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2019年9月27日  来源:长江商学院 作者: 提供人:tangjiao17......
摘要: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我们要如何升级学习方式,才能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抛下?在快速发展的表象背后,是什么主导着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进程?我们又该如何紧跟趋势?让我们一起聆听,苹果公司前教育副总裁约翰·库奇先生在最近的“长江大讲堂”上给出的答案,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本文整理自2019年7月18日约翰 ?库奇先生在长江商学院与湛庐文化联合举办的“长江大讲堂”上进行的精彩分享,主旨演讲部分由笔记侠授权整理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约翰?库奇

苹果公司前教育副总裁

iTunes U创始人

一、我的人生思考

1.技术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历史,把所有重要的节点连起来,给大家提供一个全面完整的想法。

我在法国读高中(1960-1965年),因为我父亲在法国政府工作,那时我读的书和中国学生读的书很相似,关注的是个人成就和成果。

我的大学在加利福利亚大学,大学和高中完全不一样,因为在大学里你没有办法记住所有答案,没有办法通过背诵得高分。

我发现这两种教育的相左之处:高中的时候,在课堂上没有人会思考,主要是照本宣科。我第一次觉得,记忆可能占了我学习生涯的大部分时间。

在大学,我看到过很多聪明人,他们学习很放松,也不用花太多精力背诵就能得到高分。

20岁的时候,我只愿意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因为计算机没有办法背诵,只有不断做数据,做结构可视化实验,而且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标准答案,这是我真正感到兴奋的地方,也是我选择这个职业的理由。

我觉得获得高分的方法不再是背诵,而是寻找有一个轻松又创新的环境。

当时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我主要看有没有计算机,这就是我选择伯克利的理由。

伯克利的学生非常开明,愿意到街上游行,获得更多人权,而且在1969年,学校有价值500万美元的计算机室,这是我完成学业的地方。

500万美元的计算机在当时非常有价值,这是改变社会的初级力量。

我在伯克利学到的理念是:技术会改变社会。

2.技术一定会颠覆现有行业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惠普,当时我是一个程序员,做了6个月,慢慢变成经理。

当时世界上第一部手持计算器“HP-35”是我的老板直接负责的。但当时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大众是完全不需要这种计算器的。

我老板有自己的想法,即使市场不需要也要坚持去做。产品上市后,全美大卖了30万台,9个月之后,出现了惠普计算机的雏形。

通过这一次经历,我感觉到,市场调研结果是没用的,技术一定会颠覆现有行业。好比之前只有马车时,淘汰马车是难以想象的。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有了蒸汽机,有了汽车。

没有这些新的基础设施,过去的人无法真正创新,现在也一样。这是我在惠普学到的,当时我20岁出头。

接下来我在思考:我一定要遇到一些这样的人,他不相信市场调研。幸好,乔布斯也不相信市场调研。

人们只愿意相信准备看到的真相,这就是现在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人们看不到自己无法想像的事实,只看到现有的框架,所以无法跳出原有的成见。

我们要引导变化,而不是拘泥于现实。

3.你可以改变世界

我遇见乔布斯的时候29岁,很年轻,我还不太有大公司的传统思维,乔布斯也是一样,乔布斯有一种很独特的能力,他能非常清楚地解释任何问题。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当时我们经常阅读《科学美国人》杂志,里面有一篇报告,比较了地球上的各种动物完成固定距离的移动,谁花费的能量最少。

最后的排行榜上,秃鹫排名第一,人类的排名很靠后,大概在整个动物名单倒数1/3的位置上。

但是,这篇文章最后的结论来了一个大逆转,那就是,如果人类用上自己发明的最慢的一种交通工具,也就是自行车,来跟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们较量一次,那么人类就会排名第一,大获全胜。

读到这个故事,乔布斯就进一步解释说:

如果自行车是人类的体力放大器的话,那么个人电脑就是人类的脑力放大器。而所有的技术都会成为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体力和智力的放大器,技术能让人类更快、更高效地去发现、去创造、去革新。

我们觉得乔布斯一直是苹果的精神领袖,也是一个创新的模本。

我的大学里拥有一个五百万美元的计算机,而乔布斯给我展示的是两千五百万美元的整个计算机机房。

我们做过市场调研,在苹果也一样。我们当时的测试是,如果大众去使用苹果电脑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他们觉得根本就不需要这样的计算机。

福特说过一句话:如果问人们需要什么的话,他们说需要更快的马,而不是车。

所以,你去做市场调研有什么意义呢?

企业家只需要知道我们需要计算机就可以了。我们需要更快的计算机,而不是客户需要。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乔布斯也在不断挑战我的思维。

乔布斯一开始在苹果做的是产品经理,我是一个软件经理。

他跟我说,市场这一块儿大家不太愿意接受Apple II,因为没有任何应用,当时没有任何苹果商店,也没有任何具体的个人电脑市场。

当时乔布斯说,他希望我能够制造一台人人能够用的电脑,而不是只有几个人用的电脑。这也是乔布斯说他雇佣我的原因。

乔布斯说,我们相信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和这种改变的人站在一块儿。这是一个传统的。 所以,我早期在苹果的经验就是:你可以改变世界。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这也是我觉得,我的孩子或者是年轻人走出大学后,遇到的一个共同的挑战是:他的老板会让他去制造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当时我很害怕,因为我的教育没有让我学会去应对一个毫无根基的挑战。

二、现代教育的挑战

1.每个孩子都有天才之处

我们当时做了12年的研究,叫做明日苹果课堂。

我们想要了解,技术究竟会怎么样影响教育,因为我们现在教育是K12(教育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统称。“K12”中的“K”代表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三),如果我们把这些Apple II的电脑给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移动性,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这12年得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如果是学生有电脑的话,他们肯定会自学,而且会更愿意去主动地参与任何教育活动。这都来自于技术的赋能,这是1985-1997年的一个研究。

学生也有这样的理念,他在学校就有这样的信念,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有一个改变一生的决策,这是1984年做的。

当时我决定和我的家人一起离开硅谷。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父亲大概是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非常担心有一天我的孩子长大了也没有父亲了。

这样的信念就让我和孩子一块儿有很多在一起的时光,一块儿旅游、一块儿相处,我希望做一个好的父亲,这是我个人的家人决定和我个人的想法。

因为我在苹果这边的收入也不错,我能够有能力带我的孩子去加州度假。

我的孩子当时很小,我发现他在学校是没有AB课程,也没有好的国际教程。

所以,我希望从根本改变我孩子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投资并且负责了一家全美的蓝带学校。

之前这所学校运营得不是很好,它基本上就像美国的电影中贫困区的学校一样,当时这个学校还负了三十万美元的债,也没有什么资产。这是学校的管理层出了问题,我打算把这个学校接管过来。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这个孩子在上六年级,使用乔布斯当年发明的Lisa电脑,当时是5M的内存,1000美元。这个学生因为喜欢电脑,他就教了学校所有的老师怎么用电脑。

通过这个案例,我了解到,每个孩子都是有天赋的,都有自己的天才之处,只是我们没有花时间帮他们去探索,去真正地培育。

我花了十年的时间真正关爱、管理学校,其实我也花了几年让那所学校慢慢成长起来,而且招的学生也到了几千个。

2.全新实验

在2002年,我又回到了苹果,当时乔布斯要我做教育方面的副主席,直接负责教育。到2003年4月,我正式担任苹果教育项目的负责人,当时苹果的收入是58亿美元,教育是10亿美元。当苹果收入达到200亿美元时,教育收入还是不多。

我觉得,我的苹果经历就像是针对所有教育理念的全新实验。

这张照片里面有我的儿子,我当时招他进来担任了很重要的任务。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我告诉我的孩子,这个计算机是苹果的,你可以使用,有什么反馈可以告诉我。我的儿子也愿意使用这个苹果计算机,告诉我所有的反馈。

很多学校没有在线课程、网上课程,这是当时美国大部分学校的现状,但是我相信如果有技术的赋能,他们能够不亚于任何一所常青藤大学。

我儿子的房间里有一台1万美元的计算机,他是所谓的数字原住民,而我不是,因为我小时候、高中没有计算机,只有大学时才开始使用。

K12学校遇到的挑战就是:我们怎么才能真正让新一代学生充分使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技术在学习中的使用率,改变课堂学习的体验。

现在的学生从小就在iPad这类产品中长大,他们的生态系统就是整个苹果的手机、应用商店,他们的生活是在苹果店里下载任何软件和应用,这也是他们的学习生态系统和教育生态系统。

那么如何吸引新一代的学生和年轻人呢?

1912年,全美教育委员会的一位教育者说过:我们不应该让任何人或者任何孩子,真正按照之前人类哲学和科学思维学习,因为我们不是造就一些现有的作家、历史学家,我们要做的更多是创新。

同时,我们也做了人脑实验,观察人们在看电视和课堂中的脑电波变动,在看电视和在课堂上,孩子脑电波最平稳,没有任何波动,好比当老师教书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睡着。

那么如何让这些睡觉的孩子活跃起来呢?

有一位叫Seth Godin的人说:大家不应该花钱上学,那样得到的只是我们在网上能找到的现成答案,我们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要付钱学习没有现成答案、可以探索的问题。

这也是未来的大挑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美国学校现在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原因。

在不同的城市中,我们做了5年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评分,也做了实时监管,发现很多学生每周有超过40小时的阅读、学习、写作业,我相信这样的学校基本都教不好学生。

从一个科学的角度来说,教育体系正在走向失败,而我们没有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需要让他们的孩子准备好应对这些挑战。

所以,我从苹果的确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说我打冰球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冰球下一个位置是哪,而不是去搞清现在在哪儿。所以我们需要搞清楚未来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们所做的努力。

我们做了一个研究,叫做苹果明日课堂,我们看到一切都在发生变化,同时也看到现在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协同性、挑战性、创新性。

我们还看到有37%的五年级学生认为是这样的,但是11年级的时候,这个比例将从70%多下降到30%多。

在美国航空航天署做了一个关于创意性的调查,看到只有2%的成年人具有创意,尽管98%的孩子都是有创造性的。

现在的学校变得越来越有协同性,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无法解决问题了,大家需要学会团队挑战。

3.挑战式学习

最后,我们看到,基于挑战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思路。

我认为,学习不是舞台剧,而是真人秀。

学习的整个过程,不是在出演一部事先写好剧本的舞台剧,学生不是作为演员接受导演的指导,按照非常精确、一成不变的教科书完成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

相反,学习更像是真人秀,对于参与者来说有更大的挑战性。

挑战式学习比项目制学习(PBL)带来更好的学习成效。这两种学习模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方面一,学习项目的设定。

在项目制学习当中,导师经常指定学习者去完成一个项目;而挑战式学习,导师会让学习者自己设计自己的项目。

方面二,对于技术的使用方式。

在项目制的学习当中,技术并不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候根本不需要用到技术,即使用上了也只是用来简单收集信息;而在挑战式学习当中,技术会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在沟通协作和提升参与程度方面,都会以各种方式使用到技术。

方面三,挑战式学习要求学习者直接针对影响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问题去设立项目、设计方案并开展实施。

比如说苹果在进行招聘的时候,我们会关注人才在接受教育以后,有什么样的思维、视野。

比如说现在看到Uber、Airbnb、微信、Facebook、阿里巴巴以及最大的电影公司,他们都不是再做重资产的投资,而是投资基础设施。

我们的问题就是,未来世界上最大的学校是否会有教室?我们可以把基础设施的投资取消掉,把这些钱真正花在培养下一代的教师身上。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现在80%的工作可能在未来都不存在了,可是我们现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做出改变,我们未来期待的是互联互通全球化和移动的未来。

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而且有的时候,美国最顶尖的学生都是来自于中国。

我经常告诉美国的学生,你们竞争的对手不是自己邻居家的孩子,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明日苹果教室”的项目中,技术是学习的工具,也是思维、协作和沟通的媒介,在教室中使用技术,能显著增加学习的潜力,帮助学生展现其想法和构思。

仅仅将技术作为提高传统教学效率的“工具”,大大低估了技术的作用。

看一下最新的技术,在这里主要的挑战就是学生们需要先于老师一步掌握这些内容,未来学习中,人类会广泛使用九大技术成果,这技术分别是:

①人工智能;②自适应学习;③智能助理;④物联网;⑤移动技术;⑥3D打印;⑦交互式书籍;⑧增强现实技术;⑨全息图。

现在,所有行业都要准备好被颠覆了。

我刚刚去跟世界上的最大最古老的酒店管理学院的负责人交流过,讲了讲技术将会如何改变酒店管理。

他们在过去的十年看到Airbnb的变化,当时他们认为Airbnb不会跟酒店行业产生竞争,但是现在已经有两亿多的人在纽约去关注住房市场了,他们就想在这些大酒店的旁边买一些房子做Airbnb(民宿)。

所以,现在我们认为教育需要升级,不是要打打补丁,而是要持续不断地升级。

从标准化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法,变成高度定制化的教育方式,创造一个学生们想学习,同时能够找到学习热情的环境。

我认为,对教师来说,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明创造的环境,我们需要重新去培训教师。

想要看到变化,就要自己成为变化。这是我在带来变革的时候所做得一个想法。

在数字时代的学生中,有些是学商业的,有些是学艺术的,有些是学不同的行业,我不会告诉他们未来他们要做什么。很多孩子未来目标不是单一的某一个行业,他可能想同时做两种工作。

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不可能再回去看到我过去错过的机会,或者我的孩子错过的这些机会。我只能关注于未来。

所以,在教育方面我们需要去转变思维,重新思考学习。

精彩的对话环节

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有答案,而是为了有思维

【左】夏鹏 友邻优课创始人、长江商学院英文MBA2011级校友、伦敦商学院客座讲师 【中】约翰?库奇 (John D . Couch) 苹果公司首任教育掌门人、苹果公司前教育副总裁、iTunes U创始人、《学习的升级》作者 【右】周立 长江商学院助理院长、外文高层管理项目和英文MBA项目负责人

周立:在管理教育当中,哪些变化是必要的?

约翰·库奇:究竟什么需要改变,大家可以从苹果身上非常清楚地看到,从个人电脑、iPad、手机再到手表,“why”这个词汇一直萦绕于心。

因为理念能指引方向和战略,所以苹果一直强调理念的重要性,无论做教育、企业,还是作为科学家,都需要有核心理念,唯有理念能让你更有创新能力、帮你在前行中解决问题。

所以,对于“未来5年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你持有一个共享的理念,和你一路同行的人将不是竞争者,而是合作方。

即使是在办学校的时候,我们也提倡所有的老师、学生应该都彰显自己的潜能,这是我的理念,也是明日苹果这个项目诞生的原因。

我们要在学术界找到领头人,在商界、管理界挖掘所有人的潜能,只有让所有人保持一致的步调,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这就是我们今后的愿景。

夏鹏: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存在着不同之处,在今天,我们的共识是,中国古代的纯记忆的填鸭式教育会限制个人的自由和创新能力。但现实是,很多学生的记忆力很好,同时创新能力也不差,您有什么看法?

约翰·库奇:我们应该区分一下“单纯背诵”和“使用字面背后意义”的区别。

词汇和智识相关,没有词汇量,就没有办法理解和应用一门语言,这并不代表记忆力没用或者不好,而是从所有的教学理念、教育精神来说,单纯背诵是没有用的。

举个例子,我自己也背过字母表、理化表等,我也得背,因为我不可能随时问SIRI。

有时候,学习就如同向一个湖泊投小石子,它会产生一圈圈涟漪。学习需要逐步探索,并非直接就能创新。

我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最后的一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这些人都认为学习的一致性是实现跨学科的学习,无论是化学家、生物学家、还是某一个学科的专业人士,实现各种学科的最终融合,才是学习的终极要义。

大家可以看到,在很多排名表上,美国的创新排名并不靠前,因为创新能力并非某一种具体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集成。

所以我们也逐渐改变教学理念,并且将跨学科作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长江商学院始终强调人文的原因。

周立:您觉得是哪些杰出的个人特质,让乔布斯如此与众不同、脱颖而出?

约翰·库奇:现在很多关于乔布斯的书并没有准确捕捉到他的特征,他不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因为他不好合作,并且对比较笨的共事者没有容忍度,如果不能在30秒内了解一个员工的特征,他就会变得暴躁或者态度欠佳。

乔布斯非常聪明,也十分健谈。在精神层面上, 他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理念。 同时,他也擅长用头脑、概念和图像思维去选人、看人。他也很爱挑战他人,他会一直逼问,直到你觉得达到自己能力的边缘。

如果你问一些共事者,乔布斯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好?那么我想告诉你一个故事:在我29岁的时候,我曾经的工作经历都和生产、销售、市场相关,但我发现,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我的任务应该是为大众制造一台计算机。就是这件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做到的事情,他却相信我能做到。

他对我非常信任,以至于基本不会给我留任何退路,而是一直把我往前推,就好比拿着绳子抽我一样。

我觉得很多人都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但这是没用的。

学习 / 思维锻炼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