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的规模
被“规模”裹挟,靠免费和补贴打仗的记忆就在昨天。
e袋洗在2015年中拿到B轮融资后加速奔跑。它当时不仅进驻了接近20个城市,而且面对竞争对手抢用户、抢供应商、抢投资人时,e袋洗的策略是加速拉用户,在补贴上不手软——满50减30。
补贴之下,e袋洗的体量是对手的10倍。
但很多时候,用户用完第一次就没有复购了。
不同雅虎、Google、百度、腾讯、360,这些互联网早期玩家每服务一个用户,无非是增加微不足道的带宽服务器成本,边际成本是近乎于0的,长期免费不是问题;但e袋洗每一次服务,都是有成本的——与滴滴不同,由于大部分中国住所都有洗衣机,外送洗衣其实不是大家必须付钱的刚需服务——这个固定成本意味着,必然把一部分用户挡在门外。
也就是说,即使拉来了用户也会大量流失。这就像个漏洞巨大的破水缸,很难蓄得住水。
而且,也不同于0边际成本的互联网服务,e袋洗进行补贴的后果,是“体量越大,亏得越多”。
“当时如果不这么做,资本根本不会给你钱,而且打车市场瞬间就结束了,大家总觉得不快速做,市场就没了。”陆文勇说。当时的O2O行业都盯着头部的打车和外卖,但忽略了这两个高频赛道背后的巨头意志和战略价值——支付市场和O2O生态入口,“再亏也必须拿下”。
烧掉近一亿美金后,e袋洗订单量没有爆发增长,继续投入代价太高,到2016年中,只能大幅裁员到500多人,收缩到10多个城市。
最终,O2O赛道几近全军覆没。
纷享销客在付费时代,一个月一个人卖出一单已经不错,但改免费后,杭州一个销售冠军,一个月促成了32家活跃客户。
高歌猛进大半年后,问题爆发了。送出去的产品一旦过了考核期,活跃就会明显衰减,说明客户的业务根本没有在纷享销客上运转起来,而从免费向付费的转化率更低。
只要考核期内用户活跃,销售和代理商就能拿补贴。一边在流血,一边留不住用户也收不上钱,平台模式和免费策略宣告破产。
纷享销客CMO黄海钧如今反思说,企业服务的逻辑,和消费互联网还是很不一样。
留存率和长期用户价值如今成为VC更看重的指标。蓝湖资本管理合伙人胡磊说,虽然投资人也会讲,经济模型没有完全验证的情况下,不要太着急拉增长,但在今天的环境下它才真正重要起来,“因为拉增长的代价太大了。”
用免费策略拉来了用户但留不住,这只是第一重暴击。更糟糕的是,随着时代变迁,拉用户还越变越贵了。
时点决定了一切。
一位电商界资深人士称,淘宝京东早期聚集海量用户时,获得一个用户的成本大约是今天的1/10。网易考拉高管曾在2016年公开表示,很多电商网站在2013年、2014年左右,获得一位新客的成本就超过了三位数。
电商只是移动互联网世界的一个缩影。过去十年是全面的高速增长期,据CNNIC数据,2008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为2.98亿人,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增长至8.02亿。而最近两年,天花板已然触手可及,QuestMobile的数据是,2018年过去的三个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只增长了三千多万。
一位教育领域投资人说,K12教育一个销售线索三年里从不到20元,涨到接近60元,“微信发文章、让人扫码还是最便宜的,头条,百度信息流广告更贵”。
流量变贵只是第一层,竞争还增多了,用户兴奋临界点还提升了。一位自媒体创业者说道,他在广点通的投放效果经历了断崖式下跌,跟三年前比,“成本是过去的3到5倍,但转化率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
互联网已经从供不应求时代,到了供过于求时代。
“免费模式”走得通,其实基于几个前提假设:
- “免费”后,用户规模的确能快速增长和做大;
- 规模的确能带来竞争优势;
- 能找到其他的收入方式,并足以弥补“免费”策略带来的损失。
最终,这是一笔账。