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看香港电影,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演主角的,始终是几张老面孔。其实他们早在二三十年前就火了,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却依然在银屏上挑大梁。
随便举个例子,古天乐你肯定知道。内地观众对他的喜爱,始于1995年播出的电视剧《神雕侠侣》,古天乐饰演的杨过一角,迄今被誉为难以超越的经典。那时候的古天乐只有25岁,小鲜肉一枚,是个不可不扣的师奶杀手。
之后古天乐又参演了一系列影视作品,如今的他快50岁了,仍旧活跃在大银幕上,尤其是这两年的香港警匪片,十有八九由他来担纲主演,从警察到恶棍,简直把黑白两道给承包了。
不仅是古天乐,其他耳熟能详的香港演员,像梁家辉、周润发、刘青云等等,基本上也是如此,只要有新电影问世,几乎全都靠他们来撑场面,感觉就像是玩一桌麻将,搓来搓去就那几帮人。
那么,香港的年轻演员们去哪儿了?曾经群星璀璨的香港演艺圈,为何就青黄不接了呢?
1/5 邵氏电影的黄金年代
香港影视业有过辉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是世界的三大电影中心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美国好莱坞和印度的宝莱坞)。来自香港的电影和电视剧,曾深受内地观众的青睐。周星驰电影、金庸武侠剧、古惑仔系列等香港影视作品,陪伴八零后,九零后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说起香港影视业的繁荣,不得不提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邵逸夫先生。没有他,香港影视就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影制作,50年代末香港电影市场的竞争正日趋白热化,影院里放映着各种粗制滥造的粤语片,制作水平非常低下。
邵逸夫很清楚,随着观众欣赏口味的提高,对电影的要求也愈加挑剔,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制作出满足时代要求的精品电影。所以,规模化与集约化,是电影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鉴于此,邵逸夫在公司成立不久,便着手兴建了一座大型的影视基地——邵氏影城。
邵氏影城坐落于香港清水湾,从1957年破土动工,直到1964年才宣告完成,在当时可谓是大手笔。邵氏影城共有12个摄影棚,还有配音间、冲印间、还包括餐厅与员工宿舍。平时,影视基地常驻有500多名工作人员,从编剧、舞美到化妆,一应俱全。
很显然,邵逸夫的这套做法,借鉴自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大厂模式,就是把除导演和演员外所有与电影相关的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到统一的编制里,平时大伙儿一起干活,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那样协作分工,共同完成一部电影。
这种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就是继承了工业时代的生产特点,效率高,数量大,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且容易出大制作。那时候演古装戏,光搭个楼台就得花七八万,小公司根本无力承担,可对于“邵氏”则根本不算个事儿,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自六十年代起,“邵氏”电影就开始称霸香港影坛,陆续推出了众多叫好又卖座的电影,包括李翰祥的《江山美人》、胡金铨的《大醉侠》、张彻的《独臂刀》等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如果说工厂化生产是“邵氏”电影的一大特征,那么“邵氏”对演员的培养,也可谓独具一格。
2/5 创办演员培训班
众所周知,一部电影是否成功,演员是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为了票房业绩,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众多制片厂都会与明星签约,但这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明星的片酬很高,对于制片厂是一笔巨额开支。如果电影不卖座,那么到最后非但赚不了钱,还可能亏本,这种现象至今仍存在着。
为了避免明星所带来的高成本,“邵氏”决定放弃聘请,改由自己来培养演员,1961年,“邵氏”成立了南国实验剧团,专门为公司提供后备力量。学员在实验剧团参加短时间的培训,然后直接参演“邵氏”电影,在成为演员的同时,他们也成了公司的正式员工。
六十年代末,邵逸夫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他早早地预见了电视的普及,遂决定转移阵地,1967年,邵逸夫与人合作创立了香港第一家拥有免费无线电视牌照的电视台——电视广播公司,即今天我们熟知的TVB。
事实证明,“邵氏”电影流水线式的作业,很适合电视剧这样的大众娱乐,因为电视剧对产量有很高的要求,相应的,电视剧也需要更多的演员。1971年,“邵氏”与TVB合作,成立了艺员训练班,训练班为全日制,为期一年,上半年学理论,下半年考试和学习,考试合格的艺员,可成为TVB的签约演员。
从此以后,TVB的艺员培训班,成了香港明星们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众多演员,日后皆成为了香港影视界的中坚力量。
这个培训班牛到什么程度呢?毫不夸张的说,它把大半个香港演艺圈都给包了,今天凡是你叫得出名字的香港演员,什么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嘉玲、刘德华、古天乐······都来自那里。除了演员,它还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导演,比如杜琪峰、王家卫、关锦鹏等等,都是今天电影界响当当的人物。
另外,TVB每年还举办香港小姐竞选,这是一档选秀类节目,很多香港小姐获得者,像李嘉欣、张曼玉、赵雅芝等人,都是以这种方式走上明星之路的。
从此,艺员培训班与香港小姐竞选,构成了TVB的两大造星引擎。
你可能会问,为何那么多明星都来自TVB?原因很简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TVB的电视剧成了“港剧”的代名词。它出品的电视剧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品类繁多,几乎垄断了当时的电视剧市场。
比如今天港剧里常见的“家族剧”,从70年代起就被TVB搬上了荧屏。TVB最早的金庸剧是1976年的《书剑恩仇录》,主角是一代男神郑少秋。还有1980年的《上海滩》,更令无数五零后、六零后们津津乐道。此外,TVB还开发了诸如职业剧与警匪剧这类极具本土特色的电视剧种,令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内地观众大饱眼福。
3/5 盛极而衰的影视帝国
进入九十年代,TVB进入全盛期,在华语电视荧屏上,TVB乃当之无愧的霸主。我们小时候看的金庸剧,像张智霖版的《射雕英雄传》、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都是那个时代的TVB经典,后来内地虽翻拍了不少金庸作品,能够超越前者的却寥寥无几。
然而,凡事盛极而衰,经历了九十年代的辉煌,千禧年以后,TVB的佳作开始减少,昔日我们熟悉的那些王牌演员,也渐渐从荧屏上消失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关于TVB是血汗工厂的传闻,始终是媒体热议的话题。
我们在已经在前面介绍过,TVB沿袭了“邵氏”电影的大厂模式,这套模式把所有人,从普通工人到大明星,统统变成了公司的职工,这么做最大的好处是大家拧成一股绳,互通有无,方便管理,适合高强度高效率的群体作业。
但随着人才的不断成长,这种模式的缺陷也暴露无遗,尤其是那些有天赋的演员,他们一旦有了影响力,绝不甘心拿死工资,如果电视台无法满足他们,这些人就会选择跳槽。
而且,越是优秀的演员,就越不希望自己被一份长期的雇佣合同所束缚,如果我在外面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干嘛非要留在你这儿呢?你又不给我分红。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刘德华,他曾经因为不愿意与公司续约,结果被TVB封杀了一年多,最后是邵逸夫亲自出面,才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有人会说,既然演员不能分红,那我退而求其次,申请加薪总可以吧,对不起,你还是想的太天真了。
著名演员张卫健在大陆有不少粉丝,1996年,由他主演的港版《西游记》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张卫健也因此一炮而红。《西游记》之前,他在TVB只是个小角色,为了赚钱,张卫健出演了很多烂片,但这并没有湮没他的表演天才。
而在《西游记》里,张卫健的片酬加底薪不过9万元,这对于一个演员实在是个微薄的数字,于是他向TVB提出加薪的申请,却被后者无情拒绝了,理由是他年纪尚轻,不知天高地厚。
一线明星尚且如此,其他没有名气的演员也就可想而知,他们拿着可怜的低薪,每天干着高强度的工作,所得工资只够维持基本的生存,没错,这就是表面光鲜,冷暖自知的TVB打工仔生活。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有能力的人不会做体制的囚徒,TVB在培养出一大批明星的同时,最终却失去了他们。如今的TVB沉寂了十多年,光芒不再,给人以日薄西山之感。
4/5 从大厂制向分红制的转变
TVB在体制上的弊端,早在上世纪60年代“邵氏”电影时期就有人指出了。当时邵逸夫手下有一员干将,名叫邹文怀,他对“邵氏”电影的流水线生产颇为不满,认为这样做非但拍不出好作品,还会导致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
邹文怀先生
最终,两人因理念不合分道扬镳,邹文怀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嘉禾电影公司。
嘉禾刚成立时,从“邵氏”那里挖走了不少人才,但直到1971年,由于李小龙的加盟,嘉禾才得以挺直腰板,从此与“邵氏”分庭抗礼。
李小龙参演的这部电影,就是《唐山大兄》,这是他回到香港之后的首部电影,也是嘉禾实践电影新模式的宝贵尝试。
与“邵氏”的大厂体制不同,嘉禾实行的是外包加分红的制度,《唐山大兄》的制作资金来自泰国,拍摄则由另一家电影公司承包,嘉禾只负责电影的公映和发行。待影片上映后,票房由李小龙、嘉禾及拍摄方共同分享。这就彻底打破了昔日大厂制中的雇佣关系,投资方、制作方、导演、演员,大家不再是领导和下属,而是合作伙伴。
嘉禾不仅给电影明星分红,还允许他们成立自己的公司,这样一来,有钱的一起赚,有风险一起担,由于彼此关系是松散的,摆脱了雇佣体制的僵化,极大的发挥了演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1973年,李小龙突然去世,这对嘉禾原本是致命一击。然而,更多人被嘉禾的合作模式所吸引,纷纷前来投奔。1974年,邵氏的另一位大将许冠文加入嘉禾,为之贡献了不少卖座影片。
此后,嘉禾与邵氏形成双雄对峙之势。通过分红制,嘉禾旗下诞生了众多卫星公司,通过这些人的努力,香港电影于上世纪末和电视剧一起走向繁荣。
如今,以嘉禾为代表的分红制,已经成为了香港影视界的主流,这种制度的优点我们已经做过介绍,就是灵活多变,自由组合,大家想拿多少,全凭商量,而且无需投入精力和人力管那么多人。
反观“邵氏”与TVB,由于是大厂制一脉相承,分工明确,等级森严,有严格的上下级关系,优秀演员被体制牢牢压着,想出头比登天还难。
但吊诡的是,恰恰在TVB这种垄断而僵化的体制里,却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影视明星,他们离开旧体制之后,在新的体制下大放光彩,同时又有意无意地阻碍了年轻演员的上升之路。
5/5 过去的东西未必过时
我们讲了大厂制的种种弊端,你肯定会问,既然业界的精英们都反对这项制度,为何它在培育新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呢?
对一个演员而言,决定其演技优劣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来自于天赋,一个来自于实践,无论演员的天赋有多高,不给他足够的表演机会,他的潜力就得不到充分挖掘。
TVB的艺员训练班,本质上是个职业培训机构,它的功能,就是给TVB这座影视工厂输送合格的熟练工。艺员们真正看重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他们毕业后得到的锻炼机会,哪怕仅仅是跑龙套。
对于经验有限的年轻演员,TVB这种高强度的拍摄虽然辛苦,却有助于迅速提高演技,我看周星驰、刘德华这些明星的早年经历,哪个不是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每个人虽有过辛酸的往事,但终究练就了十八般武艺,为日后叱咤江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TVB最高产的这段时期,正是它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黄金年代。
跑龙套的周星驰
另外,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大厂体制下,因为演员是公司的职工,TVB处于强势的地位,如果某个演员不听话,或者狮子大开口,那公司就完全可以封杀掉他,不给他演出的机会,公司对演员具有一定的生杀予夺之权。TVB一方面需要优秀的明星保证收视率,一方面又担心演员羽翼丰满之后,会与公司讨价还价。所以从主观上,TVB有意扶持更多的新人,以打破老演员对主角的垄断,结果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在TVB垄断香港电视剧的时代,这种方式还是挺管用的,因为电视台的影响力摆在那儿,离开TVB,很多演员就没有更好的演出机会。然而,随着千禧年后内地影视业的崛起,加上TVB高层的内斗,越来越多的优秀演员选择北上发展,港剧市场萎缩,人才凋零,TVB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那么,目前香港影视业所流行的分红制,难道就不适合培养新人吗?很遗憾,的确如此。
像“邵氏”、嘉禾、TVB这些大企业衰落之后,整个香港就不再有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以往是公司对演员强势,如今则反过来,演员对公司强势。
尤其是当年TVB出来的老戏骨,如今成了支撑香港影视业的顶梁柱,因为分红制度,他们获得了更强的议价能力,而本地的投资方与制作方则纷纷仰仗于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本地公司很少愿意冒险启用新人,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老演员才是票房的保证。倘若大公司遭遇投资失败,尚且能承受得起,可小公司哪有这个实力?市场越是不景气,人的决策就越保守,久而久之,香港电影里基本上就找不到新人了。
关于香港影视业的故事就讲到这,如果跳出行业视角,我们想说的是,以往大家所理解的创新,似乎是小公司的专利,因为小公司更灵活,更有弹性,没有大公司的官僚主义。但有的时候,大公司反而比小公司更能容忍试错,因为它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也有较大的积极性去保持内部的活力。今天像腾讯、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依然是中国企业创新的最前沿。
其次就是,过去的东西不代表过时,今天很多人都在批判工业时代的管理,殊不知,正是由“邵氏”开创的工业化生产,筑就了香港影视业的根基。现如今,当原有的体系分崩离析,香港影视业的造血功能渐渐衰竭,失去了成长沃土的香港艺人们,才不得不漂泊他乡,去寻找曾经的荣光。但此时的江山,已经不再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