不合理性
我们简单的把思维经济原则的用智方式理解为【对比】,也可以叫模拟与类比。
比如开头的图01与图02,图01我们通过【对比】大脑里面事先存储的数字模型得出13,图02通过对比眼前的字母模型得出B,实际上,这样的用智方式,存在我们生活里面的方方面面,我们时刻都是在通过【对比】来达成对眼前事物的判断。
- 要么【对比】大脑里面的模型,要么【对比】眼前的模型。
- 越基础的模型,越被我们经常拿来【对比】,越决定我们看到的世界。
大脑里面的模型分2类:
- 一类是先天的,也就是通过大量的大自然选择,把在先天里面有效的模型留存下来。比如视觉的感光模型,听觉的感振动波模型,嗅觉感气味分子模型,味觉感能量物质模型等等。
- 另一类是后天的,人出生以后通过经验与学习建立起来的模型,比如上面图02的字母与数字模型。
区别这2类模型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大人与小孩,一个越是没有外界干扰是小孩,他就更是纯粹的是先天的模型,生活经验越丰富的,后天的模型就会越来越多。
模型的有效性,在于它已经是被先天的或者后天的经验所验证过了,过去有效的,今天也会有效,因此,这些有效的模型,都会成为我们下次对外界作出判断的依据,成为对比的对象。
因此,我们的用智方式主表达为【对比】这些过去有效的模型。
这也是从众心理的原因:“既然大家都认同这个东西,那么我跟着大家,也不会有错。”
【从众心理】的底层逻辑,就是我们的用智方式的一个体现,类比别人有效的经验。
人类的这种【对比】的用智方式 ,可以说基本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对比,对比自己的经验,对比别人的经验,对比眼前的,对比先天的等等。
然而,这种【对比】的用智方式却存在诸多缺点。
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就是它是被【对比】对象所左右的。这种对比的用智方式,其更关心的是目标对象与【对比】对象的关系如何,而不关心目标对象的真实面貌。
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对目标对象的认知偏差,比如如下这个问题:
摩西把多少种动物带到了方舟里去了?
很多人一听到这个问题,就被这个问题左右了,被引导去想有多少种动物,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猜想到底带了多少种动物。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到方舟里面去的,不是摩西,是诺亚。”
被【对比】左右的认知
当我们还是猴子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在丛林中的某个地方寻找到了食物,那么第二天我们还会再去这个地方,如果在那个地方碰到老虎,那么则我们会抗拒再去这个地方。
一个有效的经验,会成为我们下一次判断的依据,在一个地方找到了食物,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地方还是会有食物,相反如果这个地方出现的是老虎,则我们会认为这个地方还会有老虎,这就是我们以经验为参考系的认知,它更多情况下,是被经验所左右的,这是内置到我们基因层面的。
这就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
比如图01,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熟悉的模型来解读,而图02则直接把我们框架在字母的模型中。
我们以为是我们解读出字母B,而实际上,我们是被眼前的字母模型左右着解读出B。
比如如下这个问题,本质上答案是一样的,是同一回事。
- A选项,我们的思维被限定在存活的相关模型上。
- B选项,我们更多注意力在死亡上,因此,导致选择的结果大为不同。
再比如,你觉得汽车安全还是飞机安全?
大多数人想都不用想就选择汽车,他们觉得汽车会更安全,因为飞机所启发出来的类比模型是从天上掉下来,而汽车再怎么想像也不会比这个危险,然而现实是汽车的死亡率是远高于飞机的死亡率。
人的这个趋利避害的特性,常常成为左右我们判断的认知模型。
因此,这种【对比】的用智方式存在诸多明显的缺点,只要类比的参考物一变化,我们随即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而往往其本质是一样的,但我们却形成了不一样的认知。
另一方面,这种类比的用智方式随时被左右,比如被眼见的类比所左右,比如从众心理的本质就是被别人的成功经验所左右。
比如被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所左右。
如下这段文字对杰克的描述,使得我们对杰克形成一个刻板的印象,因此,我们第一时间会判断这个人应该是图书管理员。
而实际上图书管理员与农夫的比例是1:20,从理性的概率上来说,他更可能是个农业。
我们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念头,时时刻刻都在【对比】,我们时刻都被【对比】的对象所影响,甚至被它们所左右。
越有效的【模型】,越具有决定性
【对比】用智方式存在另外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成功经验及信念往往会成为我们类比的首要对象,这就表达为,我们往往会用我们所坚信的理念来解读一切。
因此,这个问题就表达为,越成功的经验,信念,理念就越会被我们所用,越决定着我们能看到什么。
如下这张图,是当我们人眼第一次看到一个新场景时,我们人脑的所有视觉神经元细胞都会活化,比如管颜色的,管线条的,管形状的等等,全部细胞都会出来活动,因此,会调动大量的脑部资源。
图中下部位是第二次看同一张图时,神经元细胞D是在第一次做得最好的细胞,于是它发出抑制指令,告诉其他细胞:“我做得最好,让我来做吧,你们去处理其他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开车去一个新地方的时候,司机会感觉非常疲劳,而每天开同一条路线则会非常轻松。新的路线会调动大量的脑部资源出来进行路线识别,而常规的每天都做的事情,脑部对应的神经已经强化,因此可以非常轻松高效的处理事情,当重复训练次数足够时,甚至可以形成自动化处理。
如下这张图,就是看上面这张图时,不同次数所对应的能量【坚轴是能量,横轴是次数】,第一次用的能量是最多的,第二次少了很多,第三次之后就持平了,结论就是当一个行为习惯化后,就不会用到很多大脑资源。
我们知道物种在进化时,资源总是不足的,因此,我们所有器官的功能的构建原则都遵循最小作用量原则,也就是【最省能且有效】的原则,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分工分化,比如视觉细胞管理视觉,听觉细胞管理听觉,肌肉细胞管理肌肉收缩,这个道理跟我们社会的分工分科是一致的,这种分工方式所形成的类比式的自动化处理模块,就是最省能且高效的。
这种内置到我们基因,内置到我们本能里面的特性,它的有效性,同时也造就它的遮蔽性。
这表达为:一个模型越有效,越会被我们所使用,我们越会坚信这个模型,甚至用这个模型来理解整个世界,理解所有的事件。
我们上面已经推导出,我们人类的主要用智方式是以类比来达成快速判断的,而一个高度有效的模型,则会被我们用来频繁类比所有的情况,从而使得我们只能看到一个我们想要看到的世界。
这就是心理学里面的证实性偏差。
它表达为一个有效的理念或者模型,会成为我们的信念,在我们每一次与世界对接时,都会首先被我们用来解读世界,因为这个模型是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它符合我们本性里面的思维经济原则,也就是【最省能且高效】原理,这种模型往往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边界,把我们的认知限定在它的界线之内,使得我们只能看到与之相关的世界,而看不到此外所有其他世界。
比如我的文章,经常会有信佛的读者用佛的模型来解读,在一个信佛的人的眼里,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大空境,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佛陀的体系是一个深刻的体系,甚至是小务虚也经常引用佛法来论证我的观点,但佛教理论来我这里,仅仅是一个模型,有时候我认为它可以协助我说明一些问题,我就会用,但有相当多的读者,在评论里面把佛陀的模型表达为终极真理,这个就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遮蔽。
模型越有效,越具有遮蔽性
本文开头的图01,大多数人基本都会解读出数字13,因为数字模型对每个人来说,太熟悉了,太有效了,这种有效性,一方面决定着我们能准确解读出与之相关的世界,另一方面却屏蔽了与之不相关的世界。
因此,越有效的模型,我们越会被遮蔽在其内。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主要的模型,一方面这个模型使得我们能很好与这个世界对接,并且在其中找到我们的位置,使得我们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我们甚至会因此觉得我们看明白了这个世界。
当我们越是这样认为的时候,我们就越被这个思维模型所遮蔽。
比如我上面所说的,有些信佛的人深信佛陀的体系是世界的终极答案,首先,我们无法证伪它,但是根据现代宇宙论的知识推导,这个世界还在不断展开着,不断有新信息量出现,因此,在小务虚的认知里,目前没有任何模型是永恒的真理,所有的模型都只是暂时的正确。
当我们认为自己有知时,这往往就是危险的信号。
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暂时的正确
小务虚在读大学的时候,是一个网球发烧友,每天至少都要打1-2小时的网球,我甚至认为网球就是我这辈子的最爱了,因此我的生活基本就是网球,时时刻刻想着网球,网球的种种也影响着我的悲欢喜乐。
毕业后,我曾经认为会是我终身爱好的网球,却是如此的自然就放下了,放下后,我才发现一切不过如此。
前几年,基于事业压力及身体原因,小务虚开始跑步,跑着跑着,跑成了一个马拉松发烧友,于是开始追求跑量,追求速度,追求马拉松比赛成绩,最好时的比赛成绩甚至达到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这个成绩来自于当时对跑马的深深的执着,日均跑量达到了每天10公里,跑步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
现在看来,这个跑步的模型几乎成为了小务虚当时人生价值的体现,因为我只有在跑步里面,才能感觉到进步与存在感,于是跑步也成为了我当时深深的执着,我甚至再一度认为这也将会是我下半辈子的终身爱好。
任何一个模型,当我们在它里面的时候,我们会被它严重的遮蔽,执着任何与之相关的事情,比如当我疯狂网球或者跑步时,我的世界基本上就是与之相关的世界,网球世界或者跑步世界。
而当我跳出来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深深执着的那些东西,一切都不过如此,只是一个认知模型的转变,人生也随之转变。
任何一个当下我们执着的模型,基本都会牢牢的禁锢住我们,只要我们一直还在模型的边界内,我们就会被这个模型给遮蔽住,我们会用这个模型来解读一切,这个模型会成为我们的全部。
然而世界却是变化的,这个世界不断有新信息量的出现,当一个新信息量无法包括在一个模型之内时,它必须被调整使之能重新揽括新信息,模型才能继续保持有效,如果无法解读新信息,则这个模型破溃。
因此,当今人类的所有模型,所有的认知,都不是真理,它都只是一个暂时正确的模型。
我们每个人,终其一身都在试图建立一个强大的自我,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我们要小心这个强大的自我一旦建立起来,随即有可能出现一些强大的信念及认知模型。
稍微不注意,我们就会被这些成就我们的强大模型所遮蔽,一旦我们仅仅只用几个主要的思维模型来解读一切,那么我们的世界就被限定在这几个模型之内。
而要跳出模型的遮蔽,仅仅需要建立一个不过度依赖那些成就我们的主要模型的认知,然后这样一个认知,却是最难的,因为谁都不会怀疑那些成就我们的理念模型,但这却是我们所必须要去面对的,跨不过这一关,我们就永远只是井底之蛙。
实际上,我们一直都只是井底之蛙,不同人,或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只是井口大小不一样而已。有这样的一个基本意识后,任何模型在小务虚的眼里,都只是一个暂时正确的模型,因为我知道天外还会有天,世界外还会有世界。
因此,不执着任何模型,特别是不执着那些成就我们的主要思维模型,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认知。
汇总
- 人类任何功能器官的构建都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
- 因此,人类的用智方式主要表达为【对比】,对比过去有效的经验,高效且省能。
- 这些经验包括各种各样的模型,有先天的模型,后天的模型和眼前的模型。
- 越基础的模型,越具有奠基性,决定性和稳定性。
- 越成就我们的模型,越被我们所坚定甚至变成执着。
- 用什么样的模型,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世界。
- 每个人都会有那么几个主要模型,这些主要模型成就我们,基本决定我们所能看到的世界。
- 主要模型的有效性,也是遮蔽性所在,因此我们会被牢牢遮蔽在其边界内。
- 主要模型的遮蔽力度是强大的,因为它的有效性是内置到基因层面的,它是我们的本性。
这就是人类思维模型的原理,它时时刻刻被参照模型所左右,模型左右模型。
如果你看明白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如何被各种各样的思想模型所左右的,更进一步,如果你真正掌握思维模型的原理,你可以左右别人的认知,甚至还可以控制思想。
而这一切,不是来自于你拥有更多的知识,而是来自于你清楚人类用智方式的道理,来自于你清楚模型是如何左右模型的。
这就是霍金模型决定论的威力所在,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模型,一切认知都是模型,模型左右模型。
一切都是模型,模型才是本质,模型决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