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
  • 会员

共享充电宝进入终局之战——疯狂的点位之战

2019年4月3日  来源:锌财经 作者: 提供人:luzhao31......

融资后每家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在招兵买马,其中,BD是最关键的人物之一。

张毅就是在这时候进入了某家头部共享充电宝公司,刚到公司的时候,公司只有80人,此后的每一天几乎人数都在增多,一个月后,人数已有200人,再过一两个月,已经达到500多人。最初的地推人员当中,每10个人,就有四五个来自之前的团购大军。

经历了百团大战,他们都已经熟悉了市场的路数。从免费的商家入驻成本,到高昂的进场费,张毅并不感到意外。

最初的时候,铺设流程还并没有打通,张毅记得他印象深刻一幕,公司的所有员工出动,甚至包括技术人员都出现在街头铺设备。那时候,每家公司都在狂奔。

深度:90%以上入局者坠入深渊,共享充电宝进入终局之战

小电位于成都春熙路步行街的点位分布,受访者供图

小电CEO唐永波告诉锌财经,小电扩张最快的时期也是在早期,一个月铺7~10万台左右的设备,“一口气开20个城市”。

张毅的工作量是每个月铺50台,日均两台,行业内也均在30~50台之间。最快的时候,张毅一个月铺了60台,他形容那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月份。他需要对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都了如指掌,以节省找到商家的时间,“有时候晚来了一步,或者一小会儿,这家店就已经被竞争对手签走了。

早期入场者已经占据了大部分优质场景,后入局者不甘落后,想要快速成为头部,就意味着付出更大的代价,他们不惜砸入更高的资金挤走原场景的入驻公司,尤其是连锁店等大型优质场景,以实现快速地攻城略地,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深度:90%以上入局者坠入深渊,共享充电宝进入终局之战

来电位于某商场的大型柜机,受访者供图

另一方面,玩家越来越多,摆在商户面前的选择更多,商家也开始哄抬进场费,进一步造成入驻成本飞涨数倍。任牧记得,还有商家把想要进店的充电宝企业一起叫来,“大家都围坐在一起,让我们自己商量,看谁家出更高的价谁就进来。

丁明磊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他早期入驻的三家KTV,没有进场费而是分成模式,这三家KTV,每家有三层,设备摆放在每一层的前台。但是后来,另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以更高的价格入驻,“他们给商家每年18万,把我们挤走了。”提到这点,丁明磊用“很恐怖”来形容,他同时告诉锌财经,有一个共享充电宝公司为了签下一个集团,出了接近两千万的入场费。

据张毅了解,行业里最高的点位进场费已达8位数,价格为1800万元的一家连锁酒吧,其余在每个一线城市,大约有不到10个进场费为五六位数的点位,剩下的大部分是给商家分成或者不分成。“核算下来,有些商家要赚到90%的分成,其余的设备成本、运维成本都是企业出,这还怎么赚钱。”

张毅作为BD的收入也并不完全取决于扩张了多少点位,据他了解,行业内的大部分公司也是如此,他们在试图走精细化运营的路线。

深度:90%以上入局者坠入深渊,共享充电宝进入终局之战

伏特+共享充电宝设备,受访者供图

他拓展的每一个点位,后期都需要维护,依据每个月的数据增长幅度获得奖励,点位分成是10%~30%,行业内有的公司为了鼓励BD,提高到了27%~30%的分成。

进入2018年下半年,是张毅拓展商家最难的时候。点位成本最开始提升的阶段,公司并没有在意,为了节约成本尽力拓展免进场费的点位。

但是到了后期,想要拓展点位价格变得高昂。

优质点位变得越来越少,公司开始出台新的鼓励政策:把别家点位替换成自家设备,公司额外奖励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据张毅观察,当时大部分公司内部都有这个政策。“行业后来变得越来越畸形,BD无非就是你撬我的,我撬你的。

市场上,一家充电宝独占一家商户的局面开始被打破。这时候,即使已经被别家入驻的商户,张毅还是会尝试着过去谈判:两家并存,或者替换掉另一家。

深度:90%以上入局者坠入深渊,共享充电宝进入终局之战

某家KTV前台,摆放着两家共享充电设备,锌财经摄

工作强度越来越高,张毅感到几乎没有可以喘息的时候。与此同时,BD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并且逐渐演化为恶性竞争,直接搬设备、抠走电池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都打到了派出所”。

铺设成本提高数倍,烧钱不可避免,蒋舜告诉锌财经,烧钱主要烧在市场端,一方面是市场人员、补贴,另一方面是线下商家。“猛铺市场的时候,每家都一定会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在顶上的其实大家都很友好,认为这个市场很大,大家可以一起来做这个市场,但实际上到末端的时候,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在拼自己的KPI,去抢市场。”

共享 / 充电宝

如涉及版权,请著作权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或支付费用事宜。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