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被误读的“孝”字,可能会变成一把刀

2019年3月3日  来源:时代邮刊 作者: 提供人:luzhao31......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孝顺”也就成为衡量人的道德标准之一。“孝”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逐渐将“老”字的下半部取消,就是现在的“孝”字,其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然而,这个大大的“孝”字,看似有情,但有时却如一把刀,会带来无形的伤害。

首先要小心这把刀伤害养老制度,影响养老制度的健全。

毋庸置疑,如果有孝顺的儿女,老人的晚年生活当然会更加愉快。但是,在一个制度健全的文明社会,任何人的幸福本身就应该有制度和法律的保障,而非建立在某个人的道德水平之上。用抽象的道德来保证老人的幸福,这本身就很不靠谱。

我们倡导“孝”的美德,但不能以“孝”的名义将全部养老责任推到个体身上。这就导致“孝”这个字看上去很美,而事实则是不堪入目惨不忍睹。有些农村老人,到最后孤苦伶仃无人问津,甚至不得不走上上吊自杀喝农药的道路。说起来,皆因子女不孝的缘故。然而,在人们谴责不肖子孙的时候,却很少有人想过:单单建立在“子”上面的中国老人的晚年,是否过于单薄?

被误读的“孝”字,可能会变成一把刀

其次,“孝”字常常被误读了。

如何评判子女“孝”还是“不孝”?中国古语已经给出了答案:百孝顺为先。这句话的潜台词也就是:只有老人满意,方才为孝。孝,首先就不能惹老人生气。

这句话的基础,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上的,这个假设就是:父母双亲是神圣不可亵渎的,是永远正确的,是绝对不能得罪的。一句话:“生养之恩大过天”。由此,中国的家庭也就是“长幼有序”,而非“人人平等”。

也可以这样理解,在传统文化中,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欠下了父母一份债:生命之债。如果再加上养育之恩,这就变成了“生养之债”。由此,在家庭教育中,也就会有:大人说话,小孩不许还口顶嘴的道理,因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永远都不可能是平等的。而这笔债,就需要用“孝”来还,否则就是忘恩负义,欠债不还。而当父母以“恩人”以及“永远正确”的身份出现的时候,在家庭教育中,也就很难实现真正的公平和平等对话。

被误读的“孝”字,可能会变成一把刀被误读的“孝”字,可能会变成一把刀

“孝”字往往又会对中国父母产生误导,把晚年“指望”孩子看做是一种理所应当。常常会听到中国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会开玩笑说:“等爸爸妈妈老了以后,就指望你了”。由此,养儿防老,子女就成为自己的一笔长线投资以及私有财产。从而让他们将晚年幸福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在情感上的寄托。

而事实是,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幸福感。当一个人的幸福,完全指望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时,对于两位当事人而言,都将是一场灾难。

而这种“指望”在事实上又会造成很多中国老人的悲哀晚年。在“孝道”的影响下,很多中国老人将自己仅有的家产卖掉去投奔子女,通过断了“后路”的方法换来晚年子女在身边的陪伴。这种做法的背后,本身就是对于没有子女陪伴的生活的一种排斥,认为唯有子女在自己的身边,方才会有幸福来到。而无数事实告诉人们,很多家庭由此变得鸡飞狗跳,老人们也毫无幸福可言。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在“孝”文化的影响下,从情感上无法做到自立。

被误读的“孝”字,可能会变成一把刀

被误读的“孝”字,可能会变成一把刀,这把刀削弱了社会与养老的联系,淡化健全养老制度的社会责任;这把刀也可将本该美好的亲情蒙上阴影,对中国老人的晚年幸福做出种种错误暗示,即:唯有有“子”的支撑,“老”方有幸福可言。而对于子女而言,某些时候,对父母的陪伴,也不再是出于情感上的想念,而是因为“需要”,出于“孝道”。

/ 孝道 / 养老 / 幸福感 / 独立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